天天看點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幽門螺杆菌感染,是否需要根治,曾經是1個有争議的問題。有人認為,進行徹底篩查和根治,至少需要4000億以上的費用,而且,患者可能會擠爆醫院。更令人頭痛的是,耐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從8%上升到了40%以上,如果大量患者集中醫治,卻不能堅持規範治療,耐藥性會更為普遍,或者造成家族成員之間的反複交叉感染,治療會越來越困難。但是,争議可能即将結束。因為,最新的緻癌物報告已于近日釋出,新增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就在其中。是以,幽門螺杆菌必須根治,别再彷徨,抓緊吧。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幽門螺杆菌,是人類面臨的最常見的慢性細菌感染,在全球範圍内,感染率約為50%,在咱們同胞中,平均感染率為59%,20歲以下人群中的感染率約為37%。幽門螺杆菌長期感染,會導緻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而且,還會引起多種疾病風險的上升,比如,缺鐵性貧血、糖尿病、脂肪肝、牙周疾病、慢性荨麻疹。感染幽門螺杆菌後,會引起反酸、燒心、胃痛、口臭、餐後飽脹感、嘔吐等多種症狀。幽門螺杆菌可以存在于唾液、牙菌斑、胃、糞便之中,通過直接的生活接觸或者食物、餐具、水源等途徑傳播,是以,經常造成家族成員的交叉感染,如果不能全家一起檢查、治療,病情就可能此起彼伏。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幽門螺杆菌,最早于1994年被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緻癌物,是當時的120種明确緻癌物之一。但是,這個清單受到了學術界的質疑。因為,研究發現,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與胃癌發病率之間,缺乏一緻性。比如,非洲地區的感染率很高,但是,胃癌的發病率較低。甚至,歐美及澳洲的研究還發現,幽門螺杆菌感染,似乎與贲門癌的風險降低有關。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近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HHS釋出了第15版緻癌物報告,新增了8種緻癌物,其中,幽門螺杆菌被列為明确緻癌物,明确或合理懷疑的緻癌物總數達到了256種,來自阻燃劑的三氧化二銻以及自來水消毒劑中的6種鹵代乙酸物質,被同時列為合理懷疑的緻癌物。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咱們同胞中的幽門螺杆菌感染情況,有哪些特點呢?近日,有學者對1990年至2019年期間的文獻進行了回顧分析,納入了412項研究,涉及137萬多名參與者的資料。結果表明,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為44.2%,西部地區的感染率較高,最高為66.4%,估計感染者總數為5.89億。總體的感染率,已經從過去的58.3%下降到近幾年的40%左右。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咱們同胞中的胃部發病率情況,則不容樂觀。近日,《柳葉刀》雜志上發表了1篇論文,研究者利用免疫印迹分析法,對儲存的生物庫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非贲門胃癌患者的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為94.4%,贲門癌患者的感染率為92.2%,普遍人群的感染率為75.6%。而且,男性胃癌的發病率大約是女性的3倍。幽門螺杆菌感染使得非贲門胃癌的風險升高5.94倍,贲門胃部的風險升高3.06倍。是以,從預防胃癌的角度來看,根治幽門螺杆菌是必要的措施。此外,研究同時發現,居住在城市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幽門螺杆菌的感染率更高。這是聚餐過多惹的禍,還是頻繁接吻帶來的副作用呢?對于這種現象,研究者沒有給出相關解釋。

新版報告釋出,增加了8種緻癌物,幽門螺杆菌也在其中

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可能出現刷完牙後仍然口臭、經常胃痛、消化不良、反酸等症狀,還可能因為感染,促使機體分泌組胺,導緻荨麻疹,在皮膚上出現紅色的團塊,引起瘙癢。這時候,就需要引起重視,及時做呼氣試驗檢查,以及抗原和抗體檢查,或者是胃鏡檢查。如果确診感染,應該進行規範治療,目前的方案是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和抗生素,1個療程為10天。治療結束時,需要複查,防止出現耐藥性問題。此外,還要做好個人衛生,提倡采用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做好預防措施,防止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叉感染。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