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那是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熱愛祖國,立志保衛國家的少年英雄們。他們不畏艱難、不怕困苦,哪裡在打仗,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為了保衛他們的祖國,為了守護他們的同胞,他們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這些少年英雄們,有些經受住了戰争的摧殘,看到了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繁榮景象,但有些卻在與敵人進行戰鬥時壯烈犧牲了!這些犧牲的少年英雄們,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啊!

他們中有些是家中的獨子或獨女;有些是家中的頂梁柱,年幼的弟弟妹妹還等着他們來照顧;有些雖還年少,卻已有家室。他們在戰場上、在敵人的槍炮中不幸犧牲,那他們還存于世上的家人,又該怎麼辦呢?

相信各位對董存瑞這位少年英雄,多少都有些了解吧,但各位是否知道,這位英雄在4歲時,就已投身革命了呢?各位是否了解過他的家人,在他為國犧牲後,又過着怎樣的生活呢?

一、年少入伍,舍身炸暗堡

董存瑞,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在他出生時,家中共有六個孩子,董存瑞排行老四,那時候講究賤名好養活,賤名接地氣,他的父母就給他取了個乳名“四蛋子”。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董存瑞

董存瑞出生幾年後,日軍開始對我國發動侵略戰争。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宣揚着“打跑日本鬼子,共産黨萬歲”的思潮。可以說,董存瑞就是在這種思潮的熏陶下長大的。在他懂得思考後,就想着加入共産黨,打跑日本鬼子,為國家做貢獻。

可董存瑞的年紀太小了,八路軍根本就不願意接受他,他就隻能先加入兒童團,那時候他才4歲,4歲的我們在做什麼呢?可能在玩泥巴或者過家家吧。年紀雖小,但他在跟年紀大的孩子一起捉漢奸時,可一點也不含糊。

看着當時兒童團的團長,用彈弓朝着漢奸射石頭,他也拿着他的小彈弓射石頭,雖然總是擊不中,但随着年齡的增長,他漸漸也能擊中漢奸了。

1940年,八路軍來到了平北地區海坨山下,并在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龍(關)、延(慶)、懷(來)聯合縣政府,而董存瑞所在的南山堡村,則被劃為了聯合縣第三區。董存瑞在知道這個消息時,就想去抗日民主政府看看,看看八路軍,真正的共産黨幹部是什麼樣子的。

1942年夏,他的願望實作了。龍延懷聯合縣政府派了一位年輕的共産黨員,來擔任第三區區委書記,他叫王平。王平經常會到第三區下轄的村收集處理問題。每當他來到南山堡村時,董存瑞家就是他的下榻之處。

對此,董存瑞十分高興,每當王平來到他家時,他就在王平閑下來的時候,纏着王平給他講各種英雄故事,像“抗日小英雄王小二”、“狼牙山五壯士”,他百聽不厭。他也想像王小二一樣打日本鬼子,讓日軍聞風喪膽。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狼牙山五壯士雕像

後來,董存瑞長大了,他如願當上了兒童團團長,但是他還是不能進入共産黨,不管他怎麼求着王平也沒用,王平說:“四蛋子,你年紀太小了,等長大了再來吧,我給你寫介紹信。”可王平沒能等到給董存瑞寫介紹信的時候。

董存瑞13歲時,有一次他在村子外圍走着,這時他發現王平急匆匆地走過來了,他當即迎上,但走近後,他發現王平臉上十分凝重。在看到董存瑞後,王平讓董存瑞趕緊走,說後面有一隊日本軍。這時對地形十分了解的董存瑞,當即拉着王平躲進草叢中,原來這裡有一條從外表看不出來的溝渠。就這樣,董存瑞和王平躲在溝渠中,躲過了那支日本軍隊。

可在1943年秋,當王平從常寨子村傳回時,他被漢奸暴露了位置,敵人包圍了他,敵人火力太猛,當時在場的同志們不敵,大多都英勇犧牲了。而王平為了黨的資訊不被洩露,在犧牲前,還将自己身上的重要檔案全部燒了,最後他秉着“反正活不了,能帶走一個鬼子就賺了”的念頭,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董存瑞,頓時感覺如遭雷劈,他認識了一年多的王平同志,就這樣跟敵人同歸于盡了?明明前幾天王平還在跟他講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也就是這時,他更加堅定了想加入共産黨的念頭。現在不僅是為了保衛國家和守護家人了,還加上了一條為夥伴報仇。

王平犧牲了,可他的工作不能沒人接替。龍延懷聯合縣政府委派了一位新的共産黨員,來接替王平的位置,這位共産黨員名叫王福堂。王福堂和王平一樣,都對勇于為國家奉獻自己的群眾十分欣賞。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這天,董存瑞又在纏着王福堂了。他說:“王書記,你就讓我加入部隊吧,我已經是個大人了,我已經不是之前那個小屁孩了。”這時,王福堂說:“是嗎?怎麼我看着你,還是之前那個小屁孩啊,你年紀太小了,等長大了再來吧,上陣殺敵對你來說太危險了。”

話雖這麼說,但王福堂對這位兒童團團長還是很看好的。他了解過董存瑞,知道他在帶領兒童團打漢奸,打落單的鬼子。他之是以對董存瑞這麼說,一是因為董存瑞年紀确實太小,但這不是主要原因,畢竟毛主席身邊都有小八路呢,他們也是從小八路過來的;二是因為他想磨砺一下董存瑞的性子,年紀小容易沖動,在戰場上是會吃大虧的,這才是他不讓董存瑞加入部隊的主要原因。

王福堂最後還是讓董存瑞加入了民兵隊伍,不過是民兵基幹隊。在隊伍時,董存瑞聽從黨的安排,抓漢奸、打伏擊等,樣樣都做得十分出色。可這種生活并不是董存瑞喜歡的,他想上前線,他想真正為革命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終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45年春季的一天,村武委會主任将他叫到辦公室,說這次能進入軍隊的名額有他一份。董存瑞在聽到這個消息時欣喜若狂,不過他的家人卻喜憂參半。喜的是,孩子能夠進入部隊,實作自己的願望了;憂的是,戰場上槍炮無眼,很容易喪命。但這種情緒沒有持續多久,畢竟當時講究參軍光榮。

董存瑞的母親在得知這件事後,就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行李拿出來,她對着董存瑞說:“四蛋子,進去了就好好幹,不要給我們家丢臉,也不要給村子丢臉。”董存瑞也知道,他也許不會回來了,就說:“娘,放心吧,我不會讓你們丢臉的。”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董存瑞雕像

在家吃過最後一餐飯後,當天深夜,董存瑞趁着家人睡着了,悄悄前往第三區政府所在地,他進了第三區自衛隊。1945年7月,他加入了八路軍,真正成為了一名八路軍戰士。

在自衛隊期間,董存瑞的性格逐漸沉靜下來,做事開始有條理,不像之前一樣沖動了。在加入自衛隊一段時間後,他經常被組織安排帶新兵進行訓練或實戰,這時他不僅能安慰新兵,還能迷惑敵人,經常獲得勝利。

在此期間,他立過大功,獲得過獎章,黨組織對他十分看好,将他從普通民兵提拔到了副班長、班長。1947年3月,立過數次功績,又有數枚獎章的董存瑞,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這時的董存瑞更加努力了,每次戰鬥都沖在最前頭。

1948年5月,為了争奪隆化這一重要戰略陣地,我軍與國民黨軍展開了激烈的鬥争。國民黨在隆化周圍,布置了嚴密的防禦部署,修建了許多坑道,戰壕。其中,隆化中學與苔山更是敵軍防禦的重要地區。

董存瑞在此次戰鬥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這個班是爆破班,爆破班接到了破壞隆化中學周圍部分防禦設施的任務。在與戰友們和敵軍進行對抗後,董存瑞所在的爆破班,成功炸毀了敵軍4座炮樓、5座碉堡,完成了組織安排的任務。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5月25日下午三點多,董存瑞所在的六連在接到總攻的信号後,就朝着隆化中學進攻。可這時,子彈卻如暴雨般,朝着董存瑞所在的部隊過來。有些戰士們反應快,直接卧倒,但有些戰士們躲閃不及,被這數不清的子彈擊中了。這時他們才發現,原來敵軍在隆化中學附近的一條旱河橋上,也設定了一處暗堡。

看到與自己出生入死的戰友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董存瑞坐不住了。他說:“連長,讓我去把那座暗堡炸毀吧。”

連長說:“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怎麼還能繼續?”

董存瑞拍拍胸脯說:“連長放心,我還有勁兒把敵人的暗堡給炸毀,而且隆化還沒有解放,我的任務怎麼能算完成?”

連長見狀,在與指導員商量了一下後,說:“那好,炸毀暗堡的任務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注意隐蔽,你的安全最重要。”

董存瑞說:“連長,放心吧,我一定會活着回來的。”

之後,董存瑞抱着炸藥包就與他的戰友郅(zhì)順義,奔向了敵軍的暗堡。他與郅順義互相配合,當郅順義開始與敵軍進行火力比拼時,他就匍匐前進;當郅順義扔手榴彈時,他就借着手榴彈的煙霧,猛地跑出一段距離。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手榴彈

在數次配合下,兩人終于來到了開闊的地帶。這時,董存瑞對郅順義說:“順義,待會兒你就躲在前面那個土堆後,用火力掩護我到橋那去。”

郅順義說:“好,你一切小心!”

待兩人跑到土堆時,郅順義用一顆手榴彈,将敵軍布置在土堆附近的鐵絲網給炸毀了,董存瑞就趁這時跑出土堆,越過被炸毀的鐵絲網,迅速奔向敵人的暗堡,可這時敵軍的子彈,又朝着董存瑞擊過來了。

突然,郅順義發現董存瑞倒在了地上,他當即就想跑出土堆,可董存瑞很快又爬了起來,以極快的速度跳進了旱河裡,那裡是敵軍火力的盲區,郅順義這才放下心來。

董存瑞跳進旱河後,面色痛苦,原來他的腿被敵軍擊傷了。但他來不及多想,他要将炸藥包趕緊放在一個合适的地方,可找了一圈,這座橋沒有适合放置炸藥包的地方,一時間也找不到放炸藥包的支架,該怎麼辦?

這時,董存瑞聽到了一陣沖鋒号聲,這是大部隊開始總攻的号聲。董存瑞攥緊拳頭,他用左手托起了炸藥包,緊貼橋壁,右手拉燃了導火索。他大喊着:“為了新中國,沖啊!”

當時就在董存瑞附近,不過幾十米的郅順義,看到了董存瑞的行為,他趕緊沖向董存瑞,想将戰友帶離,但董存瑞看到郅順義奔向他後,隻說:“卧倒!快趴下!”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董存瑞手托炸藥包(劇照)

随着一聲巨響,這座橋被炸毀,敵人的暗堡也被炸毀,董存瑞也被埋在了這座橋的廢墟下。那年董存瑞還沒滿19歲,可他卻在那樣的年紀為了祖國,犧牲了自己。也随着這聲巨響,董存瑞的戰友們,沖進了隆化中學,顔色鮮豔的紅旗在之後于隆化中學上空飄揚,它昭示着董存瑞的英勇犧牲是值得的。

二、盧長嶺經勸說改嫁,卻因生産死亡

要說董存瑞犧牲後誰最傷心,當然是董存瑞的家人了。董存瑞在離開家時,他的妹妹董存梅才4歲,他的弟弟董存金也才1歲。另外,董存瑞在離家前已有妻子,她名叫盧長嶺,他們倆是青梅竹馬,在1944年時,董存瑞經兩家人同意,娶了盧長嶺為妻。

在董存瑞離開時,盧長嶺萬分不舍,想到董存瑞很有可能會在戰場上犧牲,盧長嶺更不想讓董存瑞離開,可她知道,這是董存瑞從小的夢想。她和董存瑞年少相識,自然知道他有多想當一名保家衛國的戰士,是以她還是放開了董存瑞。

董存瑞離開的那天晚上,她其實醒着,但她一直背對着,緊閉雙眼,聽着董存瑞離開的聲音,她的眼淚沾濕了枕巾,在得知董存瑞為國犧牲後,一家人哭作一團。

當時,董存瑞的妻子以及他的父母,在接到這則消息後,都不敢相信,盧長嶺還是扶住了旁邊的木柱子,才避免癱倒在地,而他的父母因受不了這個刺激,在大哭後直接暈了過去。

董存瑞的父母年事已高,身體狀況較差,在得知此噩耗後身體更差了。家中還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顧,盧長嶺不能一直沉浸在悲傷之中,她想着:“要是我也倒下了,這個家可就完了。”

盧長嶺擦幹眼淚,一邊照顧因悲傷過度而生病的公婆,一邊撫養年幼的弟妹,生活非常辛苦,幸好公婆也慢慢從悲傷中走了出來,雖然身體狀況比之前更差了,但也不需要盧長嶺那 麼仔細照顧了。而弟弟妹妹似有所感,也慢慢變得懂事,知道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就這樣,兩年時間過去了。1950年的某天,董家來了位特殊的客人,這位客人就是陳仁麒将軍。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尋找那些在戰争中犧牲戰士的家屬,并對他們給予生活上的補貼。而陳仁麒在新中國成立前,就一直記着年紀輕輕卻甘願為國犧牲的董存瑞,也想找到他的家人,可因當時戰況緊張,這件事隻能一拖再拖。

新中國成立後,陳仁麒立刻派人打聽董存瑞家屬的消息,在得知盧長嶺他們還在老家,并沒有搬走時,陳仁麒趕緊來到董家。這時,董存瑞的家屬已經将悲傷藏起來了,但在看到陳仁麒的時候,他們再次痛哭了起來。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圖|陳仁麒

陳仁麒在與董存瑞家屬一番叙舊後,就将一個信封交給了盧長嶺。他說:“弟妹,這是部隊裡戰士們的一些心意,沒有多少。另外,我還給你們申請了烈士補助,你們以後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你們還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和我說,能幫的我都會幫。”

盧長嶺在拿到信封時,眼眶又紅了。在聽到陳仁麒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後,她想了想,說:“陳将軍,我們家現在過得還好,就是兩個孩子的讀書問題有點麻煩。存梅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村裡沒什麼正經的學校,縣裡的學校又太貴了,我們一是上不起,二是沒名額。如果您能幫忙的話,這件事還真的得麻煩您。”

陳仁麒在聽到原來是孩子上學的問題後,立刻保證道:“弟妹,這件事就交給我吧,哪能讓孩子沒學上呢!”随後,盧長嶺就将兩個孩子帶了出來,讓他們對陳仁麒表示感謝。陳仁麒說:“孩子們啊,讀書可以使人明智,你們要好好念書,不要辜負家裡人的期待。”

兩個孩子年紀雖小,但一直将陳仁麒的話記在了心裡。兩個孩子長大後,都投身家鄉的建設事業中,他們還為家鄉的希望工程,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董存梅更是在之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她還經常幫助那些貧窮家庭的孩子,讓他們也能讀書識字。而董存梅的兒子艾冬,更是繼承了董存瑞為人民奉獻的精神,成為了一名警察。

弟弟妹妹讀書的事情解決了,盧長嶺長舒了一口氣。但董存瑞的父母,眉頭卻還緊皺着,在長久的陪伴中,他們早就将盧長嶺當成自己的女兒。看着兒媳年紀輕輕,就為家庭如此勞累且守寡多年,董存瑞的父母心裡不是滋味。

他們覺得盧長嶺是個好姑娘,他們家已經很對不起盧長嶺了,不能讓她這樣下去。經過一番思考,他們終于開了這個口。

董存瑞的母親說:“長嶺啊,你看存瑞都走了這些年了,你這些年這麼辛苦,也該改嫁再找一個了。你不用擔心對不起存瑞,存瑞在走的時候就說了,他沒回來的話,看到喜歡的你就改嫁吧。”盧長嶺說:“娘,我不改嫁。我走了,誰來照顧這個家,你們怎麼辦,弟妹怎麼辦?”

他4歲投身革命,19歲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大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聽到這番話後,董存瑞的母親當即抱着盧長嶺,哭着說道:“孩子啊,我知道你怕我們沒人照顧,但是你自己該怎麼辦啊?好孩子,是我們董家欠了你啊!”

雖然被盧長嶺拒絕了,但母親并沒有放棄讓她改嫁的想法。她找到了陳仁麒,想讓這位将軍幫着她,勸一勸兒媳,陳仁麒答應了。他對盧長嶺說:“弟妹啊,人要向前看,你還年輕,也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啊,兩位老人這,你就不用擔心了,有國家在。你想想,如果你改嫁了,這董家就不是你的婆家,而是你半個娘家了,不是更親了?”

經過一番勸說,盧長嶺終于松了口氣,她說:“如果有合适的,那也可以試一下。”董家二老得知盧長嶺終于松口後,也是松了一口氣。之後,他們到處托人物色優秀的男性,最後竟真的讓他們給找着了。

盧長嶺對那位小夥子有好感,而那位小夥子對盧長嶺也一樣,就這樣,在雙方及雙方父母都同意的情況下,兩人喜結良緣。可董家還是沒有躲過命運的摧殘,盧長嶺在生産時難産了,之後還出現了血崩的情況,幸好當時搶救過來了,母子平安。

可幾個月後,盧長嶺還是因為産後後遺症去世了。董存瑞的父母在得知盧長嶺走後,長時間沉浸在了失去兒媳的悲痛中,最終因過于思念董存瑞和盧長嶺,也雙雙去世了。

帶着家人的期盼,董存瑞離開家前往了部隊;帶着身邊人滿滿的祝福,盧長嶺從董家出嫁。可命運并沒有善待兩人,一位在戰争中犧牲,一位在生産後去世。幸好,國家看到了這種情況,對這兩位可憐人的家人給予了幫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