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康熙皇帝無疑是清朝最為優秀的皇帝之一,康熙帝8歲繼位,值得一提的是,剛剛繼位的康熙沒有能力治理朝政,這時候順治帝留下了四位輔政大臣。剛剛開始的時候,四位輔政大臣是盡心盡力,可問題是随着時間的發展,問題出現了。

四大輔臣之一的鳌拜權力欲望加大,此時的鳌拜想要獨攬大權,于是這就有了康熙智鬥鳌拜。少年康熙能夠智鬥鳌拜,無疑是非常厲害的表現。随着康熙長大,此時的康熙開始親政,在這種情況下,康熙開創了康乾盛世的前部分。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不可否認的是,康熙帝是清朝時期一位非常優秀的皇帝,能夠開創康乾盛世的前部分,康熙帝無疑是非常有能力的,隻不過在康熙帝的晚年時期,出現了問題。這時候的康熙帝在廢立太子上猶豫不決,于是就有了“九子奪嫡”出現。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九子奪嫡出現後,康熙帝的皇子開始自相殘殺,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帝無疑是很痛心的。随着九子奪嫡的不斷發展,最終的皇四子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九子奪嫡的餘波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平息。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晚年時期的康熙帝身心疲憊,因為九子奪嫡的出現,讓康熙帝的晚年變得心率焦脆。不可否認的是,九子奪嫡的出現讓康熙帝的晚年變得非常“灰暗”,無論怎麼看,自己的皇子為了皇位大打出手,康熙帝都是心痛的。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帝駕崩之前,曾經下了一道聖旨,内容是“朕若不諱,二人斷不可留”,這個聖旨的意思就是在他死後,兩個人是不能留的。兩人是誰呢?就是康熙帝的長子和廢太子。康熙為什麼要執意殺死這兩個兒子呢?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首先來說,九子奪嫡結束後,這兩個人都被押在了宗人府,也就是說,兩人肯定是沒有了自由。沒有了自由的情況下,大阿哥胤禔和廢太子胤礽對雍正帝根本不會産生威脅,那麼康熙帝這樣做肯定是有其他目的存在。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廢太子胤礽是康熙的二兒子,生母也是康熙的第一任皇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生産的時候,赫舍裡氏作為康熙的第一任皇後,生育胤礽的時候難産而死。由此康熙帝答應胤礽出生後,将其立為太子,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阿哥就沒有成為太子。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胤礽年齡越大表現越差,讓康熙很失望。正是因為康熙帝廢立太子,才讓其他皇子對皇位産生了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子奪嫡出現了。皇位的争奪最終形成了五個個派别,分别是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和八爺黨/十四爺黨。

康熙:我死後兩個兒子不能留,雍正沒有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康熙帝曾經三次廢立太子,在這樣的過程中,每一位大臣也對自己支援的皇子寄予厚望。可是最終的康熙仍然選擇了廢除太子。在第三次廢除太子中,康熙帝沒有心軟。第二個是皇長子胤禔,他是康熙最喜歡的一個兒子。

胤禔不僅有才華而且武功還很高,更為重要的是還曾經跟随康熙帝出征并立下戰功。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帝對胤禔肯定是有所期望的。不得不說,胤禔有勇無謀,為了坐上太子之位,竟然主動直接向康熙自薦。這一點直接影響了康熙帝的判斷。

廢太子和大阿哥受到了康熙帝的囚禁,直到康熙帝駕崩的時候,仍然沒有消氣,此時的康熙帝留下诏書殺死廢太子和大阿哥。雍正帝繼位之後,并沒有這樣做。胤礽雖然被囚禁了起來,但也娶了不少側室,還有不少兒女。這對于雍正帝來說,兩人根本不存在威脅,由此雍正帝沒有殺死兩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