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1月6日,由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主辦,信通傳媒 通信世界全媒體承辦的“2022ICT行業趨勢年會”在京圓滿落幕,衆多大咖齊聚一堂,共話數智發展新趨勢,共謀算力網絡新未來。通信世界編輯部節選部分專家觀點,聚焦數智産業、算力網絡、智慧生态等熱點話題,為2022年ICT産業發展建言獻策。

張峰

系統布局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社會新底座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

工業和資訊化部原總工程師 張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資訊通信業要以《“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為抓手,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推進資訊通信行業高品質發展。

一是加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期間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纖網絡、IPv6、移動物聯網、衛星通信網絡等新一代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統籌優化資料中心布局,建構綠色智能互通共享的資料與算力設施。積極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和車聯網等融合基礎設施,加快建構并形成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新一代通信網絡為基礎、以資料和算力設施為核心、以融合基礎設施為突破的新型數字基礎體系。

二是要拓展數字化發展空間,聚焦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發展的需求,加大5G、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新技術的應用力度,深入拓展數字化生産、生活和社會治理新應用,包括線下生活服務的融合化智能化無人化更新、資訊服務的無障礙化改造和普及應用、網際網路生産服務和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數字化社會治理、數字化疫情防控。

三是全面建構行業管理體系,聚焦管主體、管資源、管行為3個方面,針對電信網絡号、IP域名、工業網際網路辨別等基礎性資源,進一步提升追蹤溯源能力,實作科學監管、精準監管和智慧監管。對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關鍵要素的海量資料,要從制定完善資料确權、開放流通和交易等制度入手,強化跨部門資料共享,推動資料從持有者向使用者的流動。針對擾亂市場競争秩序、侵害使用者權益等違法違規問題,要綜合利用行政處罰、信用管理等手段加強市場監測巡查,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樹立監管權威,營造公平的市場競争環境。

四是要加強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要着眼完備網絡基礎設施保護和網絡資料安全體系,持續提升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安全管理水準,打造繁榮發展的網絡安全産業和可信的網絡生活環境,全面提升行業網絡安全應急處置能力,以支撐國家網絡安全新格局的形成。

方濱興

“模型加工場”破局隐私保護和資料挖掘間的沖突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中國工程院院士 方濱興

在大資料應用場景下,如何在保護資料隐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資料價值?

“模型加工場”可破局隐私保護與資料挖掘相悖的難題。“模型加工場”主要是建構一個安全可控區域,通過“資料不動程式動、資料可用不可見”來保證隐私。

一是“資料不動程式動”的核心方法。采取網絡靶場技術,建構一個可信計算平台,使得外部程式可以在該平台上運作。隐私資料可以以裸資料的形式存放在該平台中,擺渡過來的外部程式利用這些資料進行模型加工,但從業人員不能進入該“模型加工場”檢視、調閱資料。

二是“資料可用不可見”的輔助模式。可信計算平台在支援使用者資料調試期間,對外提供置換資料供使用者測試并調試。使用者根據所提供的經過變換的樣本資料進行潛在價值的挖掘分析,以便确定從平台資料中能夠生成什麼樣的模型,進而判斷是否要進入“模型加工場”進行資料挖掘。

三是“分享價值不分享”的關鍵手段。資料采取資訊過濾技術,建構一個“防水堡”,確定外部程式在可信計算平台計算之後,向外輸出的隻能是參數類的宏觀資訊,而不能是微觀的原始資料。由此確定該可信計算平台僅以“模型加工場”的形式提供服務,而不會将隐私資訊洩露出去。

四是“保留所有權釋放使用權”的擴充模式。可信計算平台可提供遠端控制模式,讓資料的所有者遠端決定将所屬資料使用權賦予誰。例如,資料所有者通過加密網關将送出的資料加密,經所有者授權後才能自動解密讀出,以此達到資料所有者隻交易使用權、不交易所有權的目的。

魯春叢

“5G+工業網際網路”進入深化融合的關鍵期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 魯春叢

2021年,“5G+工業網際網路”在十大重點行業形成20個典型應用場景。2022年,我國将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完善多層次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體系。5G與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将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加速中國新型工業化程序,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疫情陰霾籠罩下的世界經濟創造新的發展機遇。

5G和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将成為賦能各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更新的重要驅動力量,在網絡強國、制造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5G作為基礎性技術、聚合性技術、融合性技術,正在推動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的快速發展,而工業網際網路将為5G發展開辟廣闊空間,重點展現在“芯、端、網、雲、用”五大方面的突破。

雖然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但是,進一步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必須與工業領域特有的技術、知識、經驗緊密結合,這一過程難度較大,具有複雜性、長期性,非一日之功、難一蹴而就。“5G+工業網際網路”的下一步工作将聚焦4個方面:一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提升産業發展水準,三是增強應用創新能力,四是建構良好發展環境。

範濟安

新型ICT以助力企業轉型展現自身重要價值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中國聯通集團大資料首席科學家 範濟安

ICT已成為目前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5G給CT産業插上了翅膀,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物聯網、工業應用、企業應用等正在成為營運商個人通信市場發展之外的新增長點。在IT領域,雲計算正在向由容器、微服務、DevOps“三駕馬車”組成的雲原生方向大步邁進。由5G帶來的雲網一體化、算力網絡的邊緣計算也是發展趨勢之一,以區塊鍊應用為代表的分布式存儲,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和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能、AR/VR等新一代技術成為IT領域的發展方向。工業網際網路和元宇宙被認為是下一代網際網路。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碳達峰”、“碳中和”、數字安全從突破供給限制堵點角度來看,為新型的ICT産業提供了應用場景。

2022年将是5GR16标準版本進入商用階段的元年,這為5G在工業領域規模化應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高可靠性由原來的3個“9”到4個“9”再到5個“9”,空口網絡的可靠性增加了100倍。工業企業接入5GLAN後,大大簡化了企業的組網方式并降低了營運成本。同時,空口時延從10~20毫秒降低到5毫秒以下,可滿足大部分的工業控制需求;5G的授時也更加精準,從微秒級發展到納米級。中國聯通基于紫光展銳5GV516晶片,與工業領域生态合作夥伴共同完成了R165G高精度授時特性的測試,具備了滿足特殊場景對于高精度授時需求的能力,為“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徐群

電網行業對5G的應用将進入規模化試點階段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

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技術實驗室主任 徐群

2021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如果要用一個專業術語對電網行業做總結,我想應該是“5G”。

2021年3月,中央首次提出“建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标志着電力系統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為了進一步理順“煤電”關系,2021年10月國家發改委又釋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通知》,各地紛紛響應,推出代理購電落地政策。這一系列的變革,對電網企業産生了深遠影響。新能源比例提高,對電網排程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對分布式的新能源實作群調群控,以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這就需要與之相适應的通信方式加以支撐。同樣,代理購電的實施,對配電、用電層面的能源流精細化調控和個性化應用也提出了新的通信需求。2021年多項科技創新和實踐應用都充分說明,“5G”是适應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極為有效的通信方式。

2022年,電網行業對5G的應用将進入到規模化試點階段。電網企業與電信營運商之間合作與博弈的結果将趨于明朗,随着商業模式的進一步完善、應用場景的不斷成熟,規模效應也将逐漸顯現,業界可以期待一個行業使用者、營運商、制造商多方共赢的“蜜月期”。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2022ICT行業趨勢年會

通信圈2022開年盛會

預見2022|趨勢大咖談

2021年度中國ICT産業龍虎榜

暨優秀解決方案

重磅發榜!

責編/版式:範範

稽核:申晴

監制:劉啟誠

我就知道你“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