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的開頭,是以一首宋詞引入的,“她們唱的曲子……寫的正是越女采蓮的情景,雖隻寥寥六十字,但季節、時辰、所在、景物以及越女的容貌、衣着、首飾、心情,無一不描繪得曆曆如見,下半阕更是寫景中有叙事,叙事中夾抒情,自近而遠,餘意不盡,歐陽修在江南為官日久,吳山越水,柔情密意,盡皆融入長短句中……”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金庸所盛贊的這首充滿美感的佳詞,便是北宋大詞人歐陽修的一首《蝶戀花》,這首詞的主人公是一群美麗的采蓮少女,或許正是某日歐陽修在岸邊觀看少女們采蓮時所引起的遐思。當時歐陽修因為得罪當朝宰相而被貶官,換作别人,心情或許不會太好,但從這首詞中,我們卻感受到一種吳山越水、青春少女的美好與活力,這也是歐陽修達觀心态的一種展現吧!這首詞,雖然不是歐陽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但意境清新美好,亦不乏千古流傳的名句,還是非常值得一讀的。

蝶戀花

歐陽修

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隻共絲争亂。

鸂鶒灘頭風浪晚,露重煙輕,不見來時伴。隐隐歌聲歸棹遠,離愁引着江南岸。

小注:鸂鶒[xī,chì],乃是一種紫色的水鳥,喜歡并頭遊水,俗名紫鴛鴦。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起首兩句點明環境和人物,帶給人一種非常美好的感覺,“越女采蓮秋水畔,窄袖輕羅”,在一塘滿是荷花的湖泊裡,有一群美麗的少女正在采摘蓮蓬,她們穿着輕羅衣,窄套衫,體态婀娜,風姿綽約,猶如荷中仙子一般。宋時本有教坊模仿采蓮女子編成舞曲的事情,但是此處的采蓮越女,卻是自然樸素的,是以更具美感。

除此之外,詞人又補上一筆說“暗露雙金钏”,玉腕上的金钏時隐時現,更加襯托出采蓮女皮膚的潔白清秀,這一句,妙在極具含蓄之美,倘若詞人隻描寫金钏或者手腕,就毫無味道,沒有這種含蓄朦胧之感,也失去了韻味,便平平無奇了。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上片後兩句,寫采蓮姑娘的動作和心情,“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隻共絲争亂”,女子愛美,總喜歡照鏡子,現在水面平滑如鏡,她們自然要當做鏡子來照,而滿池的荷花,更顯得她們嬌美的面容,真是比花還要美好。唐宋詩詞中,經常會用荷花來比喻女子姣好的面容,歐陽修此處,卻又有新意,編排順序高明之極,先寫采蓮女子們臨水照鏡,接着寫伸手摘蓮,繼而感到花如人面,一系列具有層次感的動作,當真是十分美好。

當然,詞人還不忘遐想一筆采蓮女子此時的心情,一句“芳心隻共絲争亂”顯示了少女内心的沖突,亦是表現少女美好的心靈感情,以“絲”比心情,其實有雙關之意,明寫摘花時折斷蓮梗拉出來的細絲,暗寫少女心思心緒,或許是想到了自己青春的美好,或許是想到了自己的情郎,總之,這一筆内心感情的構思,當真妙絕。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下片環境為之一變,“鸂鶒灘頭風浪晚,露重煙輕,不見來時伴”,天色漸漸暗淡下來,風也漸漸刮起,采摘蓮蓬的小夥伴們,早已經各自走散,此時小船在風浪中颠簸,隻有這最美的一位姑娘,在尋找失散的夥伴,可是露水漸重,煙霧漸濃,她怎麼尋找,都無法找到來時的同伴了,可就在這焦急絕望的時候,突然——

“隐隐歌聲歸棹遠,離愁引着江南岸”,一陣美妙的歌喉,随着小船漸行漸遠,究竟這位女子找到了同伴沒有?詞人不答,隻告訴我們,這歌聲中有着絲絲離愁,一直傳到了江南兩岸,曲終而味濃,境界恍惚迷離,充滿了無盡的餘味。

歐陽修寫采蓮少女的一首佳詞,開篇帶給人無限美感,結尾韻味無窮

無疑,歐陽修這首詞,是一首意境美妙的佳作,詞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明快輕松的節奏,曲折深婉地表現了采蓮女們美好的生活,充滿了無限美感和韻味。但有些人卻說,“‘窄袖輕羅,暗露雙金钏’句,言小人常态;‘霧重煙輕,不見來時伴’句,言君子道消”,非要将這首詞說成什麼暗喻寄托之類,似乎就有點牽強了,不如将其了解為單純的意境佳作來的痛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