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閉氣功裝死是小說裡常見的招數,可是如果對方不分青紅皂白補上兩刀,再厲害的閉氣功也沒用啊。是以,這一招似乎隻适合有一定身份的人物。

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功夫呢?史料上還真有,三國時期的名醫董奉就是這樣一位氣功高人。董奉給交州太守士燮看病,當他到達時,太守已經躺在床上垂死三天了。于是,董奉給太守喂了三粒藥丸,然後靜靜地等着。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沒多久,太守手腳開始能夠活動,臉色有所好轉。半天後可以坐起來,能夠進食。僅僅四天後便可以說話,這條命眼看是救回來了。董奉是以被太守府奉為上賓,此後的一年裡,天天給太守治病。

慢慢地,太守的病大為好轉,已無大礙,可以正常行走處理公文,董奉的神醫名頭也越發響亮。按說,太守應該對董奉感激不盡,可沒料到的是,他竟然對救活自己的董奉起了殺心。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原來當時正值東漢末年的亂世,中原已經打成一鍋粥,交州遠在兩廣和越南北部,太守士燮圖謀趁着此番大亂,割據自立,想過一把皇帝瘾。而董奉因為要随時伺候太守就診,無意中聽到了這個秘密。

為了保守謀反的機密,太守又自覺身體已經大好,不需要董奉的繼續醫治了,便決定殺死董奉。幸虧董奉有所準備,用閉氣功屏住呼吸,讓太守府上的人以為他已經死亡,然後趁亂逃出了太守府。

古時的名醫對氣功似乎都有很高的造詣,華佗發明五禽戲,董奉會閉氣功,都可以算是氣功高手。事實上,董奉是與華佗、張仲景齊名的建安三神醫,隻是他主要在南方行醫,聲名遠不及前兩位。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董奉是福建閩縣人,生于公元221年,比另外兩位要晚一些。他在吳國政權做過小吏,後來專心醫術。民間還傳說董奉遇到過世外高人,修道成仙,有長命百歲,童顔永駐的仙術。

去掉神話成分,董奉的醫術确實高明。他在安徽鳳陽居住時,告訴大家,看病不收費,隻有一個規矩,就是重病者痊愈後,要在他住的鳳凰山坡上種杏樹五株;普通病者種一株。幾年下來,山上種了上萬棵杏林。由此可見,董奉救治了多少病人。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等到杏子成熟,董奉在杏林外貼了告示,隻要留下一鬥谷子,就可以自己去摘一鬥杏子。然後,他用換來的谷子救濟貧民。據地方志記載,杏林的規模最後擴大到十餘萬株,直到很多年後,仍有杏林遺迹留存。

董奉治病種杏,還帶動了當地窮苦百姓種植杏樹的積極性,使廣大貧民多了一份養家糊口的技能。從此以後,杏林也成為醫生和醫學界的代名詞,這是世人對這位仁心醫者最好的紀念。

古代醫家為什麼被稱為杏林?從這位名醫開始,閉氣功裝死逃過追殺

董奉在公元264年去世,享年隻有43歲。這是正史上的記載,民間卻有傳說,董奉在人間行醫達三百多年,容顔一直保留在三十多歲的樣子。

董奉這位聲名不算顯著的神醫,給古代中醫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财富。在他的老家,建起專門紀念他的草堂,占地20畝,采用後漢三國時代的建築風格,四周種滿杏樹。

【參考文獻:《大越史記全書》、《福建省地方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