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表的碌碌無為,錯失争霸天下的良機而成為魚肉

劉表,漢室宗親,兖州山陽高平人,與同鄉張隐等人号稱“八顧”。在黨锢之禍前名噪一時,以清議座談聞名。在天下一統時,這樣的人或許可以抨擊時政,經濟民生,做個禦使言官什麼的,拼死一谏也可博個後世清名。但亂世使他淪為匆匆看客,尤其在雄才大略的鐵血政客曹操看來,更是不值一提的守戶之徒。

劉表的碌碌無為,錯失争霸天下的良機而成為魚肉

後來曹操觀孫權隊伍曾說了句“千古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雖言說琦、琮,但字間也不失對劉表的輕視。

曹操對劉表輕視早在官渡之戰前就已形成,天下英雄之有他和劉備嘛,其餘的都不足慮。

劉表初統荊州時尚偶露猙獰,但當其坐擁江漢,帶甲十萬時卻畏首畏尾,止步不前。

河北風雲驟起之時,天下最強大的兩個諸侯袁、曹交兵河朔。當時大大小小的諸侯都斂兵駐足以觀成敗。曹操與袁紹為戰略決戰做政治攻勢,紛紛向諸侯們抛出橄榄枝。曹操惟恐殺了劉備而絕名士之心而終養一虎;袁紹則積極活動聯絡劉表、張繡等從南邊牽制曹操。

這時政治領袖的素質高低立判!張繡本打算倒向袁紹,而賈诩勸其從向曹操,張繡同意了,事後證明了賈诩之言正确而賣了個政治好價錢。

劉表的碌碌無為,錯失争霸天下的良機而成為魚肉

同時汝南王俊也基本以同樣言語勸說劉表,說“曹公,天下之雄也,(以下省略若幹追捧魏武之言)。今乃釋近而就遠,如有一朝之急,遙望漠北之救,不亦難乎!”可劉表不聽,倒向袁紹。如果選擇了袁紹就索性積極配合一點倒也罷了,可官渡之役他卻袖手旁觀,關門守戶,這等于既得罪了曹操又與結盟的袁紹無實質性幫助,這樣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實在差勁得緊。

袁紹敗亡,其子相殘,曹操乘機攻伐。區區一個小縣長的劉備(注:劉備當時的家當是“一兩員将,七八條槍和大腿内側些許贅肉”)都有氣吞天下的雄心,勸其偷襲許昌,可劉表依然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連郭嘉都能算得到此人作為,言其不過是個“坐談客”(《後漢書》卷74),獻策說“表必不能任備,勸公行”。于是曹操樂呵呵的說“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

劉表在《三國志》中名列大諸侯列傳,與董卓二袁同列,比呂布、公孫瓒等排名靠前,緊接着曹操家族傳,可見乃一等一的諸侯。的确,劉表的荊州轄區“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北可伐宛洛中原,西可略定巴蜀(注:劉表可能比西川的劉璋還強那麼幾分錢),對下遊的東吳也可構成地理優勢。這地方劉備削尖了腦袋也想擠進來,最後把哥仨的命(注:2。5條命,張飛還沒出三峽)都搭了進去;從27歲開始,諸葛亮更是哭着喊着展開發黃的地圖大談他的鉛式進攻直到54歲升天;還有蔣琬下載下傳了個沔水造舟北伐的“隆中對更新檔程式”。

劉表的碌碌無為,錯失争霸天下的良機而成為魚肉

總之,這樣一個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要地,劉表卻無所作為,實在不能立足于亂世。在這種“保江漢間,觀天下變”消極的單純防禦政策指導下,眼瞅着主動出擊的時機一一溜走,等到曹操坐大,矛頭便直指他了!

劉表既然不能主外,那麼總有精力主内吧。可他偏偏連家務事也搞不好,琦、琮倆小豚犬還挺鬧心。于是家庭悲劇便埋下了禍根。

劉表當年單騎赴任,靠了當地望族蔡氏才平穩坐江山。蔡氏等擁戴少子琮,而長子琦也與劉備等交好,于是兩派早已劍拔弩張,隻等劉表咽氣就操家夥了!老于世故的旅行家劉備其實垂涎荊州已久,他是想自己當荊州之主,擁護琦隻是一張政治牌而已,劉琦能有幾斤幾兩他還不知道?但他老成持重,緩緩圖之(注:吸取了荊州緩圖失敗的教訓後,劉備在益州時便學乖了,一副猴急猴急的樣子),年輕的諸葛亮就不然,成天上竄下跳,煽陰風點鬼火,鼓動劉備伺機奪取荊州;孫權也不甘寂寞,借報父仇頻頻對荊州加兵威脅,最鬧騰的一次就是把江夏(今武漢市)給拿下了,殺了太守黃祖,東漢高舉孝旗,似乎不采取點過激的行為不足以顯示其孝心,于是把江夏來了個屠城。這倒好,“三光”後的空城沒法呆,撤走了。

總而言之,由于劉表的碌碌無為,錯失争霸天下的良機而成為魚肉;加上自家籬笆紮不牢,上下不齊心,緻使多方勢力滲透進來。劉表一吹燈拔蠟,荊州便立即四分五裂,不消等曹操動手,自家就呼啦啦大廈已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