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良臣擇主而事,良禽擇木而栖。

在亂世,謀臣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就要跟對主公。否則,空有一身才華,耗盡一身心血,到頭來,也隻是白忙活一場。三國這5位謀臣能力很出衆,因為跟錯了主公,下場一個比一個凄慘。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一、李儒

李儒是董卓的謀臣。

漢靈帝去世後,董卓趁外戚和宦官内鬥,率兵入京,控制了朝廷。當時董卓兵馬不多,還無法掌控京師。在李儒的幫助下,董卓勸降了丁原麾下将領呂布,慫恿他殺掉丁原,投靠了自己。

有了呂布,以及丁原的并州軍,董卓如虎添翼,再也沒有人敢反抗他了。随後,李儒為了幫助董卓樹立威望和鞏固權力,帶人入宮,逼着何皇後和漢少帝喝下毒酒,将兩人都給殺了。此事引發了天下人的憤慨,袁紹、曹操等人起兵讨伐董卓。由于諸侯聯軍不和,讨伐行動最終失敗了。

堡壘最容易從内部突破。袁紹、曹操等諸侯沒有滅掉董卓,但是董卓和其義子呂布,為了争奪王允的養女,反而爆發了内鬥。李儒勸說董卓以大局為重,将女子讓給呂布,董卓不聽,導緻他被呂布殺害。董卓死後,李儒失去了靠山,他害怕天下人殺他為漢少帝報仇,躲藏了起來。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二、陳宮

陳宮也是個頂級謀臣。

董卓作亂之後,曹操為了匡扶漢室,隻身前去刺殺董卓。失敗之後,曹操逃出了洛陽。逃亡路上,曹操遇到了陳宮。陳宮心系漢室,是以兩人一拍即合,準備聯手成就一番事業。逃亡路上,曹操由于誤會,殺掉了收留他們的呂伯奢的家人。随後,曹操又一錯再錯,殺掉了呂伯奢。

更可恨的是,曹操說:“甯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讓陳宮認識了曹操的本性,執意離開了他。離開曹操後,陳宮開始輔佐呂布争奪天下,但呂布是個有勇無謀,兒女情長的人。下邳之戰中,呂布因為不肯聽從陳宮的建議,導緻下邳城被水淹,他和陳宮皆被曹操俘虜。

被俘之後,曹操想勸降陳宮,讓他為自己做事,但道不同不相為謀,陳宮不肯,最終被曹操殺了。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三、許攸

許攸是袁紹麾下謀臣。

官渡之戰時,由于曹操兵馬少于袁紹,為了增加勝算,他将能調的兵馬都調來了,這也導緻後方許昌空虛。許攸建議,袁紹在官渡和曹操對峙之際,派一支奇兵襲擊許昌,這會導緻曹操首尾不能相顧,到時可一舉擊潰曹軍,但袁紹優柔寡斷,缺少遠見,并沒有采納許攸的建議。

袁紹麾下謀臣很多,他們之間的内鬥非常嚴重。許攸的政敵審配,為了打壓許攸,在許攸家人犯法後,将他們抓了起來,這讓許攸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到了曹營後,許攸針對袁紹大軍的缺點,為曹操獻上了襲擊烏巢的建議。曹操親自率兵夜襲烏巢,一把大火燒掉了袁紹的糧草,這讓袁紹的大軍陷入了慌亂之中。随後,曹操乘機出擊,擊敗袁紹,赢下了官渡之戰。

許攸跟随曹操後,因為多次出言不遜,惹怒曹操,被曹操給殺了。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四、田豐

田豐是袁紹的謀士。

官渡之戰前,袁紹的實力強于曹操,但田豐覺得,袁紹不應該和曹操過早決戰,而是和曹操打持久戰。利用精兵,不斷地襲擊騷擾曹軍,讓曹軍疲于應付,最終起到拖垮曹軍的目的,但袁紹采納了郭圖等謀臣的意見,要執意和曹操在官渡展開決戰。田豐性格很剛直,為了避免主公釀成大錯,他不斷勸谏袁紹。這讓袁紹不厭其煩,最終一怒之下,将田豐關押進了大獄。

官渡之戰中,袁紹如田豐所料,果然輸給了曹操。事後,袁紹非常懊惱,但他并沒有就此開始器重田豐,反而郭圖趁機進言,說田豐在獄中嘲笑袁紹,這讓袁紹勃然大怒,下令殺掉了田豐。

三國中,跟錯主公的5位謀臣,能力出衆,下場卻無比凄慘

五、沮授

沮授是袁紹麾下的重要謀臣。

漢末期間,天下大亂後,沮授勸說袁紹迎立天子,袁紹未聽,讓他錯過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機會。後來,袁紹要将自己的四州之地,分給三個兒子和一個侄子。沮授認為,諸子分立是取禍之道。諸子為了各自的利益,可能會發生内鬥,是以他反對分立,但是袁紹依舊未采納。

官渡之戰前,沮授為袁紹獻上了三年疲曹之計,建議袁紹不要和曹操急于交戰,而是利用軍力和地理形勢,和袁紹打持久戰,這樣持續三年時間,曹軍必會疲憊不堪,到時袁紹乘機出擊,必可一舉擊潰曹軍。袁紹也未采納。官渡之戰兵敗後,沮授被俘,因不肯投降,被曹操殺掉了。

三國中,還有荀彧,以及袁紹麾下的郭圖、審配、逢紀等謀臣,結局也比較慘,大多丢了性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