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系統目錄結構2

晨考

1.存放系統配置檔案的目錄
	/etc

2.儲存系統實時運作狀态的目錄
	.proc

3.儲存系統硬體接口的目錄
	/dev

4.檢視系統挂載情況的指令
	df -h

5.系統網卡檔案路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ncfg-eth1

6.重新加載網絡的方式
	1.systemctl restart natwork
	
	2.ifdown [網卡資訊]
	  ifup

7.修改系統DNS有幾種方式,分别是什麼
	vim /etc/resolv.conf (臨時修改)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ipcfg-[網卡名稱]

8.修改本機主機名稱有幾種方式,分别是什麼
	hostname [主機名]		:臨時修改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主機名]:永久修改,立即生效
	vim /etc/hostname		:永久修改,重新開機生效

9.檢視本機網絡資訊的指令
	ip a
	ip address show

	ifconfig
           

昨日問題

ip		:主機位址
0or32	:官方位址
1or33	:本土位址

什麼是bash
	每一個黑視窗就是一個bash
	執行bash就相當于重新打開一個視窗

exit是退出
           

概要

1.系統中重要的檔案系統
2使用單使用者模式修改root密碼
	在無密碼的情況下修改root密碼
		隻能在虛拟機界面修改
           

詳細

系統中重要的檔案系統

1.解析映射檔案

解析映射檔案就是本地的DNS,每一台計算機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檔案
	/etc/hosts
	cat /etc/hosts		:檢視

win中的DNS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

解析:
	輸入一個域名,傳回一個ip
           

2.磁盤挂載檔案

磁盤挂載檔案:
	/etc/fatab
	cat /etc/fatab		:檢視
           

3.開機自動加載腳本

自啟動檔案路徑:
	/etc/rc.local

1.編輯開機自啟動腳本
	vim /etc/rc.local

2.設定開機自啟動權限
	chmod +x 檔案路徑
	chmod +x /etc/rc.d/rc.local

3.重新開機系統看結果
           

4.啟動級别檔案

1.檔案資訊路徑:
	sentons7檢視方式:
		systemctl g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系統啟動級别檔案
	0:關機
	1:單使用者模式(無法聯網,無法通過xshell連接配接)
	2:多使用者無網模式
	3:完全多使用者模式
	4:待定
	5:桌面模式(需要下載下傳)
	6:重新開機

設定系統啟動級别
	init [編号]				:臨時設定

	systemctl set-default [系統啟動級别]	:永久設定

	系統預設為第三種模式

什麼時候使用單使用者模式?
	1.使用者密碼忘記
	2.系統磁盤損壞

centOS		:百度,下載下傳桌面模式

通過單使用者模式修改密碼:
	1.重新開機
	2.在啟動選擇系統核心界面,按E進入單使用者模式
	3.鍵盤上下鍵,移動逛遍找到linux16位置,找到ro,修改成rw init=/sysroot/bin/sh
	4.ctrl + x 進行系統重新開機
	5.進入之後輸入:chroot /sysroot(sysroot是最原始的操作指令)
	6.回車
	7.輸入:bash,回車
	8.輸入:passwd root,回車
	9.輸入新密碼,回車
	10.确認新密碼,回車
	11.touch /.autorelabel
	12.ctrl + d 重新開機系統
	13.登陸之後輸入:passwd 再次修改密碼
           

5.環境變量加載檔案

1.在linux中添加環境變量:
	檔案:
		/etc/profile  (多使用者生效)
		/etc/bashrc
		~/.bash_profile  (添加的單使用者生效)
		~/.bashrc  (添加的單使用者生效)

	檔案夾:
		/etc/pprofile.d  (所有使用者都生效)
		
		上面路徑内部檔案沒有可執行權限:
			vim [檔案名].sh		:建立可執行腳本,并進去編輯
			#!.bin/bash		:進入之後輸入的指定解析器
			echo "/etc/profile.d"	:然後輸入
			wq			:儲存建立的檔案
			chmod +x [檔案名].sh	:這是開機可執行的權限

2.增加環境變量兩種方式:
	1.臨時添加:
		在指令行中執行即可

	2.永久添加:
		添加到檔案中

3.增加環境變量的格式:
	export 變量名 = 路淨值

4.檢視本機的環境變量:
	echo $環境變量名	:檢視某一個環境變量
	printenv	:檢視所有的環境變量

5.讀取環境變量的幾種情況并且測試出使用檔案的先後順序
	1.重新開機順序:
		/etc/profile.d/
		/etc/profile
		/etc/bashrc
		~/.bashrc
		~/.bash_profile
		如果所有檔案中設定相同的環境變量,則最後一個生效

	2.切換使用者
		/etc/profile.d/
		/etc/bashrc
		~/.bashrc

		如果添加全使用者的環境變量就添加到上面的前兩個。

	3.重新登入使用者:
		1.su - [使用者名]
			/etc/profile.d/
			/etc/profile
			/etc/bashrc
			~/.bashrc
			~/.bash_profile

		2.ssh 使用者名@ip号
			/etc/profile.d/
			/etc/profile
			/etc/bashrc
			~/.bashrc
			~/.bash_profile

知識儲備:
	useradd [使用者名]		:建立使用者
	su [使用者名]		:切換使用者
           

6.登入提示檔案

登入成功之後顯示的資訊:
	/etc/motd
		vim /etc/motd
		進入更改
登入之前顯示的資訊:
	/etc/issue
		vim /etc/issue
		進入更改
           

7.編譯安裝目錄(第三方軟體)

第三方軟體一般安裝在:
	/usr/local

華為雲開源鏡像:
	下載下傳rpy的安裝包
	
	yum安裝python:
		yum install python3
測試python:
	exit()	:退出
           

8.日志檔案目錄

系統日志檔案:
	/var/log
           

9.proc儲存系統運作狀态目錄

儲存的cpu運作狀态:
	/proc/cpuinfo
	lscpu格式化

儲存的記憶體運作狀态:
	/proc/meminfo
	free 列印其中内容

儲存系統負載資訊:
	/proc/loadavg
		w 列印
		0.00	:1分鐘内的cpu負載
		0.01	:5分鐘
		0.05	:15分鐘
		負載:目前系統所有程序常用cpu的時間比

儲存系統挂載資訊:
	/proc/mounts
	mount	:挂載指令
	umount	:解除安裝指令

檢視cpu使用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