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一天,老闆找到我,說要做個簡單的工作流引擎。

我查了一天啥是工作流,然後做出了如下版本: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按順序添加任意個審批人組成一個連結清單,最後加一個結束節點

記錄目前審批人,當審批完後,審批人向後移動一位

當審批人對應結束節點時,流程結束

老闆:簡陋了點。

第2關

老闆又來了:要支援會簽節點。

我又查了一天啥是會簽節點,發現會簽節點就是一個大節點,裡面有很多審批人,當這個大節點裡的所有人都審批通過後,才能進入下一個節點。

我想了一個星期,推翻了原來的連結清單式設計: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結構上我做了如下調整:

把節點分為兩大類:簡單節點(上圖中長方形)和複雜節點(上圖中圓形)。

用一棵樹表示整個流程,其中葉子節點都是簡單節點,簡單節點都是葉子節點。

每個簡單節點裡都有且僅有有一個審批人。

複雜節點包含若幹個子節點。

加入會簽節點: 會簽節點激活後,所有的子節點都可以審批,當所有的子節點都審批完畢後,會簽節點完成。

加入串行節點:子節點隻能從左到右依次進行審批,當最後一個子節點審批完成後,串行節點完成。

所有的工作流最外層都是一個串行節點,該節點完成後代表整個工作流完成。

為了控制審批流程,我設計了一些節點狀态:

Ready: 可以進行審批操作的簡單節點是Ready狀态。

Complete: 已經審批完成的節點狀态。

Future: 現在還沒有走到的節點狀态。

Waiting: 隻有複雜節點有該狀态,表示在等待子節點審批。

借助上述規則,一次帶會簽節點的工作流審批過程如下: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有點意思。

第3關

老闆來了:要支援并行節點。

我查了一下午啥是并行節點,發現并行節點是一個包含很多審批人的大節點,這個大節點裡任何一個人審批通過,則該節點就完成。

然後很快就加入了并行節點:

并行節點是一個複雜節點,該節點激活時,任何一個子節點都可以進行審批,且任何一個子節點是完成狀态時,該節點完成。

加入新狀态 Skip:

當一個并行節點的子節點狀态為非(Ready, Waiting)時,其它兄弟節點及其子節點的狀态被置為Skip。

舉個栗子🌰: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這個設計添加新節點還挺友善的。

第4關

老闆又來了:節點要支援嵌套,比如會簽節點裡有個并行節點,并行節點裡又有個複雜節點,要可以嵌套任意層的那種。

我:其實已經支援了~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能無限擴充的樹形結構可以支援任意複雜流程。

老闆:小夥子有點東西!

第5關

老闆又來了:要支援條件節點。

工作流附帶一個表單,要根據表單的内容确定下一步進入哪個分支。

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我加入了條件節點:

條件節點類似并行節點,隻不過隻有滿足條件的子節點才能進入接下來的審批。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已閱。

第6關

老闆又來了:審批人多加兩種類型,比如可以從表單中選擇下一個審批人,還有根據發起人不同選擇不同的審批人。

經過一番考慮,我把簡單節點分成了3類:

第一種:審批人是寫死的。

第二種:審批人從表單中讀取。

第三種:根據發起人和一個映射函數,算出審批人。比如 get_主管(“錢某”) 得到錢某的主管 李某。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嗯。

第7關

老闆又來了:節點可以從前往後審批,那能不能從後往前駁回?

我: …

首先實作了駁回到發起人的功能,相當于一切從頭開始:

隻有Ready狀态的節點有權利駁回。(就像隻有Ready狀态的節點有權利審批一樣)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你小子偷懶。

第8關

老闆又來了:先實作駁回到上一個審批人吧。

駁回到上一個審批人其實是個很複雜的邏輯,因為工作流中的節點可以無限嵌套,是以如何确定上一個狀态有哪些審批人并不簡單。

犧牲了一些頭發,我終于實作了駁回上一級的功能: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老闆:閱。

第9關

老闆又來了:實作一個駁回到任意節點的功能。

我發現這個需求并不難實作:

不斷的駁回上一級,直到Ready狀态的節點包含要駁回到的節點為止。

第10關

老闆又來了:在普通節點加一個時間限制,要是在規定時間内沒完成就顯示已逾時。

我:還有這種需求?

不過還是實作了。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此時我明白了需求和頭發呈負相關,需求越多,頭發越少。

第11關

老闆又來了:加一個代理功能,比如有件事讓你審批,但是你拿不準,那就轉給拿得準的人審批。

馬上我發現這個需求跟以往有本質的不同,以往的工作流的節點關系一開始就是固定的,就是在發起流程之前确定的,

但是現在要在審批過程中更改。

無非是加了一些班,掉了一些頭發,最終設計了如下方案:

代理操作的本質是,建立一個并行節點作為本節點的父節點,再建立一個兄弟節點放代理人,這樣自己和代理人都能審批通過。

代理操作可以無限嵌套,即代理人也可以找人代理。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第12關

老闆又來了:能不能再加一個取消代理的功能?

。。。我已經寵辱不驚了,加就加:

取消代理是代理的逆操作

如果代理人審批過了那就不能取消代理

老闆要我開發一個簡單的工作流,15 次需求變更,我幹到秃了。。

第13關

老闆又來了:給每個節點加個前後置條件吧,滿足前置條件才能進入該節點,滿足後置條件該節點才能審批完成。

我的内心:啊老闆再見,啊老闆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

我的嘴:好的老闆,收到收到。

後來:後來我真的給每個節點加了前後置條件,與此同時審批邏輯的相關代碼增加了一倍。

第14關

老闆又來了:現在有的工作流已經非常複雜了,審批起來耗時較長,能不能對每個進行中的工作流計算一個名額:直覺的顯示目前審批進行的百分比。

我:收到。

其實跟之前的需求比起來這個并不複雜,因為不涉及核心邏輯的改動,本質隻是輸入一棵樹形結構然後根據不同節點的狀态輸出一個整數。

經過測試思考,最終敲定的方案如下:

工作流完成的百分比指的是樹中最右側Ready狀态的節點到最左側節點的距離 / 最右側節點的距離。

第15關

老闆又來了:能不能給每個節點挂兩個可以執行的腳本,分别在開始審批該節點和審批完成該節點後執行?

我:收…到。

後來我當然實作了這個功能,同時也發現正值壯年的我已經秃了。

後記

老闆是清華畢業的高才生,不然大概想不出這麼多巧奪天工的需求,後來老闆把這一套工作流系統賣給了廣*證券等公司,我也去别的公司各奔前程,當然那個時候我以為我還有前程。

開始做這個工作流的時候我剛剛大學畢業,後來從這家公司公司離職的時候看鏡子已經垂垂老矣。這已經是3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回想起那些加班改工作流的日子,仍然心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