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續創近40年新高!美國12月CPI同比漲7%

作者: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鞠峰】

随着美國勞工部公布上月CPI——較去年同比上漲約7%,美國通脹資料繼續創造近40年來的最高紀錄。去年11月,CPI同比上漲已達6.8%。

據《華爾街日報》1月12日報道,新冠疫情下供應緊缺疊加強勁的消費者需求,緻使美國的通脹率在2021年破紀錄。其中,汽車和耐用品價格上漲是通脹率激增的主要推動因素。

勞工部周三(12日)公布的去年12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年12月同比上漲7%,這是自1982年來的最快增長率,且高于11月的6.8%漲幅。美CPI連續第三個月超過6%。

續創近40年新高!美國12月CPI同比漲7%

美國月CPI較去年同期同比變化率 (截自華爾街日報)

此外,所謂的“核心價格指數”(core price index,不包括經常波動的食品和能源類别)在12月同比上漲5.4%,這超過了11月的4.9%增幅,也是自1991年以來的最高增幅。

“仍然有許多(供應)緊缺,”富國銀行董事、資深經濟學家莎拉·豪斯(Sarah House)表示,“消費者和企業的财務狀況良好,他們願意為更多商品、更多服務和更多勞動力買單。”

汽車和其他耐用品的價格繼續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通脹飙升,這主要是因為疫情導緻相關供需失衡。多數經濟學家預計,随着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漸消,這種失衡将會消退。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11日在聯邦議會聽證會上表示,他對供應鍊問題今年将緩解持樂觀态度,且這有助于降低通脹。

但12月的通脹資料也将反映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初步影響,随着新冠進入第三個年頭,這一“新變量”對經濟構成了新的威脅。

加州咨詢公司Inflation Insights LLC創始人奧馬爾·謝裡夫(Omair Sharif)表示,奧密克戎對旅行、娛樂和其他線下服務的價格構成壓力。

能源價格的上漲已顯示出疲軟的迹象,12月燃油價格小幅下跌,但食品通脹仍然居高不下。

美國勞工部表示,12月的就業報告表明,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收緊,失業率從11月份的4.2%降至3.9%。12月的平均時薪同比增長4.7%,遠高于大流行前約3%的平均增幅。

“我們看到人們重新尋找他們更适合或更喜歡的工作。是以,工資增長集中在最底層的五分之一,”畢馬威首席經濟學家康斯坦斯·亨特(Constance Hunter)說,“總的來說,這對經濟有利。但這确實促使消費品價格上行壓力一直存在。”

高通脹與工資上漲的關系越來越大,因為勞動者工資更高,支出也更高,同時增加了企業成本。許多公司計劃将更高的勞動力和材料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根據行業協會——全國獨立企業聯合會(NFIB)資料,去年12月,約49%的小企業表示,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内提高産品價格。這一比例比10月和11月略有下降,但也接近自1986 年有月度記錄以來的最高份額。

且奧密克戎讓美國日新增屢次突破100萬例,美國政府大有在病毒面前“躺平”之勢。《華爾街日報》分析稱,奧密克戎惡化了勞動力短缺問題,制造業尤為頭疼。聯邦快遞(FedEx)本周表示,奧密克戎造成人員短缺和發貨延遲。

事實上,拜登政府也對高通脹問題心知肚明。1月8日,《經濟學人》刊文表示,目前美國通貨膨脹嚴重,其症結在于美聯儲放水。但如今拜登政府及民主黨人,正試圖将目前的通脹甩鍋給大企業,指責他們過于貪婪、操縱市場,并轉向反壟斷執法。文章認為,拜登政府的政策無助于有效解決目前問題。

去年年底,拜登政府開始将原因歸咎于企業過于集中導緻市場缺乏競争,并轉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對肉類業、汽油業和航運業的大企業啟動反壟斷調查,并試圖推進大企業的拆分。此舉引發了美國商界們的不安和憤怒,美國商會負責人指責拜登政府稱,過去十年裡,美國産業結合并未帶來明顯的通貨膨脹,而最近9個月的通貨膨脹顯然和企業壟斷無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