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行業EDI概覽

汽車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的行業,這意味着需要有一個強健有力的資料網絡來處理複雜的業務資料。許多知名企業如寶馬BMW、沃爾沃Volvo、大衆Volkswagen等都在使用EDI技術,助力企業完善實時生産方式(JIT)。

EDI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電子資料交換(EDI)是指交易夥伴之間以标準的電子格式進行的計算機對計算機的商業檔案交換。EDI可以幫助企業收發采購訂單、交貨計劃、訂單等業務文檔。

大多數電子商務都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幹預,但EDI從頭到尾都是完全自動化的,這将極大程度上減少企業處理業務資料的人力成本。

對汽車行業而言,制造商和供應商往往分布在全國甚至全球各地,并且需要同時與不止一個的合作夥伴傳輸業務檔案,這無疑增加了資料處理難度。如何制定統一的通信和文檔标準,進而保證供應商和制造商之間可以順利收發資料?以下詳述汽車供應鍊的結構,并且介紹如何将EDI技術應用于汽車供應鍊中。

EDI技術在汽車行業供應鍊中的角色

汽車行業具有分層供應鍊結構,一級供應商是汽車制造商或OEM,生産車輛的主要系統和子產品(接近最終産品的裝置)。這些公司通常位于汽車制造商附近,以便最好地遵守 JIT 生産方式。二級公司制造用于組裝一級子產品的元件。三級供應商,也稱為零件供應商。他們生産制造元件和子產品所需的各種原材料。

除了上遊的多級供應商之外,OEM廠商下遊的3PL需要将整車配置設定運輸給下遊經銷商。EDI技術将響應供應鍊使用者要求的不同功能,提供符合國際标準的采購訂單、電子發票等封包,確定制造商(OEM)和它的多級供應商以及經銷商之間可以毫無障礙的傳輸業務檔案。

企業無需擔心EDI技術是否能夠滿足企業全球化供應鍊的需求,EDI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已有将近五十年的曆史了,在此期間不斷改進,優化,目前為止已經形成了全球統一的傳輸協定和封包标準。知行之橋EDI系統支援AS2、OFTP/OFTP2.0、SFTP等多種EDI傳輸協定以及EDIFACT、X12、TRADACOMS等十餘種EDI标準,最大程度上滿足企業的EDI需求。

EDI優勢

EDI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傳統人工操作可能帶來的誤操作以及資料處理不及時等問題,EDI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企業提高資訊化水準:

  • 可追溯性

往來資料量大,操作流程複雜,難以追溯資訊?

您和交易夥伴之間的資料往來嚴格按照标準流程進行,無論是接收還是發送的資料均被儲存在知行EDI系統中,随時可以進行檢視、追溯。通過EDI系統,您可以及時知曉貨物的位置以及準确到達時間,并且可以根據貨物運輸進度進行調整。

  • JIT制造(實時生産方式) 内部庫存資訊不夠透明,貨運資訊無法及時掌握?

使用EDI将幫助您減少資料的漏傳、錯傳等錯誤,優化處理速度,平均交易處理時間從5天(紙質)減少到1小時以内(使用EDI)。使用者可以及時了解目前的庫存水準,并且與發貨時間緊密結合,同時也可以獲知貨物的計劃到達時間,進而提前安排接下來的生産計劃。

  • 分層供應鍊

各個層級的制造商之間如何有效溝通?

通過EDI系統,快速區分整理來自各個制造商的業務資料,業務流程清晰明了。

  • ASN(提前發貨通知)

将EDI 內建到供應商和制造商的内部管理系統中,資料被翻譯成公司軟體程式所需的格式;無需人工幹預即可建立、發送、記錄和存儲EDI封包。企業收到的ASN封包被EDI系統快速處理并上傳到企業的倉庫管理系統(WMS)。交易夥伴之間通過收發提前發貨通知(ASN),可以提高運輸效率,正确安排工作時間表,并且監控貨物在途情況。

汽車行業需要 ASN 來驗證供應商發送的商品是否與業務合作夥伴的采購訂單相符。如有異議,通過EDI系統盡快通知客戶,并及時糾正。

  • 減少退款(當未按時收到 ASN 或産品未在其 JIT 傳遞視窗中到達時,制造商會發出退款 )

汽車行業典型案例

知行軟體具有豐富的汽車行業EDI項目實施經驗,可以快速對接沃爾沃、特斯拉、上汽大衆等企業。以下是知行軟體成功實施的幾個典型案例:

沃爾沃Volvo EDI

特斯拉Tesla

上汽大衆

保時捷Porsche

寶馬BMW

捷豹路虎 JLR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汽車行業中常用的EDI傳輸協定為AS2和OFTP/OFTP2.0,封包标準主要有EDIFACT、X12以及VDA。涉及到的業務類型主要包括交貨計劃、發貨通知、收貨通知、訂單、發票等。

部分企業的EDI項目中需要處理标簽,知行EDI系統可以幫助使用者生成嚴格符合交易夥伴标準的Label。以特斯拉為例,出貨标簽主要分為四種:Content Label、6J Label、5J Label、1J Label,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業務場景。

了解更多EDI資訊,歡迎評論或私信。

汽車行業EDI概覽

注:文案部分圖檔及内容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您聯系我們進行删除,給您帶來困擾,我們深感抱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