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評測師筆記(二)—— 軟體工程

前言

軟體評測師是中級中國計算機技術職業資格網(軟考)證書,此博文是圍繞【軟體工程】相關常考點

設計模式

UML支援13種圖,可分為兩大類

結構圖:類圖、組合結構圖、構件圖、部署圖、對象圖、包圖

行為圖:活動圖、互動圖(順序圖、通信圖、互動概覽圖、時序圖)、用例圖、狀态圖

主要作用:

  • 資料流圖-功能模組化
  • 實體聯系圖-資料模組化
  • 狀态遷移圖-行為模組化

開發模型

V模型:包括低層測試又包括了高層測試,低層測試是為了確定源代碼的正确性,高層測試是為了使整個系統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H模型:強調的是測試準備與測試實施的分離,而不是緊密結合

瀑布模型:以文檔為驅動,适合于軟體需求明确的軟體項目模型

原型模型:需求不明确情況下,快速開發出一個原型

噴泉模型:以對象為驅動,适合面向對象的開發方法

螺旋模型:項目失敗風險較低,預知開發的風險

關系代數

常見的關系運算:并、差、交、選擇、投影、連接配接

資料的表示

采用8位整數,資料的表示範圍

原碼:-127~+127

反碼:-127~+127

補碼:-128~+127

詳細設計的基本任務

  1. 資料庫實體設計
  2. 子產品算法
  3. 資料結構設計
  4. 其他設計

軟體維護階段

  1. 正确性維護:改正在開發階段發現的錯誤
  2. 适應性維護:使軟體适應資訊技術變化和管理需求變化而進行的修改
  3. 完善性維護:是為了擴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進行的修改
  4. 預防性維護:為了适應未來的軟硬體環境的變化

維護行為

  1. 改正性維護:診斷和改正這些隐蔽錯誤而修改軟體
  2. 适應性維護:适用變化了環境而修改軟體
  3. 完善性維護:擴充或完善原有軟體功能或性能而修改軟體
  4. 預防性維護:為了提高軟體的可維護性和可靠性,增強可讀性,而修改軟體你

用例圖

作用:可用來對功能需求模組化

注意:泛化就是繼承

軟體評測師筆記(二)—— 軟體工程
軟體評測師筆記(二)—— 軟體工程
軟體評測師筆記(二)—— 軟體工程

極限程式設計XP

  1. 四個部分組成
  2. 四個價值觀
  3. 五大原則

耦合

非直接耦合:兩個子產品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它們的聯系完全是通過主子產品的控制和調用來實作的。

資料耦合:兩個子產品彼此間通過資料參數交換資訊。

标記耦合:一組子產品通過參數表傳遞記錄資訊,這個記錄是某一個資料結構的子結構,而不是簡單變量。

控制耦合:兩個子產品彼此間傳遞的資訊中有控制資訊。

外部耦合:一組子產品都通路同一全局簡單變量而不是同一全局資料結構,而且不是通過參數表傳遞該全局變量的資訊

公共耦合:兩個子產品之間通過一個公共的資料區域傳遞資訊。

内容耦合:一個子產品需要涉及到另一個子產品的内部資訊。

内聚(強->弱)

巧合聚合:子產品完成的動作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或者僅僅是一種非常松散的關系。

邏輯聚合:子產品内部的各個組成在邏輯上具有相似的處理動作,但功能用途上彼此無關。

時間聚合:子產品内部的各個組成部分所包含的處理動作必須在同一時間内執行。

過程聚合:按特定的次序執行。

通信聚合:子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所完成的動作都使用了同一個資料或産生同一輸出資料。

順序聚合:子產品内部的各個部分,前一部分處理動作的最後輸出是後一部分處理動作的輸入。

功能聚合:子產品内部各個部分全部屬于一個整體,并執行同一功能,且各部分對實作該功能都比不可少

軟體設計

包括概要設計、詳細設計

概要設計

  1. 體系結構設計
  2. 子產品劃分
  3. 資料結構、資料庫設計
  4. 編寫設計文檔、評審

知識點

松弛時間:關鍵路徑-所在路徑的長度

結構化開發方法:自頂向下、功能的分解抽象、面向資料流、适合資料處理領域的問題,不适合解決大規模複雜項目,難以适應需求的變化

結構化分析的輸出包括:資料流圖、資料字典、加工邏輯

資料字典:為資料流圖中的每個資料流、檔案、加工,以及組成資料流或檔案的資料項做說明

資料字典包含:資料流、資料項、資料存儲、資料加工

加工:描述了輸入資料流到輸出資料流之間的變換

資料流圖:用于行為模組化,包含了加工,不能表示實體之間的關系和清晰地表達加工的處理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