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卷《任溶溶譯文集》見證百歲老人譯海生涯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本報訊(記者 許旸)全20卷、總字數近千萬字的《任溶溶譯文集》昨天舉辦出版座談會。這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翻譯家任溶溶譯著最大規模的一次彙集,書中優秀作品滋養了無數兒童的生活,也見證了滬上這位近百歲老人的譯海生涯。

翻開文集,仿佛推開一座瑰麗文學宮殿的大門,所選篇目皆為任溶溶翻譯代表作,涵蓋全球近40位作家的80餘部經典作品,是其多年翻譯成就和文學風格的集中展現,有較強的時代性與紀念性。該文集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填補了國内相關領域空白。

任溶溶1923年5月出生于上海,他通曉多國語言文字,翻譯了大量英、俄、日等多語種兒童文學作品。1942年,任溶溶發表第一部翻譯作品——烏克蘭作家台斯尼亞克的《穿過狄士郡的軍隊》。1946年,他翻譯的第一個兒童文學作品《黏土做的炸肉片》在上海出版。此後,他陸續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夏洛的網》《柳林風聲》《長襪子皮皮》《木偶奇遇記》《小飛俠彼得·潘》等經典在幾代讀者中廣為流傳。

“我翻譯許多國家的兒童文學作品,隻希望我國小朋友能讀到世界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隻希望我國小朋友能和世界小朋友一道得到快樂,享受好的藝術作品。”任溶溶曾如是說。他關注孩子的成長,為了打造五彩斑斓的文學世界,筆耕不辍,将自己對兒童的熱愛了解融入翻譯中,其譯文通俗易讀,親切幽默,富有感染力,恰如其分做到了“緊貼兒童的心”“讓娃娃們覺得快活”。任溶溶的原創作品《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等同樣深受好評。

上海翻譯家協會會長、複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魏育青透露,任老有個觀點——“好的翻譯者,外文要好中文也要好。翻譯中要捕捉目标群體的訴求”。“堅持兒童本位,一直有顆童心,這是非常寶貴的,‘我總想讓他們看得開心’雖是一句簡樸的話,卻也是任老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魏育青說。

作家張弘曾多次探望任溶溶,老人雖戴着呼吸機面罩,但還時不時提筆寫上幾句。“這真是奇迹,任老這種對于生活的愛,對文學的愛,對事業的愛,種下了愛的‘因’,回報的是到100歲還能寫作的‘果’。”

作家趙麗宏用“純粹”“堅持”形容他心目中的任溶溶:“他這一輩子做開心的事情,一輩子為孩子們寫詩,為孩子們翻譯。”

“任溶溶先生的兒童文學翻譯打通了東西方中外兒童文學交流的偉大橋梁,影響了一代代小讀者,也對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産生了深刻影響。”學者方衛平說。

《任溶溶譯文集》根據翻譯分期及語種跨越等特點,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七卷,按照譯作體裁分卷,各卷收錄作品以作家生年為序,同一作家以作品發表時間為序;第二部分共十三卷,按照可獨立成卷的重要作家分卷,各卷以作家生年為序,同一作家以作品發表時間為序。

來源:文彙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