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明沒有能力,為何光緒不等到慈禧死後掌權呢?

光緒是被慈禧扶上位的,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他本來會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王爺,在同治皇帝死後,慈禧為了繼續掌握大權,找了這麼一個親戚,在她看來,一個自己家親戚的小孩子,既容易掌控,又對她很忠心。

光緒登基的時候才四歲,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倒也用不着他什麼,他需要做的隻是等着長大,慢慢的學習罷了。

如果說一個小孩子尚不能親政,對這個世界還是懵懵懂懂的,那麼随着年紀的長大,光緒親政是順理成章的。

明明沒有能力,為何光緒不等到慈禧死後掌權呢?

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正月,他開始親政了。但是這個親政并非完整意義上的親政,慈禧為了控制光緒,想了很多辦法。

首先,他給光緒選了一位她理想中的皇後,那就是她的内侄女都統桂祥女葉赫那拉氏,這麼一來,慈禧與光緒更加深了聯系。

其次,慈禧在文武官員的安排任命上多用對其效忠之人,這就讓光緒很尴尬了,他每天上朝無時無刻不在面對着這些人。

明明沒有能力,為何光緒不等到慈禧死後掌權呢?

最後,為了更好的控制光緒甚至要求他每天都要給自己請安。顯然,慈禧太後為光緒帝親政設定了重重路障。

但不管怎麼樣,作為一個年輕的皇帝,他總還要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負。那麼想要有權力的皇帝和不放權的太後就會成為一段不可調和的沖突體。

可是,光緒是沒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他畢竟這麼多年來已經習慣了慈禧的控制,說實在的,他也麼有為自己的親政做出什麼安排和準備。

明明沒有能力,為何光緒不等到慈禧死後掌權呢?

這一點是他個人能力所導緻的。要說小皇帝登基這樣的事屢見不鮮,最終能夠取得大權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清朝的順治、康熙等等都是少年登基。

但也都獲得了親政,當然了,這裡面的因素有很多,不過從康熙智鬥鳌拜可以看出,他是有這個信心和能力的,顯然光緒并不是這樣的人。

雖然沒有能力,但光緒也不會坐以待斃。雖然我們常說光緒沒有慈禧年紀大,等到慈禧死後,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明明沒有能力,為何光緒不等到慈禧死後掌權呢?

但萬一這中間發生什麼意外情況呢?萬一光緒被廢了呢?萬一他早死呢?是以讓光緒就這樣熬到慈禧死顯然是不可能的。

甲午戰争失敗對于光緒來說是個機會。他利用康有為上書,決定利用自己手裡的那麼一丁點權力變法。光緒之是以同意變法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大清的失敗讓他心裡難受,畢竟他是第一責任人,另一方面他希望借此機會真正的親政。可惜,最後他還是失敗了,而這也成為了他唯一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