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1942年3月,國民政府河南省行政督察專員韋孝儒在洛陽被秘密殺害,此案轟動一時,河南省黨部和教育界人士群情激憤,上街遊行要求嚴懲兇手。

軍統河南站負責人嶽燭遠立即展開調查,經過幾天偵查,兇手竟是趙理君,那可是戴笠手下的得力幹将。

面對同為軍統的嶽燭遠,趙理君不以為然,不過殺了一個人而已,何必大驚小怪,這麼些年,他手上的人命可數不清了。

但他并不知道,當時軍統中統鬥争愈演愈烈,軍統老大戴笠更是明着跟中統對着幹,中統掌門徐恩曾以及陳立夫、陳果夫兄弟早已積怨已久,如今,他捅了簍子,中統方面必然會大做文章,借機重創戴笠勢力。

作為戴笠的心腹愛将,趙理君自恃有人作保,性命無憂,在法庭之上更是直言無忌,面對法官的詢問,趙理君一臉不屑,滿臉橫肉抖動嚣張無比。

“老子殺的人多了,如今也夠本了,不過就憑你們,不知道殺不殺的了我。“

法官也懶于口舌,隻是不慌不慢的掏出一份檔案,高聲宣布:“趙理君,你聽好,奉蔣總統手谕,今日将你就地正法。“

未待趙理君多言,槍聲響起,趙理君應聲倒地,這位作惡多端的軍統頭号殺手,就此離世。

他或許至死也不明白,為何蔣介石非要他的命?戴笠又為何沒能保住他的性命?他也不明白,當初為了追求權欲和私利投靠軍統,如今為何卻落下如此凄涼的下場?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1905年,趙理君出生在四川浦江縣,中學畢業後到家鄉做了一名國小老師,可趙理君自小便有幹出一番大事業的志氣,他并不滿足于做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

二十來歲,趙理君終于下定決心,南下廣州,并順利考入黃埔軍校,以期奔得一個大好前程。

在黃埔軍校就讀期間,趙理君深受革命者的激勵和影響,開始從事革命工作。

1927年,趙理君從黃埔軍校畢業,參與了廣州起義,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實實在在的“幹革命”,但事與願違,起義很快失敗,他不得已,回到家鄉繼續當老師。

1930年,銅梁地區的土橋暴動如火如荼,趙理君身在其列,但他的第二次“幹革命”也很快失敗,趙理君萬念俱灰,參加革命的熱情仿佛被澆了一盆冷水。

他太想要功成名就,太想要光宗耀祖了,他對權利的渴望日漸強烈。

正巧這時,趙理君的師兄戴笠已經得到蔣介石的重用,開始從事情報活動,戴笠在蔣介石的支援下成立國民黨第一個特務組織調查通訊小組,正在招兵買馬期間,趙理君找到了戴笠,隻要有實權,便甘願俯身做牛馬。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戴笠自有一雙慧眼,人有所求,才會盡全力,他對這個小師弟頗為倚重。他把趙理君送進洪公祠特訓班,那是他一手創辦的特訓班,專門訓練特務和殺手。

從特訓班結業後,戴笠将趙理君留在上海,從事特務工作。

1933年,趙理君進入複興社(軍統前身)特務處,幹下不少見不得人的刺殺勾當,罪惡的血色人生也從此正式啟程。

趙理君的第一個刺殺對象,是民權大同盟上司人楊杏佛。

1933年,經過九一八和一二八事變的動蕩後,楊杏佛赴華北呼籲全國統一抗日戰線,蔣介石對此十分惱火,幾次三番派人恐吓,但楊杏佛并不吃那一套,不予理睬,終于徹底惹怒蔣介石,被下了暗殺令。

1933年6月,由戴笠親自挂帥,趙理君作為行動負責人,一場針對楊杏佛的暗殺正式展開,在趙理君的策劃下,楊杏佛在離家上車之時,在自家門前被槍殺,當場死亡。

參加這次行動的特務共計六人,在行動結束時,法租界警笛狂鳴,有一名特務慌亂之下,慌不擇路,沒能及時趕到撤離點,趙理君見狀二話不說,在撤離的車上,對着遠遠跑過來的同僚開了幾槍......

經過這一次,趙理君的殺手特質充分展現,他冷靜而從容、無情又缜密,戴笠對他更是更加看重,差不多的暗殺任務都交給他,幾乎不會失手。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1934年,趙理君接到新的任務,對象是史量才。

史量才何許人也,《申報》總經理,赫赫有名的報業巨頭,掌握着輿論釋出的關口,上海灘舉足輕重的一号人物。

這樣的人,蔣介石本來不敢輕舉妄動,但多年以來,史量才多次刊登譴責蔣的文章,兩人結下了諸多梁子,對于這個心腹大患,蔣介石終于還是下定了決心。

能當此重任的自然還是戴笠,而戴笠,自然又把任務交給了趙理君。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一家從杭州傳回上海,一家人擠在一輛美國進口的防彈汽車内,汽車駛進滬杭公路博愛鎮地段,一場意外突如其來。

那裡是趙理君精心安排的埋伏圈,路上橫卧着一台車,幾名特務佯裝修車工,當史量才的車因為道路被封停車時,幾名特務同時發難,掏槍射擊車輪和車窗,史量才一家慌亂之下棄車而逃,而終究沒有逃過特務的槍口。

當天,報業巨子史量才命喪街頭,終年54歲。

史量才遇害,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震驚和憤怒,蔣介石顯然沒有想到會引起如此大的影響,他一面懸賞1萬元緝拿兇手,一邊又暗地裡拿出5000元獎勵給行動組。

又是一場漂亮的暗殺。趙理君出色的表現得到軍統内的一緻好評,從此成為戴笠手下的一名心腹幹将,被稱為軍統頂尖的殺手,名列軍統四大殺手之一,更有人戲稱他是“追命太歲”。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1938年9月,軍統剛成立不久,戴笠也剛剛上任副局長,大權在握,身為戴笠心腹的趙理君更得重用,這一年,他接到了一個重大的任務,刺殺國民黨元老唐紹儀。

唐紹儀何許人也?國民黨元老,孫中山先生的同鄉。

1937年,上海淪陷之後,唐紹儀仍留在上海,因其在中國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是以日本方面對唐紹儀非常重視。到了1938年,日本人看出無法用武力征服,便改變政策,大力采取“南唐北吳”計劃,大力謀求起用唐紹儀和吳佩孚,欲達到以華制華、盡早結束戰争的目的。

唐紹儀一旦被拉下水,後果将不堪設想。

當戴笠将此情況彙報給蔣介石,蔣介石訓示,除掉唐紹儀。

這是軍統成立後,蔣介石交代的第一個重大任務,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趙理君接到任務後,不敢怠慢,迅速展開行動。

多年的洗禮,早已讓趙理君變成一個忠于戴笠的劊子手,人命和鮮血,他早已麻木,他并不關心對象的身份和地位,隻要上級有令,便會不惜一切代價誅之。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但唐紹儀畢竟是一号大人物,想要順利刺殺,還需從長計議。

趙理君開始認真研究唐紹儀的社會關系和生活規律,這個76歲的老頭并不愛四處走動,也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唯獨對古董古玩十分喜愛,他經常驅車去古玩店收購古董。

很快,趙理君心中有了計策。他佯裝成一個古玩商,以奇珍異寶引誘之,在近身之時實施刺殺,倘若動作幹練迅速,至少有九成把握。

為了扮好一名古玩商,趙理君特地找人補習了幾天的古玩知識,并自己借錢購買了一對宋代古瓶。

這一天,趙理君身穿長衫,戴着黑框眼鏡,拿着一隻古瓶,獨自前往環龍路唐公館拜訪唐紹儀。

唐紹儀聽說有宋時的古瓶,頓時來了興趣,立馬接見了唐紹儀。畢竟讀過些書,又曾經當過老師,趙理君嘴上的功夫并不差,一頓猛吹之後,唐紹儀對古瓶的興趣更加濃烈,當即以12萬法币的價格買下了瓶子。

趙理君見狀,又透露該古瓶本是一對,湊夠了才算是絕頂寶貝,唐紹儀自然有些迫不及待了,讓他第二天就帶另一隻瓶子過來。

趙理君果然夠聰明,他第一次來摸清了唐公館的情況,内部構造,警衛數量,就連有幾個傭人,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他回到住所後,苦思冥想,怎麼在不驚動警衛的情況下,将唐紹儀殺害,并且還能全身而退呢?

思前想後,趙理君在瓶裡藏了一柄塗了劇毒的短斧。

第二天下午,趙理君如約來到唐公館,警衛人員照例搜身,卻唯獨因為怕碰壞唐老的心愛之物,而疏忽了古瓶。

趙理君進屋後,唐紹儀戴上眼鏡,準備欣賞另一隻瓶子,趙理君一邊打開箱子,一邊說:“好熱啊,真是口渴,不知府上是否有冰水?“

唐紹儀吩咐傭人去拿冰塊,傭人離開後,趙理君迅速從瓶中拿出斧子,然後猛地朝唐紹儀腦袋砍去,事發突然,精準要害,唐紹儀來不及吭聲,當場身亡。

趙理君得手之後,淡定而從容的将古瓶放回箱子,然後離開會客室,并将房門關好,警衛并沒有發現異常,趙理君以再去拿幾個寶貝為由,大搖大擺離開唐公館。

等到傭人發現唐紹儀的屍體時,趙理君早已逃之夭夭,不見人影。

趙理君在戒備森嚴的唐公館殺死唐紹儀并大搖大擺離開,這使得趙理君更加名聲大噪,越來越受到戴笠的信任。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背靠戴笠這座“大山”,趙理君愈加跋扈無度。

1941年,閻錫山與蔣介石不和,蔣介石下令封鎖晉南到河南洛陽的通道,戴笠以防止進步人士和青年學生渡黃河到晉南轉進延安為借口,保舉趙理君為第一戰區少将編練專員兼洛陽專區行政督察專員,嚴密控制從洛陽到山西的黃河渡口。

趙理君拿着雞毛當令箭,在黃河渡口,以檢查為由,肆無忌憚胡作非為,敲詐勒索,燒傷搶掠,無惡不作,稍有不順意者,輕則打罵,重則殺害棄屍黃河,其中,有不少中統特務。

也正因為此,趙理君得罪了中統,徐恩曾,二陳礙于戴笠的情面,隻好忍受他的暴行,隻能暗中搜集證據,就等有朝一日,一舉置他于死地。

而趙理君,顯然不知道收斂。1941年底,趙理君居然示意手下公然用軍火與土匪換毒品,如此行徑,可以說是在作死了,事情敗露後,被韋孝儒的軍隊查獲,也正因為此,趙理君才懷恨在心,于是有了後來,暗殺韋孝儒的事件。

1942年3月15日,趙理君一意孤行,為了報私仇,安排手下對韋孝儒展開了刺殺行動。

當日,韋孝儒往洛陽出席河南省政府召集的省政會議,他與洛陽複旦中學校長郭兆曙是朋友,就住在複旦中學校内。身為中統特務的韋孝儒也知道洛陽一帶是趙理君軍統的勢力範圍,是以一直小心謹慎,不想還是被曹銀屏洞悉到他的活動情況,接着趙理君便下了剿滅韋孝儒的指令。

夜來得很早,趙理君、曹銀屏等準備就緒。趙理君端起一大碗烈酒,對曹銀屏等人說道,“我在這裡等你們的好消息。軍統揚眉吐氣全在此舉!”

這十餘人皆是趙理君的死黨,仰脖喝幹了酒,曹銀屏道:“大哥,韋孝儒一定活不到11 點。”

正八點鐘,在曹銀屏的帶領下小分隊向複旦中學摸去,趙理君則抽了幾口大煙摟着女人睡覺了。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曹銀屏跟着趙理君早已幹慣了殺人放火的勾當,毫不費力地進了複旦中學,由于先前早有偵察,知道韋孝儒居所,是以到了居所,推窗直入。

韋孝儒并未熟睡,發覺有人進屋,心知不好,大喊救命,曹銀屏用槍把打昏正欲帶人撤退,外面聞聲已趕來了五個人。兩名韋氏随從,及校長郭兆曙、教務主任南西光、教員丁次镛,這幾人都未熟睡,聽到救命之聲便趕了過來。

曹銀屏一見之下,急令特務們上前齊皆拿下,他恐怕事機敗露,傳出去對軍統不利。一番格鬥,郭兆曙五人終是不敵,連同韋孝儒共六人一并被架向洛陽機場南端。

這裡有口枯井,曹銀屏将每人脖子上綁上大石頭,一一推入枯井之中,又用石頭和土把井埋上,“韋孝儒,你就在這枯井做王八吧!”

曹銀屏一行駕上車傳回特務本部,趙理君還未睡覺,聽罷曹銀屏的彙報,道:“幹得好!看誰以後還敢跟咱對着幹!”

翌日,河南省府開會不見韋孝儒到場,得知韋住在洛陽複旦中學,派人查找,不僅不見了韋教儒及随從,學校校長等三人也一齊失蹤。省府急了眼,即令洛陽專員李杏村及各督察機關四出查訪,結果韋氏等六人杳如黃鶴,蹤影全無。

國民黨第一占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得到河南省府的呈報,也感到奇怪,六個人憑空消失,這中間定會有文章。于是急忙召集軍統河南站負責人兼河南省政府調查統計室主任嶽燭遠、省保安司令部諜報股長王鴻駿、協助第一戰區長官工作的軍委會西安辦公廳少将參議艾經武以及趙理君等人開會,限令十天内弄個水落石出,活着要找到人,死了要見屍首。

讓賊去捉賊,賊能捉住嗎?趙理君看了看自己的一雙大手,心中暗笑。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但趙理君沒有想到,他殺了無數人,這一次盡為他自己招來禍端。

戴笠有心保他,但也回天乏術,除了是韋孝儒被殺案的真兇,中統方面還拿出了他是日本特務的“确鑿證據“,價值觀韋孝儒被殺後引起衆多人士群情激憤,多方壓力之下,趙理君必死無疑。

而戴笠,盡管舍不得這個得力部下,但也為了順從蔣介石的意願,呈請蔣介石将趙理君正法。唐縱在日記中寫道:“初諾趙理君不緻置于死,現又呈請趙理君該死,嘻嘻。“

趙理君将命交給了戴笠,一生幹盡苟且事,到最後一刻,卻淪為一個棄子。

當然,所謂惡有惡報,這也是他應得的報應。

-end-

惡有惡報,“追命太歲”趙理君的血色人生!

執子末,90後野生撰稿人

全網平台:沐陽說

不知名簽約作者,自媒體小白

有溫度,有深度,不辜負每一個有心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