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民國的悍将的确不少,原先搜史君就講過胡宗南、黃傑、孫立人等,今天要講的這位就是人稱“飄忽将軍”的湯恩伯,湯恩伯是一個極具争議的人,抗日戰争時期隻要一提到湯恩伯,日本人就十分頭疼,他曾經在南口與日軍作戰,重創數萬日軍所帶領的部隊是蔣介石的精英部隊。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湯恩伯原名克勤,從小就立志當一名大将軍,1920年湯克勤進入廣州閩浙軍武講堂學習,1922年考進了日本東京明治大學在當時湯恩伯可以說是已經是個“高材生”了,可是湯恩伯志在從軍,想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是當時按照日本方面規定隻有國内軍方舉薦才能就讀“日本陸軍軍官學校”,于是湯恩伯就回國請求孫傳芳,夏孫的舉薦,可是都被一一拒絕,但是他并沒有放棄他找到浙軍第一師師長陳儀,請求陳儀舉薦自己,于是順利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并且順利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八期步科畢業。

搜史君認為陳儀就是湯恩伯的貴人,如果沒有陳儀的舉薦湯恩伯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出頭之日,正是因為陳儀的舉薦他才能進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後來才能進入北伐軍一步步實作自己的夢想。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為何今天搜史君要說湯恩伯是“悍将”呢?那就接着往下看。

抗日戰争時期,湯恩伯一戰于南口、二戰于台兒莊,這兩戰讓他成為了抗日名将,他的飄忽戰術,令日本人膽寒,是以他也成為日軍重點關注的對象,抗戰後期他盤踞中原,成為蔣介石三大軍事集團之一,獲得 “中原王”的頭銜。

湯恩伯帶領的第十三軍的裝備是清一色的德式裝備,七七事變後日軍的兵力不斷擴大兵力,當時日軍準備開戰全面戰争狀态。決定從日本國内增兵到華北,發動華北會戰,把戰線進一步擴大到石家莊滄州一線,迅速對中國軍隊進行打擊。日本華北駐屯軍制定的作戰方案是将主戰場放在河北省北部的平漢線沿線,等國内的援軍到達後,在保定、滄州一線和中國軍隊決戰。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蔣介石也想到了日軍會走到這一步,要保證中國軍隊能從山西側擊日軍,就必須保證平綏路在自己手裡,平綏路可以直接決定南口是否能否守住。

蔣介石給湯恩伯就下了指令保衛南口,以十天為界限。

湯恩伯是第十三軍的是蔣的精銳,将湯恩伯派上去讓很多人都覺得這次是開始認真了,湯恩伯的第十三軍駐守南口後和日軍的精銳部隊第五師團,師團長是陸軍中将闆垣征四郎,南口之戰正式打響的時候,日軍的裝備可是比湯恩伯的部隊裝備好多了,日本在飛機大炮坦克車的掩護下,對着湯恩伯一次次發起進攻。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當時的實力對比,日軍比湯部強多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堅持了十八天雖說沒有保住也算是重創了日軍,這一戰後也看出了湯恩伯的實力。

1938年一月,日軍闆垣征四郎第五師團又從青島登陸,煙膠濟線西進,逼近臨沂和矶谷廉介師團呼應,想要會師台兒莊,蔣當即就将在河南集訓的湯恩伯馳援台兒莊,後來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回憶說:“隻要湯部可以迅速南下,從背後合圍敵軍,就可以一舉殲滅。”是以台兒莊是否能守住,就看湯恩伯是否能及時出現在敵軍後方,對敵人包圍後消滅。台兒莊戰役打的十分吃力,如果湯恩伯再來晚一點就很難預估後果了。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湯恩伯及時出現在敵後,給日軍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投鼠忌器不敢全力進攻台兒莊,最後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日軍傷亡兩萬人以上,坦克損毀三十多輛,不過後來很多人都把功勞記在了孫連仲身上,很少有人提及湯恩伯的馳援之功。

湯恩伯在對日作戰的時候可謂是讓日軍十分忌憚,但是在抗日戰争結束後和我軍作戰時确實十分糟糕了對于這位“民國悍将”你有何看法呢?

民國反差最大的悍将,日軍對上他吃了大虧,對上我軍卻毫無戰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