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我先将藝術做一個分類。我一直以來強調一個觀點,工業革命之前屬于農業文明時代,工業革命之後屬于工業文明時代。

從藝術角度來講,也可以劃分為兩個時代:啟蒙運動和工業革命之後的審美和藝術統稱現代主義,現代主義是工業文明時代的一種審美。工業革命之前的審美和藝術統稱古典主義。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以前我說了現代主義的核心是技術、理性、科學、精英,強調宏大叙事、理性、原創、創造,講究功能主義、實用主義、形式主義,追求前衛先鋒。這主要和工業文明有關,工業、科學、理性。

古典主義的核心是等級、神權、皇權,宗教的、貴族的、神聖的、神秘的、奢華的、宏大的,強調禁欲、神性、威嚴、莊嚴、高不可攀、不可亵渎、炫耀性等等。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現代藝術流派衆多,包括先鋒派、印象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裝置藝術、波普藝術、極簡主義以及後現代主義。同樣,古典主義也有很多流派,主要有拜占庭藝術、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義。

審美需求和藝術風格會在當時的建築、雕刻、繪畫、音樂、戲劇、文學、詩歌等各個藝術領域全面反映。

我還是跟以前一樣,先下一個結論:從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藝術,再到洛可可藝術,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與衰敗。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拜占庭藝術主要流行于5世紀到15世紀,巴洛克藝術産生于16世紀、流行于17世紀,洛可可藝術18世紀開始流行。拜占庭藝術代表古典藝術成熟時代,巴洛克藝術标志着古典藝術開始走向沒落,洛可可藝術則意味着古典藝術徹底沒落。

拜占庭藝術代表着舊貴族的輝煌時代,巴洛克藝術的出現意味着舊貴族開始走向衰敗,而洛可可藝術是舊貴族最後的餘輝。之後工業文明到來,大航海時代、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相繼開始,人類千年命運轉折開始,資本主義時代,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曆程開始,新富裕資産階級崛起。屬于新時代的藝術則是現代主義。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拜占庭藝術充滿了宏大、禁欲、神聖性,即便到巴洛克藝術也還有大氣磅礴和氣勢雄偉,當然也開始變得充滿張力,講究強烈奔放、富麗堂皇、豪華氣派和宮廷享樂,到洛可可藝術完全是炫耀、刻意、奢華、享樂。

從審美興趣就可以看出舊貴族的衰敗已經勢不可擋,最後隻剩下了炫耀性的貴族生活,紙醉金迷、夜夜笙歌、縱情于肉欲的貪歡之中。

拜占庭藝術

拜占庭藝術伴随着拜占庭帝國的建議和基督教的确定而誕生的,它是宮廷元素與基督教意識形态的結合,也是古希臘藝術和羅馬藝術與基督教意識形态的結合。拜占庭藝術是帶有明顯宗教意識形态的藝術。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拜占庭藝術在建築領域的代表是聖索菲亞大教堂,繪畫領域的代表是《查士丁尼皇帝與侍從》。

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整體上結合了拜占庭集中式的構圖原則和西羅馬巴西利卡式的柱外飛梁相結合的設計方式,整個平面呈長方形立體結構,四個墩柱矗而圍成的穹頂群氣勢磅礴,中央穹頂高聳突出仿佛大地與神靈的連接配接通道。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聖索菲亞大教堂無論是建築目的還是使用功能都無一不滲透着皇權與宗教意識形态的合一。

《查士丁尼皇帝與侍從》

《查士丁尼皇帝與侍從》主要描繪的是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從參加獻祭活動的場景。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整個畫面一片嚴謹肅穆的氣氛,皇帝身穿紫袍是皇家特有的皇族服飾、頭戴皇冠并有光圈籠罩在頭部,象征着與耶稣共通的神性。單一的面孔、僵直的身體,對人物進行摒棄個性的模式化描述隐隐透露出皇權統治下的秩序性。整個畫作充滿張力,象征了皇權統治下的金碧輝煌。總體上展現的是皇權與神性的統一。

拜占庭帝國将基督教作為國教,是它走向繁榮的基礎,基督教作為拜占庭帝國的官方意識形态,凝聚了人心,使得帝國走向繁榮。與此同時,宗教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政治到經濟再到文化,無不展現着宗教性。尤其是藝術審美領域,完全是宗教化的。

皇權、神權,皇帝、宗教領袖以及圍繞皇帝身邊和宗教領域身邊的人都是舊貴族,他們把持着藝術領域,他們的審美原則就是當時社會的審美。這種藝術,這種審美是貴族的、宗教的、神聖的。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不過随着拜占庭帝國成為曆史,中世紀黑暗,大航海時代開啟,舊貴族不斷走向衰落,而代表他們的藝術、審美——拜占庭藝術也走向了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

巴洛克藝術誕生于16世紀末期的意大利,興盛時期于17世紀的初期。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巴洛克風格最早出現在羅馬耶稣會教堂建築,是教會做的建築改革,而後被法國宮廷發展到極緻。其主要成就反映在教堂和宮殿的建築和裝飾上,具有氣勢雄偉、生機勃勃、強烈奔放的特征。色彩運用大膽奔放,意境上富于想象力,充滿浪漫主義和神秘的色彩。

巴洛克藝術是歐洲大航海時代和啟蒙運動時代興起的藝術,此時新富裕資産階級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地理大發現為他們積累了豐厚的财富,啟蒙運動為他們奠定了思想基礎,這些都為接下來的時代——工業革命奠定了物質和思想基礎。日漸壯大的他們對舊貴族感到越來越不滿。但此時舊貴族依然牢牢控制着意識形态,包括審美和藝術。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不過舊貴族也似乎感覺到了某種力量在崛起,這是一種他們無法控制的力量。恐懼的他們不得不被動引入新的思想和潮流,開始突破樊籬,打破條條框框,超越古典藝術一直傳承下來的以和諧與理性為準則的古典藝術。這就是巴洛克藝術。

是以說巴洛克藝術的誕生已經意味着舊貴族以及他們控制的意識形态出現了衰落的迹象。藝術是對時代最敏感的感覺,藝術家天生就是敏感家。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建築領域,貝爾尼尼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廣場是巴洛克藝術的經典,而法國凡爾賽宮是巴洛克藝術的巅峰之作。

繪畫領域,佛蘭德斯畫派以及核心人物彼得·保羅·魯本斯代表了巴洛克藝術在繪畫領域的突出成就。

佛蘭德斯畫派和魯本斯

佛蘭德斯畫派是巴洛克藝術輝煌的代表,而魯本斯則代表着佛蘭德斯畫派的巅峰時刻。魯本斯出生于德國。幼年時因為家境貧寒,當過宮廷侍童。他在語言方面有天賦,掌握了7國語言。1598年,魯本斯成為獨立畫家。之後,他以畫家的身份登上了曆史舞台。他的代表作有《搶奪呂希波斯的女兒們》《上下十字架》等。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搶奪呂希波斯的女兒們》

這幅作品取材于希臘神話:宙斯的兩個孿生兒子愛上了呂希波斯國王的兩個孿生女兒,乘她們外出遊玩時劫奪為妻。整個畫面充滿熱情、運動和生命力。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巴洛克藝術是奔放的、華麗的,但也是奢華和享樂的。随着舊貴族越來越腐敗,越來越衰敗,比巴洛克更奢華和享樂的洛可可藝術也就出現了。

洛可可藝術

“洛可可”一詞源于法國,指貝殼或小石頭制成的裝飾物,洛可可藝術是流行于18世紀歐洲的裝飾紋樣。這種審美的特點是纖細、輕巧、華麗、繁缛、豔麗浮華、浮誇。洛可可藝術完全是統治階級舊貴族們奢靡生活、腐敗的表現,纖細陰柔代表着舊貴族的頹勢。“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拜占庭藝術到巴洛克、洛可可藝術的演變,本質是封建舊貴族的沒落

洛可可藝術在建築領域的代表是法國的皮埃爾·勒波特爾,他被稱為“洛可可之父”。

當藝術和審美走向奢靡和單純追求玩味的的時候意味着一個時代結束,新的時代來臨。舊貴族沒落,新富裕資産階級崛起,天下大勢、勢不可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