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作者:乙說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圓明園

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在鹹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劫并焚燒後,清政府不得不與英、法兩國分别簽定《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

這兩份和條約是在《天津條約》的基礎上續簽的,是以又稱為“續增條約”。其主要内容為清廷對外增設通商口岸(有點像自貿區)、增加賠款,而英法則對清廷的洋務進行扶持。

搞自由貿易,在現在來看,是再正常不過的了,現在的上司,主要任務就是招商引資,而在清朝統治者眼裡,開放商埠則是有辱國體的大事。

另外,在何處續約這一問題上,鹹豐帝表現出了少有的堅強,堅決不讓洋人進京。而洋人則堅持赴京“面聖”。洋人“面聖”不可能給清朝皇帝行跪拜禮,這是鹹豐萬萬不能接受的。

是以,在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前,清廷就曾派人與英國代表團談判過,由于雙方沒談攏,鹹豐帝以“謀逆”之罪,将英方代表團的39人全部逮捕。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鹹豐帝

洋人的頭頭腦腦們被逮捕歸案後,鹹豐想着那些蝦兵蟹将便不足為懼了,于是又下令僧格林沁好好教訓一下洋鬼子。

在通州八裡橋,3萬9千清朝騎兵出發,沖向2萬5千英法聯軍。這一戰的最終結局是:英法聯軍5死46傷,清方幾乎全軍覆沒。1860年9月21日,八裡橋失守,英法聯軍進逼北京。

鹹豐一看,額得個娘耶,麻煩大了,咱跑吧。清晨便帶着後妃、皇子和一批王公大臣,倉皇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熱河行宮),将一副爛攤子丢給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來和洋人交涉。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恭親王奕訢

英法聯軍進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解救那被鹹豐下令拘禁39個人。代表團團長巴夏禮和秘書關在刑部大牢裡,其他37人關在圓明園。聯軍趕到圓明園後,發現隻剩下了17人,有20個已經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屍體被大卸八塊,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慘不忍睹。其中,英國泰晤士報記者的屍體是七至八塊。

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見到人質和屍體後,認為隻有毀圓明園才能給滿清皇帝極大的打擊。于是,他們把輝煌的皇家園林看作是滿清皇帝的私有财産,成為聯軍報複和發洩私憤的對象。

當時,法國有個将軍叫孟托班,他建議燒紫禁城。孟托班說,圓明園不設防,不算交戰區,燒這裡不好,要讓清政府好好記住這個教訓,那就燒皇宮,讓他們更疼,才能記住。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故宮

但額爾金不同意。額爾金說,燒皇城,相當于燒北京,北京百姓又沒惹咱們,為啥跟人家百姓過不去呢?圓明園是個私人園林,還是虐待我們俘虜的地方,就燒這裡吧。

這下,圓明園遭殃了。洋鬼子們對圓明園是先搶後燒,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就這樣毀于一炬。圓明園看似是毀于侵略者的野蠻與貪婪,滿清皇帝的傲慢與盲目自大,也該是一副助燃劑吧。

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的,恭親王奕訢不得不坐下來和洋人重談續約之事。于是,《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又在國人的屈辱中産生了。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簽定

那麼,這兩份條約到底有哪些條款呢?就讓我們來重溫一下當年的屈辱吧:

《中英北京條約》簽定1860年(鹹豐十年)10月24日,共九款,約除确認《中英天津條約》仍屬有效外,又增加了擴大侵略的條款:(1)開天津為商埠;(2)準許英國招募華工出國;(3)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中英天津條約》中規定的賠款增加為八百萬兩。簽約後,英國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并支援洋務派奕訢當政。

《中法北京條約》簽定1860年(鹹豐十年)10月25日,共十款,約除确認《中法天津條約》仍屬有效外,又增加了擴大侵略的條款:(1)開天津為商埠;(2)準許法國招募華工出國;(3)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産賠還,法方在中文約本上私自增加:"并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4)《中法天津條約》中規定的賠款增加為八百萬兩。簽約後,法國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革命,并支援洋務派奕訢當政。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被俄國侵占的領土

從這兩個不平等條約中你看出了什麼沒?如果你要是感到氣憤的話,再看看另一個坐享其成的國家—— 俄國 ,亦于20天後逼迫清政府簽定的另一款《北京條約》(即《中俄北京條約》)——

該條約共十五款,主要内容為:(1)将烏蘇裡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内)約四十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2)規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賓達巴哈起經齋桑卓爾、特穆爾圖卓爾(今伊塞克湖)至浩罕邊界,"順山嶺、大河之流及現在中國常駐卡倫等處"為界,根據這一規定,于1864年簽訂 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3)開放喀什噶爾(今喀什市 )為商埠;(4)俄國在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喀什噶爾設立領事館。

之是以會有這樣的奇葩條約,也是有其原因的。1856年,趁英法聯軍進攻廣州,俄國公使普提雅廷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際,以武力強迫清廷黑龍江将軍奕山簽訂了中俄《瑷珲條約》。根據這個條約,清政府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予俄國,并把烏蘇裡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共管。另一方面,俄國伺機介入調停,普提雅廷先于英法美三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被割裂的土地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俄國新任駐華公使伊格那季耶夫以“調停有功”為由,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同時,俄國還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把曆來屬于中國的山河湖泊和設在中國境内的卡倫指為分界标志,為更多地割占中國西部領土制造了條約。根據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訂立《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裡土地。

由此, 俄國人不費一槍一彈,一下子就強占我150多萬平方公裡( 相當于三個法國的面積 )的土地,成為第二次鴉片戰争期間最大的獲利者。

火燒圓明園,英法獲得通商權,俄國卻趁機強占150萬平方公裡領土

《中俄北京條約》簽訂現場複原圖

被燒毀的圓明園确實是中國人民的“恥辱”,每到關鍵時刻都會被提起。與一個皇家園林相比,那将近15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卻很少提及或是輕描淡,這讓俄國人不知偷樂了多少代。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