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引言

古往今來,曆史上許多權臣最終的下場都是慘淡的,因為權力過大,威望過高的大臣容易威脅到王位。一個王是不容許任何人威脅他的位置的,即便是自己的兒子造反,也會不顧父子之情,對兒子處以嚴厲的懲罰。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田忌賽馬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非常精彩且有智慧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齊王與田忌進行了一場賽馬,齊王的馬要比田忌的好,如果按照正常順序出戰,田忌是必輸無疑。

田忌采用了軍事家孫膑的計策,用自己的下等馬去比齊王的上等馬,先輸掉一局,然後用自己的上等馬赢下了齊王的中等馬,用自己的中等馬赢下了齊王的下等馬。三局兩勝,田忌赢下了齊王,獲得了千金。

田忌赢下齊王後,齊王很奇怪,因為此前齊王與田忌賽馬都是齊王獲勝的,而且就馬匹的性能而言,齊王的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都要比田忌的上中下等馬要強一些。就因為孫膑交換了田忌戰馬出戰的順序,讓田忌赢下了這場原本屬于齊王的勝利。

田忌賽馬獲勝後,他順勢将孫膑介紹給了齊王,并且告訴了齊王自己之是以能赢下自己,都是孫膑的功勞,并且指出孫膑是一個大才,希望齊王能重用他。當時的戰國各國對人才的需求十分強烈,眼看有大才出現在自己身邊,齊王選擇重用孫膑。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孫膑與田忌的相識,還因為一個巧合。當時齊國的使者去魏國大量的時候,碰上了落魄的孫膑。此前,孫膑的同窗龐涓嫉妒孫膑的才學,将孫膑挖去了膝蓋骨。孫膑求助齊國使者,齊國使者看孫膑的确有才,想辦法幫助孫膑離開了魏國,引薦給了田忌。

田忌當時是齊國的大将,他并沒有以貌取人,在了解孫膑的真實才能後對他欽佩不已。田忌賽馬之是以能夠赢下齊王,孫膑在背後的謀劃才是關鍵。田忌賽馬後,孫膑得到了重用,為齊國效力。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可沒想到,田忌賽馬發生幾年後,田忌的命運有了極大的轉變,他雖然能赢下齊王,但最終輸掉了自己的仕途。田忌因為遭到他人的陷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活命逃到了楚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前353年,桂陵之戰爆發,齊王打算用孫膑為主帥,但被孫膑因自己身體殘疾推辭,建議齊王任田忌為主将,自己做軍師,獲得齊王的準許。在孫膑的謀劃下,田忌采用了圍魏救趙的方式,在桂陵将龐涓擊敗,取得了戰争的勝利。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不久,在馬陵之戰中,孫膑和田忌再次采用一樣的戰術,利用龐涓輕視齊國的心理,主動示弱引龐涓率領主力上鈎,最終龐涓大軍在馬陵遭到了齊軍伏擊,魏國精銳被消滅。此戰魏國元氣大傷,自此退出了戰國霸主之争,赢下馬陵之戰的齊國,一躍成為戰國新的霸主,稱霸東方。

孫膑不僅是一個軍事家,而且在察人觀色方面也很強,孫膑知道田忌與鄒忌一向不和,兩人勢同水火。鄒忌當時作為齊國的重要人物,深得齊王的信任。馬陵之戰結束後,孫膑勸田忌不要解除武裝傳回齊國,而是要有所準備,防止鄒忌陷害。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但田忌沒什麼心眼,他認為自己打了勝仗,肯定能得到齊王的大力獎賞,是以拒絕了孫膑的建議。鄒忌那邊為了能扳倒田忌,他先是讓手下找人占蔔,并且讓手下虛報是田忌的家将,要圖大事,算一卦兇吉如何?

鄒忌的用意已經非常明顯了,他就是想散布謠言,讓齊王覺得田忌要圖他的王位了。在情急之下,齊王沒并沒有多加思考,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王位,欲派人去除掉田忌。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

田忌在齊國畢竟也有些權勢的,在得知齊王要殺他後非常恐慌,慌忙之下他逃離了齊國,連夜出逃來到了楚國。在楚國,田忌獲得了封地,在那裡得以度過了一段和平的生活。

結語

“田忌賽馬”的故事背後,田忌是赢得了比賽,卻輸掉了自己的仕途。在權力面前,齊王選擇相信鄒忌而猜忌田忌,田忌原本就功高震主了,他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也沒有聽從孫膑的建議,最終在齊國待不下去了,遠逃楚國。

就田忌的遭遇,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防人之心不可無,留意身邊的小人,即使自己光明磊落,也保不齊身邊的小人陷害自己。真到了這個時候,因為自己提前做了準備,小人的陰謀和奸計也無法得逞。

參考資料《戰國策》《田忌賽馬》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