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1950年12月,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中采取了一個大膽的戰術:誘使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進入我軍精心設定的“口袋陣”。

要讓敵人無法逃脫,關鍵就在于能否牢牢紮緊“口袋陣”的口子,達到“關門打狗”的效果。

執行這個艱巨任務的部隊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十八軍一一三師。

面對志願軍的精心設局,美軍作為“聯合國軍”的絕對主力,果然中了計。随着戰事的發展,他們逐漸意識到處境不妙,開始拉倒向南逃竄。

敵人想逃當然沒那麼容易,一一三師立即按照既定部署奮力向前追擊。

美軍擁有精良的機械化裝備,坐着坦克、汽車,速度肯定比兩條腿走路快得多。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志願軍指揮員給部隊下達的訓示隻有三點:一是加速速度,二是加快速度,第三還是加快速度!

志願軍将士按照這一訓示,憑借必勝的信念、驚人的毅力奮力穿插、全速追擊。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隻能靠兩條腿趕路的一一三師将士,竟然真的跑到敵人的汽車前面去了。

這支部隊在急行軍260多裡之後,終于在11月28日晚上7點, 按時到達三所裡附近,将美軍堵在北面。

也就是說,一一三師不辱使命,如期完成了截住敵人、紮緊“口袋”的艱巨任務。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這支連續行軍作戰的疲憊之師亟需休整,然而就在這時,他們又接到軍長梁興初下達的新任務:派出一個團的兵力,立即整裝出發,搶在敵人前面,趕到三所裡西北的龍源裡,徹底切斷敵人南逃的路線!

一一三師三三七團成為梁興初指定的追擊部隊,他們迅速采取行動,終于在11月29日淩晨4點到達指定區域。

僅僅過了10分鐘,敵人的先頭部隊就出現了,但為時已晚,他們的去路已經被三三七團擋住了。

一場阻擊戰就這樣打響了,三三七團将士不顧疲勞、饑餓與寒冷,以飽滿的鬥志投入戰鬥,打了敵先頭部隊一個措手不及,幹淨利落地将他們消滅掉了。

後面的美軍第二十五師、第二師、土耳其旅和韓軍第一師這才意識到,他們已經被志願軍分割包圍,成了甕中之鼈。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敵人當然也不甘心束手就擒,發起了猛烈的沖擊,妄圖從龍源裡打開一個突破口,繼續向南逃竄。

美軍第二師率先采取行動,向堅守志願軍左翼陣地的三三七團一營發起了猛攻。但在一、三營指戰員的頑強反擊下,他們的十多次集團沖鋒均無功而返。

從北邊逃過來的美軍第二十五師見美二師久攻不下,也加入戰鬥,向三三七團三營陣地發起了瘋狂進攻。雙方陷入鏖戰,打得非常激烈。

雖然這兩股美軍之間相距僅有不到一公裡,但他們各自被志願軍死死擋住,總是沒有辦法會合在一起。

美軍無奈,隻得改變打法,把大部分兵力抽調到志願軍右翼陣地,出動坦克、裝甲車等重型武器裝備進行猛烈攻擊,企圖沖出志願軍的包圍圈。

當時堅守右翼陣地的是三三七團二營以及團直屬隊部分人員,他們面對敵人不顧一切的狂攻,無疑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特别棘手的是,當時二營嚴重缺乏對付敵人坦克和裝甲車的武器,比如爆破筒和反坦克手雷,是以打得異常艱難,戰士們傷亡也越來越大。

這個時候尤其需要指揮員以冷靜的頭腦、有效的對策來穩定軍心、守住陣地。

可是二營長不像志願軍絕大多數營級幹部那些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而是一名學生出身的幹部。他雖然讀了不少軍事著作,但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面對美軍突如其來的大舉猛攻,一時茫然無措。

這種種情況,使得志願軍右翼陣地陷入萬分危急的境地,如果不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陣地馬上有落入敵手的危險!

就在這時,三三七團政(治)處主任王樹瑞挺身而出,主動承擔起了指揮全營英勇反擊的重任。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王樹瑞的長處是政(治)工作能力強,極少直接負責軍事指揮,但他明白,在這個危急關頭,自己必須站出來接掌指揮權了。

為此,他首先把團直機關能參加戰鬥的人員全部組織起來,補充到陣地上守備較為薄弱的地方去,穩固我軍防線。

緊接着,他把二營長叫過來,以簡潔有力的話幫助他找出對付敵人猛攻的辦法,同時在心理上給予他支援和疏導,使得二營長很快穩定了情緒,專注于戰鬥。

在王樹瑞的指揮下,陣地的全體指戰員士氣大振,迸發出極強的鬥志,同時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集中力量炸毀了敵人沖在最前面的幾輛坦克和裝甲車,堵住了敵人的進攻路線,讓他們陷入亂戰。

危急關頭此人挺身而出,指揮部隊扭轉戰局,讓美軍留下恥辱紀錄

戰局就此逆轉過來,志願軍将士們越戰越勇,将敵人接下來的三次沖鋒全部打退,牢牢守住了龍源裡陣地,為全軍在第二次戰役中獲勝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時有英國《紐約先驅論壇報》記者瑪格麗特·金斯就在北韓戰場上擔任随軍記者,她了解到這次戰鬥的經過後,在文章中感歎:美軍出動機械化裝備的重兵,對志願軍發起連續猛攻,竟然始終無法逾越志願軍一個營的防線,這對于目空一切的美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恥辱紀錄。

三三七團在龍源裡阻擊中表現非常出色,得到師部、軍部乃至志願軍總部的通令嘉獎,而王樹瑞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接掌指揮權的做法,也得到首長們的高度評價,被稱贊“能文能武,軍政雙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