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1930年夏,紅軍第一軍第一師連續多日強行軍,終于到達安徽麻埠鎮,根本無暇休整,又向獨山地區進發,執行新的作戰任務。

為了加快推進速度,再加上附近暫時沒有發現敵情,師醫院被留在了麻埠街上,隻派了一個排的兵力負責警衛。

6月18日清晨,天還沒亮,紅軍醫院的看護員徐其富正在酣睡,突然聽到屋外的街口傳來一聲斷喝:“幹什麼的?報上密碼!”

沒有人說話,回答哨兵的隻有“啪啪啪”幾聲槍響,後來這槍聲越來越激烈了。

徐其富畢竟隻是一個年僅14歲的少年,也從未參加過紅軍的戰鬥,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一時不知所措,隻是驚慌地坐起身來,一邊穿衣服一邊大喊:“外面打起來了!打起來了!”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他跑進裡屋一看,隻見傷員們也被槍聲驚醒,紛紛掙紮着起來了。隻有一些重傷員躺在病床上動不了,但神色都很慌亂,說明他們心裡都非常着急。

除了徐其富之外,這座臨時醫院裡還有幾名看護員,但他們年齡都很小,沒遇到過這種突發情況,都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時手足無措。

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一個洪亮而鎮定的聲音:“大家不要慌,越慌越容易出亂子!”

衆人一看,原來此人是炊事員劉大奎,他已經把飯菜做好了,正準備送進屋來給大家吃。

與大多數人印象中那種胖乎乎、樂呵呵的炊事員形象截然不同的是,劉大奎既不胖也不和善,而是高大魁梧、一臉兇相,還經常罵罵咧咧的,斥責那些小看護員對傷病員護理得不夠周到。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但是徐其富知道,劉大奎看着兇,但是内心非常善良、誠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熱心腸。他經常忙完夥房的事之後,就過來幫忙照料傷病員,喂飯、端水、擦洗、問寒問暖……簡直比專職的護士還盡心。

徐其富等人平時雖然挨了劉大奎不少罵,卻對他心服口服,視他為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大哥。

“老劉,現在怎麼辦?”徐其富急切地問道。

劉大奎從容不迫地說道:“大家别着急,迅速收拾好最重要的東西,再把重傷員集中到一間屋子裡,不要往外亂跑,部隊不會扔下咱們的!”

這幾句話雖然并不那麼铿锵有力,卻如同暴風雨中的小船發現了航标燈,馬上讓衆人鎮定下來,開始各自行動。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沒想到過了一會兒,街上的戰鬥越來越激烈了,機槍聲、手榴彈爆炸聲一陣比一陣猛,而且越來越近了!

一名重傷員跟不少敵人交過手,戰鬥經驗豐富,聽到機槍聲就能判斷這是敵人的正規軍,而不是土匪或民團。

劉大奎聽到這句話,并沒有馬上表态,而是把另一名炊事員樓遠貴叫到門外商量起來。

“前門有咱們的部隊守着,問題不大,但是醫院的後門連着一條巷子,要是敵人從那裡打進來就麻煩了。”樓遠貴憂心忡忡地說。

“這個時候指望不上别人,就看咱們倆了!”劉大奎斬釘截鐵地說道。

“可是咱們人太少,而且連槍都沒有啊!”樓遠貴急得直跺腳。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沒有槍,咱們就用這個!”劉大奎從門邊一把抄起剛才挑飯菜所用扁擔,咬着牙說道,“敵人要是敢進來,咱們就跟他們拼到底!”

接着他對跑出屋子察看情況的徐其富說道:“小徐,别亂跑了!趕緊回去,安撫好大家的情緒,前門有警衛排,後門有咱們守着,敵人進不來!”

說罷,二人各拿着一根扁擔,往後門方向奔去。

他們來到醫院後門口的拐彎處一看,眼前的景象卻他們直冒冷汗——隻見巷子口黑壓壓的全是敵人,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

好在當時敵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正街上,沒有想到拐角的巷子裡藏着一家紅軍臨時醫院,否則早就沖過來了,那樣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樓永貴剛高興地說了一句:“還好敵人沒有發現”,就看到兩名敵兵端着槍朝這邊并排摸了過來。

劉大奎連忙低聲說道:“幹掉他們,咱倆各守一邊,一人一個!”

由于劉、樓二人躲在拐角處的陰影裡,敵兵一時沒有發現他們,等他們摸過來時,劉、樓二人同時掄起扁擔猛地砸地過去,正中兩名敵兵有腦袋!他們哼都沒來得及哼就栽倒在地。

劉大奎和樓永貴一把從地上撿起敵人的槍和手榴彈,守在巷子口,準備阻擊敵人。

敵人發現了這邊的動靜,又派出七八個士兵檢視情況,可他們剛一接近,劉、樓二人就開槍射擊,打得敵人連忙退了回去。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由于敵人摸不清紅軍的兵力,再加上巷子特别窄,無法躲避子彈,他們猶豫着就是不敢再進攻了。

可是劉大奎知道,敵人畢竟人多槍多,真要打過來,光憑他們倆根本守不住。怎麼辦呢?他一時也沒了主意。

這時樓永貴忽然順手推開了旁邊兩扇虛掩着的門,指着院裡說道:“那兒怎麼放着好幾面大鼓?”

劉大奎說:“可能這戶人家是做這門買賣的,敵人一來,吓得他們趕緊跑了。”

說完這句話,他忽然靈機一動,腦子有了一個主意,便對樓永貴說道:“我去敲鼓吓唬敵人,隻要敵人一過來,你就扔手榴彈!”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說罷,他推門進了院子,把一面大鼓搬到巷子拐角處,用主人留下的鼓槌用力敲了起來。

劉大奎雖然在部隊是炊事員,但入伍之前就會打鼓,老家一帶有什麼紅白喜事,他就是專門敲鼓的。好久沒敲過鼓了,他一時手癢,忍不住要過把瘾。

這樣一來,原本亂成一團的戰場上就發生了一件怪事:前頭敵我雙方正在激戰,槍聲、手榴彈聲、喊殺聲不絕于耳,後邊卻突然響起一陣緊似一陣、極其威武雄壯的鼓聲,衆人都不知道是誰在敲、為什麼在敲。

說來也怪,敵人竟被這莫名其妙傳出的鼓聲搞糊塗了,原本準備出動一批人打過來,現在卻猶豫不決了。

軍史上一件奇事:危急關頭,戰場上突然響起了莫名其妙的鼓聲

指揮官指令一個班的士兵來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可他們剛一接近,就被樓永貴扔過去的手榴彈炸了回去。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雙方就這樣怪異地僵持着。正當敵指揮官終于下令手下的人“不管見了什麼鬼也要打”時,紅軍第一師部隊消滅獨山之敵後乘勝趕來,将麻埠街的敵人包圍了。

劉大奎敲鼓敲得更歡了,正所謂鼓壯軍威,紅軍更加士氣大振!沒過多久,偷襲麻埠街的敵人全部被消滅。

戰鬥結束後,衆人紛紛稱贊劉大奎,雖然是一名炊事員,卻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力,用扁擔對付敵人,又用敲鼓這個怪招震懾敵人,進而力挽危局,保障了紅軍醫院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看護員徐其富從看護員轉入戰鬥部隊,解放後曾在東北軍區公安第十五師擔任五十三團團長、師參謀長等職,晚年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記述了這件軍史上的奇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