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1930年6月,紅軍與蔣軍經過反複的拉鋸戰,再一次攻克石首縣城。

19歲的當地少年成本鑫被熱火朝天的革命氛圍所感染,報名參加了紅軍,被編入紅軍第二軍團補充團。

沒過多久,補充團奉上級指令,在石首縣城裡開展軍事訓練,成本鑫等一批新兵經過一段時間操練之後,被配置設定到各處駐防。

石首城郊有一座山,名叫東嶽山,山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乾元年前的古廟,叫做東嶽廟,雄峙于荊江之畔。

一天早晨,成本鑫和謝三槐兩名“新兵蛋子”在東嶽廟的山門前站崗,突然發現一艘軍艦從廟前的江面上經過。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他倆注意到,這艘軍艦上飄揚着一面青天白日旗,毫無疑問是蔣軍的軍艦,而且甲闆上影影綽綽,看上去有不少敵人。

“敵人打過來了,這還了得!”成本鑫氣呼呼地說。

“趕快去報告班長吧!”謝三槐慌神了。

“班長、排長都在山下的連部開會,跑到山下得費多少時間?那時候敵人的軍艦早就打到城裡去了!”

“那怎麼辦?”

成本鑫看了看四周,目光忽然停留在廟門前那六門土炮身上不動了:“我有辦法了!”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什麼辦法?”

“這裡不是有炮嗎?咱轟它幾炮,一來可以用炮聲給山下的連部報警,二來可以教訓教訓敵人,看他們還敢不敢這麼猖狂!”成本鑫年齡雖不大,卻很有主見。

“這……沒有上級指令,萬一追究下來,咱們吃不了兜着走……”謝三槐心存顧慮。

“都這個時候了,還怕這怕那幹啥子,出了問題我負責!”成本鑫一拍胸脯,謝三槐便不再說什麼了。

好在廟裡囤放着不少火藥、鐵砂和鐵釘等必備之物,二人搬取了一部分,在六門土炮裡灌裝好,準備連起來一道放。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但臨到點炮撚子時,謝三槐又不敢放了。

成鈞說:“你不敢,我來!”他挨個給土炮點上火。

随着轟轟幾聲巨響,六門土炮都發射成功。雖然炮全部打到艦船附近,但是土炮的威力實在太小,根本沒有給艦船造成什麼損傷。

這一放炮不要緊,把蔣軍軍艦上的敵人給惹火了,它在江中停了下來,怒氣沖沖地向岸上打了足有一小時的炮,把東嶽廟所在的山頭打成了一片廢墟。

好在成本鑫和謝三槐反應靈敏,有時采取了避險措施,沒有被敵人的炮火擊中。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這時候山下的紅軍連部和石首城内的紅軍補充團,都已經通過炮聲得知敵人前來進攻,做好了戰鬥準備。

蔣軍軍艦雖然有大批敵軍,但他們見紅軍已有所戒備,隻得放棄原定突襲石首縣城的計劃,在荊江上耀武揚威一番後,就掉頭離去了。

當敵人停止炮擊後,成本鑫和謝三槐就從藏身之處回到廟門前。隻見東嶽廟殿宇崩摧,牆垣傾塌,早已面目全非。

他們雖然是在沒有上級指令的情況下擅自開炮,但也破壞了敵軍的突襲計劃,得到團部的通令嘉獎。

團長稱贊成本鑫雖然是一名“新兵蛋子”,但發現敵情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處理得靈活機智。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交火還有一筆讓人欣喜的意外收獲——敵人一通報複性的炮火狂轟,竟從廟裡那尊菩薩巨大的肚子裡炸出了整整兩大籮筐銅闆。

雖然無法查證這兩大籮筐銅闆到底是誰藏在菩薩肚子裡的,但對于當時經費極為緊張的紅軍來說,這可真是雪中送炭,給部隊解了燃眉之急。

總之,東嶽廟擅自開炮轟擊, 這是成本鑫參加紅軍後第一次打仗,而且是自作主張打的一仗,結果不但擊退了軍艦上的大批敵軍,還給部隊帶來了意外收獲。

從中不難看出,成本鑫是一名敢作敢為、有膽有識的戰士。

事實上,成本鑫的确在此後成為一名英勇善戰的紅軍戰士,進而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新兵擅自開炮,卻成功擊退來犯的敵軍,還有意外收獲

開國中将成鈞

值得一提的是,成本鑫一生中經曆了三次改名:

第一次是1931年,已成為紅軍班長的成本鑫,覺得名字裡的“鑫”這個字封建意味太濃(他出生時,算命先生斷言他命中缺金,是以取名為成本鑫),就改成了“成本興”,有時也被寫作“成本新”。

第二次是在1939年,成本興已擔任新四軍第五支隊第十團團長,張雲逸(1955年大将)給他改名為“成鈞”。

第三次是在1958年10月,時任空軍副司令員的成鈞,下到某部雷達連當兵“鍛煉”。為避免幹部戰士對他進行特殊照顧,他特意改回自己的曾用名“成本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