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作者:羊城派

文、視訊/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魏超然

去年11月,中國賽車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周冠宇成為中國曆史上首位F1(一級方程式賽車)正式車手,這對其他國内車手乃至廣大賽車迷來說是一個非常振奮的消息。

而作為F1車手的搖籃,卡丁車近幾年在國内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據統計,僅深圳一市就增加了十四五個卡丁車賽車場。卡丁車以其易于駕駛、安全而又充滿激情的特點,迅速風靡,深受普通群衆的喜愛。随着大陸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高,這一過往人們眼中的高端小衆運動,也逐漸走入千家萬戶。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8分鐘體驗“不算短”

卡丁車行業有個國際慣例,也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一次隻玩8分鐘,專業術語叫“8分鐘一節”。羊城晚報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内多個卡丁車賽車場,無論是室内場還是室外場,無論是油車還是電車,無一例外都是标準的“8分鐘一節”。

可别小看這“短短的”8分鐘,駕馭疾馳的賽車,直道加速、超車,彎道變向、漂移,選取最佳角度切入再駛出彎道,還要避免撞車……8分鐘看似很短,要面臨的抉擇可不少。“一瞬間就要做出一個決定,這樣的應對,8分鐘裡可能要發生100次。”

資深玩家羅冬冀告訴羊城晚報記者,賽車過程中精神要高度集中,時間都仿佛變慢了。一些新手玩家因為不熟悉賽車賽道,操作不佳或者因操縱方向盤感到身體疲勞,甚至會在玩了幾分鐘後産生“怎麼還沒結束”的想法。

當然,絕大部分玩家的感覺還是強度适中,意猶未盡,畢竟“8分鐘時長”是經過長時間檢驗的最優選。位于花都區的廣州融創體育世界卡丁車賽車場,擁有廣州市首個大型立體型賽道,市民何先生告訴記者,他已經是一個月内第二次來這裡玩卡丁車了,兩次玩的體驗都非常好,未來還會玩下去。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周小姐則是另一類典型的玩家,她不算新手,十年前就“嘗過鮮”,但也并不追求速度、成績,就是無聊的時候來玩一玩,“刺激”一下自己,以開心為主:“有時候半年也不玩一次,有時候隔一個月玩一次。”類似周小姐這樣的玩家不在少數。

在位于海珠琶洲的速馬赫卡丁車館,記者看到不少情侶前來體驗競速,其中男生大多已玩過不止一次,女生則多是第一次體驗。“過彎的時候有點害怕。”第一次玩的李小姐說,“不過整體下來感覺很有趣,以後有空還要來嘗試。”李小姐的男朋友吳先生則算得上老玩家,不追求成績的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女友拍照留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綜合營運成本、交通、室内室外場等多種因素,廣州各家賽車場的定價不一,但大多在每8分鐘百元上下。絕大多數新手玩家或者偶爾來玩的群衆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這個價位他們完全承擔得起,“有時候吃頓飯二三百塊就沒了,來體驗一次,還不到一頓飯錢”。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而對于一些經常來玩的熟客、回頭客,商家也會給予多次體驗卡、團體票、一日票等優惠。速馬赫卡丁車館的記錄統計顯示,有玩家累計體驗将近1000場,“最癡迷的時候幾乎天天來”,場館從業人員如此形容這名玩家。

兩個少年的“車手夢”

海珠區一所國小的四年級學生徐小軒,戴着一副眼鏡,外表看起來帥氣斯文,但他卻有一個似乎與外表不符的“狂野”夢想——成為一名職業賽車手。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在番禺賽車場,羊城晚報記者見到了9歲的徐小軒,當天他由媽媽領着,和自己的6位同班同學一起結伴來玩賽車。記者了解到,番禺賽車場是廣州為數不多能讓小朋友玩卡丁車的賽車場(小朋友的身高需達到1.3米),專為小朋友開發了“小童車”項目,據番禺賽車場負責人徐光輝介紹,“小童車”屬電車,速度相對慢一點,安全系數高很多。

由于前一天剛結束期末考試,徐小軒和他的同學們異常興奮,在等候區跑來跑去,打鬧嬉戲。相比于其他同學,徐小軒在卡丁車上算是有“經驗”和“天賦”了,第一次玩時單圈成績還在1分鐘開外的他,第二次就已将最快成績提高到56秒多,而其他同學都是首次接觸卡丁車,成績大多在1分10秒開外。

“我想成為一名賽車手”,徐小軒聲音雖不大,眼神卻無比堅定。小軒媽媽告訴記者,他在6歲以前就有了這種想法:“他是看了一本叫《賽雷三分鐘》的漫畫後對賽車産生的興趣,平時也會自己去搜尋賽車視訊來看。”小軒媽媽認為,小軒在賽車上是有一定天賦的,但是膽量還要加強。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不過,小軒媽媽也表示,成為賽車手的道路非常艱辛。“我覺得有些不切實際,花費也不是我們能承受的。”小軒媽媽說,現階段不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會帶他繼續嘗試,“即便最終做不了賽車手,做汽車設計師也好啊。”小軒媽媽笑着說。

和徐小軒相比,11歲的謝煜弘“駕齡”要豐富得多,2020年5月開始玩車的他,至今已在番禺賽車場的賽道上跑了至少500場,“最多一天跑了10場!”謝煜弘驕傲地說。在這個賽道上,他的成績是小朋友中的絕對“王者”,而且他的天賦相當高,沒請專業教練,完全是自己摸索。

謝爸爸告訴記者,謝煜弘找到賽車這個愛好花了不少功夫,“以前學過畫畫,籃球、足球、羽毛球也都嘗試過,有段時間讓他補課補得比較頻繁,就想着帶他來玩賽車放松一下,沒想到他的興趣以及想進步的鬥志比其他的項目強很多。”謝爸爸說,現在他真正願意主動去練習的項目就是賽車和跆拳道,自己作為家長,當然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盡可能地去滿足他。

如果說普通人偶爾玩玩賽車還能負擔得起的話,像謝煜弘這樣經常過來的,就有點“燒錢”了,即便他隻是“小玩家”。專業玩家通常有專業的裝置,謝煜弘每次來賽車都會推着一個半人高的大黃箱子,裡面裝滿了他的“寶貝”。

謝煜弘給記者開箱“驗寶”:“有眼鏡清潔劑、兩個頭盔、一個保護肋骨的護甲、兩副手套、一身阻燃的賽車服、護頸、頭套,一雙鞋底比較薄的鞋子。”裝備之齊全,讓很多成年玩家都“自愧不如”。謝爸爸告訴記者,這一整套裝備下來,也要萬元以上。

對于成為賽車手,謝煜弘稱自己“有一點想”,但他也認為,要想成為像周冠宇那樣的F1車手,“那是不可能的!能開(車)就是了,不求别的。”謝煜弘對于未來并不貪心。

謝煜弘想擁有一台屬于自己的賽車,不過要想實作夢想,他還需要達到爸爸為自己設定的門檻:“考到省實(廣東省實驗中學)國中部,或者國際學校——我太難了……”謝爸爸對此解釋道:“學習和玩,要配置設定好時間。現在還不打算往賽車手方向培養他,一個是費用太大了,負擔不來也沒必要;二是中國車手的天賦相比國外車手不太占優勢。不過隻把賽車作為一個娛樂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

“今年跑一次CKC”

剛過了30歲生日的“私家車主”羅冬冀,幾乎每個周六都要在廣州市荔灣區的速跑卡丁車場“泡”上一整天,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急匆匆地準備駕駛自己的“愛車”Tonykar跑上幾圈——輪到他們“私家車”上場了。

所謂私家車,指的是一些卡丁車愛好者自購的車輛,日常寄放在卡丁車場。一年前,羅冬冀買完車進入“私家車群”的時候,群裡僅有50多人;而現在,這個群已經擴大到120多人。不到一年時間增長的“私家車主”人數,超過了過去多年的總和。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羅冬冀是這個群裡排名前三的“大神”。買車之前很久,他就接觸過卡丁車,“最初是玩‘跑跑卡丁車’這個遊戲,讓我産生了在現實裡嘗試的沖動”。玩了一段時間後,羅冬冀有幾年沒再碰過卡丁車,直到一個朋友總約他過來玩,他才重新接觸,并逐漸上瘾。去年年初,羅冬冀終于狠下心來,買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輛卡丁車。

“我這台買的時候花了4萬多元,進口的,接近全新的二手車。”羅冬冀告訴記者,買車看似不貴,但保養起來的花費比較“吓人”,“差不多要一萬多一個月,主要是維修費用高,發動機部分每運作15個小時就要保養一次,一次大概6000塊錢左右。”羅冬冀說,他年輕時賺錢不多,是以一直沒買車,直到這兩年才消費得起。

羅冬冀愛玩賽車,主要還是把它當成日常忙碌工作之餘的一種放松方式,“平常坐公共汽車也好,擠地鐵也罷,都覺得很堵,但是在這裡不堵,拼命轟油門就行,往前沖就行。”羅冬冀說,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需要找個消遣,就玩上了賽車,“不僅能鍛煉身體,還能治失眠,一天玩下來,眼睛都睜不開,晚上睡得特别香。”

“總跑一條賽道不會膩嗎?”對于記者的這個問題,羅冬冀頗有心得:“不會膩,就像打英雄聯盟,每一把都是不一樣的,雖然賽道還是那一條,但每次下去的感覺不同,看似每一次發生的事情差不多,其實細細品,每次都是另一個故事。”

卡丁車的安全系數雖然高,但畢竟是高速運動,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兩個月前,羅冬冀就“重傷”過一次——為了避讓前面的私家車,他的車撞到了賽道旁防護輪胎,整個人從車上摔了出去。“膝蓋直接着地,脫臼了,在家三天一動不能動。”

羅冬冀跟記者說,這在卡丁車賽場已經算是比較嚴重的傷情了,“主要還是自己的責任,那天沒睡好,注意力不夠集中。”好在,羅冬冀的傷情不是特别嚴重,如今已完全恢複。

羅冬冀的生日非常特别,1月1日。今年元旦,羅冬冀給自己許下了生日願望:“跑一次CKC(中國卡丁車錦标賽)!”“拿不拿獎無所謂,對成績也沒要求,我沒在正式比賽中跟職業選手碰過頭,就想看看自己跟他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羅冬冀告訴記者,這一趟比賽下來,各種費用加起來要三萬塊左右,“基本上我的車除了方向盤不換,其他全部都要換新的。”

羅冬冀所在的“私家車”群裡還有兩位女車手,水準也相當高,能排進前十。“女孩子比較瘦,體重輕,直線加速有優勢。不過女生的膽子小一點,要想再進一步,必須克服這個心理。”羅冬冀笑着說。

賽車入奧或能推動全民參與

在徐光輝看來,卡丁車近兩年迎來了一個發展高潮。“上世紀八十年代,卡丁車首次引進中國,掀起了第一次高潮,但這股熱潮後來逐漸消退了。直到這兩年,受疫情影響,有些資本投入了卡丁車行業,于是掀起了第二輪高潮。”徐光輝告訴記者,目前國内有一兩千家卡丁車賽車場,“無時無刻不在建”。記者了解到,其中廣州有二十家左右,深圳也有近二十家。

徐光輝認為,車場多了,大家一起做大蛋糕,這個行業才有好的發展,“任何一個項目,隻有全民參與才有價值。随着卡丁車越來越普及,成本下來了,收費就會降低,群衆都玩得起了,參與的人就會更多,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而且賽車場之間也會有競争,優勝劣汰,也能倒逼商家更新服務。”

國富民強·小衆體育平民化② | 速度與激情,賽車也“瘋狂”

速馬赫卡丁車琶洲店的韓經理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廣州市民玩卡丁車的成本效益,在全國都算高的,有些二三線城市的定價甚至比廣州還高:“來廣州久的都知道,廣州人玩什麼東西都講究成本效益,是以定價不能太高。”

而番禺賽車場相比市中心的地理位置略顯偏僻,他們選擇以優惠價吸引使用者。剛開業的時候,徐光輝還想出了每體驗一次就送價值200元的紅酒和200元體驗券的法子,連送10天,“來的人都以為這裡的老闆瘋了。”徐光輝自嘲道。

徐光輝告訴記者,除了提供場地和賽車,他們也從事卡丁車生産制造,再就是做青少年卡丁車教育訓練,“我們的夢想比較大,希望能組建自己的俱樂部,挖掘一些有潛能的青少年,培養他們的興趣,引導他們參與這項運動。目前在跟番禺教育部門談,希望能在學校開設興趣班。”

雖然前景看上去很光明,但徐光輝也表示,要想繼續推動這項運動發展,始終面臨不少阻礙。

徐光輝表示,首先卡丁車永遠是新客多,使用者持續度不強,回頭率約為20%:“要想持續消費,客戶必須滿足三大條件,缺一不可,那就是有錢、技術好、有充足的時間。即便是購買私家車,也有不少是沖動型消費,使用頻率并不高。”

第二個瓶頸,就是缺少政策支援,目前隻能是民間資本推動,但效率明顯偏低,生命力也不長。“2019年底,卡丁車不再被列為高危行業,這是一個發展利好,但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援,特别是場地建設方面,希望政策能給予更多的靈活空間”。

在這一點上,廣東省汽車機車運動聯合會原副秘書長、深圳市卡丁車運動協會副會長陳東強和徐光輝有相似的看法,“廣東省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官方的場地提供給大衆,普及速度比較慢。”陳東強介紹,由于賽車并非傳統的競技運動項目,是以支援經費方面很薄弱,雖然以往組織過一些業餘的卡丁車比賽,但目前還是以市場化為主。

陳東強說,廣東省内除深圳沙井和佛山三水等地有國家A級賽車場外,其餘賽車場都是以娛樂為主,專業程度還不夠,“但是,有總好過沒有”。

徐光輝認為,大發展的希望,或許是等到未來賽車項目入圍奧運會,“畢竟現在賽車運動在國外已經非常普及,近年來也有力量在推動賽車入奧。一旦入奧,賽車運動将會更受重視,這個行業就真可能迎來大的發展。”

“從業五年來,來玩的人都是乘興而來、開心而去,這讓我覺得,做這個還是挺有意義的。”徐光輝自豪地說。(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策劃 | 陶 勇

統籌 | 林本劍

采寫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魏超然

責編 | 郝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