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1955年9月17日是新中國成立六周年的慶典前夕,在這一天,國家舉行了授銜儀式,授銜人員都是能夠獲得主席和總理親手授予軍銜的将士,

一衆獲銜的我軍當中的将領當中,有一人看似特殊實則并不意外,他在新中國建立的曆程當中,作出了重大貢獻。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在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久經戰場的老将,中國戰争史上留下了他們濃墨重彩的一筆又一筆輝煌戰績,正是因為他們的英勇作戰,才能讓新中國在百年的時間裡煥然一新

,但其中也有一位獲封者十分特殊,他從未上過戰場,卻被授予中将軍銜,對此,竟沒有一人提出質疑。

特殊的中将軍銜

在一衆獲銜的将領當中,顯得如此特殊的人就是傅連璋,他出生在福建一個貧苦的家庭當中,

家庭的貧苦并沒有阻擋他個人發憤圖治,小的時候他就能自發學習,長大成人之後,便以出色的能力勝任福音醫院院長。

在此期間,他一直秉持着醫者濟世天下的想法,憑着醫德和醫術征服了中外兩國人的認可。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傅連璋在秦州是一名衆人皆知的名醫,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中國革命的槍聲如同海浪一樣,一波接一波地湧向大地之時,傅連璋選擇積極投身于其中。

一時之間,中國到處都是鬧起革命的喧吵,但加入那支隊伍對于傅連璋而言是重要的選擇之一,

在他行醫濟世的過程當中,他與無數革命志士互相接觸,并通過這些傷者了解了那些革命事業的不易。

這其中充斥着個人好感的紅軍戰士,他們是甯可苦着自己,也不願勞煩當地百姓的人民保衛者,對于這樣的勇士,傅連璋早已心生敬佩,是以十分關照我軍将領當中受傷的紅軍戰士。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往往出現傷員之時,大家都會選擇将傷員送往傅連璋的醫院看病,他們無一例外都受到了傅連璋熱情地接待。

高超的藝術

盡管從未在戰場之上發出一槍一彈,但傅連璋面對的敵人比侵略者更為可怕,那就是閻王爺。

古人常說閻王叫你三更死,不會留你到五更,足以看得出人們對死亡的敬畏,而傅連璋憑借自己的醫術獨自對抗死亡,令人感到敬佩。

1929年,傅連璋所在的地區被解放,自此他更是毫無餘力地選擇将自己奉獻給紅軍的建設。

多年以來,行醫積善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獻給部隊,他鼓勵自己的後代積極參與紅軍的隊伍當中,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長期以來,傅連璋與紅軍之間早已命運羁絆深厚,是以,紅軍将士從不把傅連璋當外人。

1933年,傅連璋決定将福音醫院搬到瑞金,那裡是我們紅軍戰士的根據地,為了能夠更好地照顧紅軍傷員,

他自費雇了一百多名挑夫,将醫療的裝置搬到瑞金,而為此花出的時間将近半個月。

來到紅軍革命根據地以後,傅連璋看到了我軍醫療條件落後的狀況,

決定将自己的醫術傾囊相授,憑借自己的力量創立了醫藥學校,也是以讓紅軍擁有了大量醫務人員。

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子彈和炮彈不會因為發動者的意圖是好是壞而選擇差別攻擊,可即便是如此,我們的紅軍先輩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身姿從未缺席。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對于那些傷員而言,環境的惡劣和醫療設施的落後都能輕易地剝奪他們的生命。

這樣的環境對于紅軍和人民而言,都是令人感到十分悲傷的情況,是以,傅連璋的存在無疑是在另一種戰場上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這支隊伍也許不曾在戰場上與敵人周旋,但他們用另一種方式保衛着祖國的戰鬥力。

這種方式大有一種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革命情懷,考慮至此,

傅連璋為我軍醫療事業的發展着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以在1955年的這次授銜儀式上,他獲得中将軍銜是當之無愧的。

醫者仁心

經過歲月累積的不懈奮鬥以後,我們終于看到了新中國迎來光明的希望,但傅連璋自己卻患上了重病,1934年,他查出身體患有胃病和肺結核,

但此時,現實留給他的不隻是病痛的考驗,還有紅軍長征的幾經波折。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1934年,紅軍長征的隊伍即将出發,此時患有胃病和肺結核的傅連璋是否能夠拖着這副病重的身體,完成萬裡長城的考驗,這是一個誰都不敢保證的問題。

健康的人尚且不敢保證自己不喪命途中,更何況是傅連璋。然而,傅連璋考慮到自己對紅軍隊伍的重要性以後,毅然決然地參加長征,後來的萬裡征途當中,許許多多的将士得益于他的存在,才能從閻王的手中死裡逃生,

而令我們更加感到欣慰的是,身患重病的傅連璋也撐到了長征的終點。

抵達陝北以後,傅連璋依然發揮着自己的醫者能量,在延安主持醫務工作,正是因為他的存在,陝北醫務工作的開展才能夠保護戰士的生命,為此,朱總曾經親自為他提筆寫下贈語。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這樣的革命奮鬥者做出如此大的貢獻所能夠獲得的,不過是一副上司的題字和授予軍銜。

對比于我們現代人的價值觀而言,這些東西可以代表我們一段經曆的評價,但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任何切實的作用。

可即便如此,有多少人同傅連璋一般,他們參加紅軍革命,為的從來都不是衣食無憂,哪怕隻是獲得這一幅題字,都足以讓他們告慰自己。

這些人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新中國擁有盛世的希望,傅連璋用自己的雙手組建起戰士們生命保險,而我們踩在他們的血肉之上迎來了中國的新生。

此人從未上過戰場,卻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為何無人提出異議

回顧曆史,我們永不能忘記先輩的犧牲和付出,為的不是追究侵略者的責任,而是不忘曆史,督促自己前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