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作者:桃桃淘電影

很久沒有好看的日劇了。

随着2022年到來,冬季日劇檔也如火如荼地開播了。

其中,既有霓虹最擅長的不倫題材《40歲開始》,以及抓住流量密碼的刑偵BL劇《契X約-危險的搭檔》,也有試圖另辟蹊徑讨論男女關系的《無法相戀的兩人》,更不乏聯手網飛的大制作《新聞記者》。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40歲開始》)

題材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但就目前看下來,冬季檔日劇似乎整體不如預期,品質也參差不齊。

而在一衆新劇中,富士台重磅推出的月九劇《勿言推理》,似乎就頂住了開播前就備受關注的熱度,給出了亮眼的表現。

第一集的播出不僅在本土拿下超高收視,在國内豆瓣上也是8.7的高分。看來剛公布婚訊不久的菅田将晖,依舊是妥妥的勞模,更可以說是新一代的日劇品質保證了。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而除了蘇打擔綱男主,本劇在卡司上的亮點還有很多。

你能看到遠藤憲一自2015年《民王》後的“父子相逢”,以及配角專業戶的伊藤沙莉終于擔當月九女一号,還有黃毛瑛太顔值直逼韓流小帥哥等各種驚喜,可以說在演員選擇上就已經是不走尋找路了。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其實猛的一看,這部《勿言推理》似乎還是刑偵劇早已玩兒爛的套路——高智商nerd參與警方辦案。

蘇打扮演的男主角久能整也具備了此類形象幾個特有的标簽,比如離群索居,話唠體質,高智商人設等等。

我們很容易就能聯想到諸如夏洛克、謝耳朵等熟悉的形象。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但和傳統刑偵劇不同的是,《無言推理》改編自田村由美的同名漫畫,這部2019年爆火的作品雖然以破案為主線,但走的卻是妥妥的少女漫風格。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于是整部劇也随之有了不同的質感,似乎志不在于動辄死傷無數的大場面,或驚叫連連的推理案情。

而是小格局中的冷幽默,日常的無厘頭瞬間,連帶着沉重的本格推理也有了飄逸的靈動感。

像是第一集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長裡,就牢牢扒住了一個小案件以及審訊室這個小空間,迅速切入故事核心。

久能整,一個頂着爆炸頭一邊自言自語一邊做咖喱的男大生,突然被警方帶走,指控其為公園謀殺案的嫌疑人。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目擊證人、作案工具、以及和被害者的同學關系,三重證據都将他牢牢釘在審訊室裡,就等着一句認罪。

而接下來的劇情反轉則幾乎依靠“久能整vs警員”的一對一審訊來完成。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這就使得觀衆具備了一種臨場感的體驗,有機會細究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是如何在行動受限的情況下,單靠嘴皮子為自己翻案。

但它的走向卻和同類高智商人設有些不太一樣。

久能整雖然是故事的絕對主角,但卻始終處在一個遊離的局外人位置上,頗有一種遺世而獨立的味道。

他更像是一個“非典型nerd”,過着溫馨的獨居生活,喜歡料理和綠植,懂禮貌又精緻,定期去美容院、看畫展,絕對談不上是怪咖。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正是這樣一個過着自己小日子的大學生,卻常因意外被卷入某個與自己無關的事件,于是不得不給出一些來自第三方的發言。

而這些發言,相比于常人所不可及的高智商推理,則更像是天外飛來的一個阿基米德的小小杠杆,撬動了整個大案。

比如當警察稱有目擊證人在案發現場見過他時,他卻反問警察,你和目擊證人很熟麼?就無條件相信他?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又或者在看畫展的路上,眼看就遲到了卻遭遇了劫車,劫匪讓他趕緊掏錢,他卻悠悠反問一句:能在三點前結束麼?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這些無厘頭的反問也是這個形象和絕大部分高智商破案者的差別,他扔出的關鍵性話語都并非遙不可及的結論,而是一種普通人可以共情的,匪夷所思又合情合理的思考路徑。

是以,第一集看似是以解決案件為推動器在發展劇情,但真正發酵的,其實是“整”氏哲學的強勢效果。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他作為一個單純的外來者被迫帶入警局,卻“看”到了眼前走馬燈般來來往往的警員的另一面,也逐漸建立起一個具有兩面性的人物群像。

比如唯一的女警員風呂光,一面看起來是警局裡最沒用的吉祥物、出氣筒、打雜的,她的自我價值每時每刻都因男同僚打壓而瀕臨崩盤。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但另一方面,通過整的觀察,她又不得不承認,自己正是在與集體疏遠的處境中,保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而兢兢業業的警長薮,人前是業界楷模的工作狂,但翻面過來,又可以是一個借工作逃避婚姻責任的利己主義者。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甚至是看似輕浮跋扈、無所不能的富家子弟,也有可能被金錢建立起的“面子工程”架在一個尴尬的局面中,受制于人。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你會發現,這部劇所謂的反轉并非來自案情,而是人心。

正是每個人的多面性經由男主角整的撩撥,不斷摩擦,轉動,影響着故事的走向。

是以,劇名“勿言推理”恰恰直指了本劇不同于大多數刑偵題材的獨特立意。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頂着爆炸頭、标配是牛角扣大衣和格子圍巾的整并非不近人情的天賦異禀。

他所談及的,所試圖解決的内容,嚴格來說其實并不是推理,而是一種體察,即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位置上觀看眼前的人、事、物。

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已經是一種“超能力”了,因為每個人都有利己的本能,也總會有無法感同身受的視角局限。

而共情他者的疲累又會導緻我們在認識一件事時,很容易一葉障目,一勞永逸地用别人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獨立思考。

就像在第一集中出現的兩個短語:“女性就是脆弱”、“寬松世代就是不行”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這些約定俗成的比對關系就像是某種不易察覺的繭房,把你的思維包裹起來,逐漸簡化為非此即彼的二進制。

而久能整的迥異,正在于他發現了人類社會的密碼其實是唯心的,每當你變換一步站位去觀察世界,就會獲得一個全新的“真相”。

實際上,“真相有無數個,但事實隻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人都舍不得第一人稱的“友善”,站在第三方的視角上思考問題。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就像劇中的警員,幫妻子做了很多家務對方還不領情,他無奈之下隻能來向久能整訴苦。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整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他說在觀看美國職棒比賽時,經常有球員因為諸如兒子家長會,結婚紀念日等家庭瑣事,而請假缺席比賽。

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日本解說就會自诩幽默地評論道:“看來這位球員的妻子一定很可怕。”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在整看來,短短一句評論就暴露了某種局限,這就是權利和義務的差别。

當一個球員把為了家庭而請假當作是自己應當享有的權利時,卻總有人把自己放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上,隻當作義務。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久而久之,這種截然相反的态度總有一天會反噬到自己的身上,因為義務隻會讓家庭和自己成為彼此的累贅,而權利才會讓二者發生良性的回饋。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就這樣,每當人物在整的啟發下,打開了一個認知盲區時,事件就會像洩洪一樣愈發明朗起來。

是以,本劇的亮點就在于它賦予推理前所未有的日常性和人情味,它似乎不僅關于一個案件,更關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本劇所謂的“推理”實際上也是質疑,質疑那些司空見慣的思維定式,它同時也是訓練,訓練我們懶怠于推己及人的大腦。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而久能整的脫線,他奇特的關注點,超強的共情能力和直言不諱的鐵嘴更帶來了一種獨特的私人性。

相比于破案,毋甯說是一堆獨特而精辟的見解,它們來自整對細節的凝神,對人的尊重和觀照,最關鍵的是他對日常的珍視和喜愛。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當然對于很多原著粉來說,《勿言推理》的獨特質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原著漫畫所傳遞的資訊和氛圍。

相比之下從第一集來看,劇版久能整的形象較之于漫畫,顯得過份全知全能,失去了作為普通人的質感,這也就使得如果要從純粹推理的角度來看,本劇又顯露出許多差強人意的地方。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但随着第一集把男主角和群像立住,瑛太、門脅麥等重磅角色這才登場,故事也才正要展開。我們也可以繼續觀望下去。

就他了,本季日劇最佳

相信有了高品質原作質感的加持,劇版也大機率不會高開低走,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趕緊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