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船的資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出獨木舟的國家之一,并利用獨木舟和槳渡海。

獨木舟就是把原木鑿空,人坐在上面的最簡單的船,是由筏演變而來的。

雖然這種進化過程極其緩慢,但在船舶技術發展史上,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獨木舟需要較先進的生産工具,依據一定的工藝過程來制造,制造技術比筏要難的多、其本身的技術也比筏先進得多,它已經具備了船的雛形。

在中國,商代已造出有艙的木闆船,漢代的造船技術更為進步,船上除槳外,還有錨、舵。

唐代,李臯發明了利用車輪代替橹、槳劃行的車船、槳劃行的車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羅盤針(指南針),并有了避免觸礁沉沒的隔水艙。

同時,還出現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

15世紀,中國的帆船已成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優越的船舶。

中國古代航海造船技術的進步,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船舶的曆史幾乎與人類發展一樣長久,數千年來,船舶經曆了筏、獨木舟、木闆船、槳船、木帆船、輪船,螺旋槳到鋼質現代船的發展曆程,千姿百态的船型、結構、帆裝、推進動力反映了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多元化。

在中國古代的諸多船舶中,最有影響的也是最著名的包括漢代的樓船,隋朝的大龍舟和明朝的鄭和寶船。

漢代的樓船 樓船雖然遠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 但它的發展卻是從漢代開始的。

漢代樓船高十餘丈,船上的各層建築物都各有專名。

第一層稱為廬,就是房屋,第二層因高居于上,是以稱為飛廬,最上層稱為雀室,是古船上的 望台,一般派士兵在裡面 望、警戒,像鳥一樣站在高處觀察四周的動靜,故稱為雀室。

樓船不但外觀高大巍峨,而且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壘。

由于樓船身高體大,具威懾力,一般用作指揮船,隻是它的行動不夠靈便,在水戰中,必須與其它戰船互相配合。

樓船的甲闆上有三層建築,每一層的周圍都設定半人高的防護牆。

第一層的四周又用木闆圍成"戰格",防護牆與戰格上都開有若幹箭孔、矛穴,既能遠攻,又可近防。

甲闆建築的四周還有較大的空間和信道,便于士兵往來,甚至可以行車、騎馬。

隋朝的大龍舟 公元640年,隋炀帝楊廣為了要到揚州一遊,命官吏督造龍舟及雜船數十艘。

楊廣乘坐的大龍舟,高45尺,長200尺,上層有正殿、内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120個房間,全部用金玉裝飾,還有高三層的龍舟九艘. 大龍舟高數層,船體要用很多大木料。

木料的長度有限,這就要求把許多較小較短的木料連結起來。

同時,船體的骨架與闆之間,船體與上層建築物之間的連結技術要求很高,連結不好就不堅固,是以在龍舟的結構強度中,連結是極重要的。

隋代大龍舟的連結方法是采用榫接結合鐵釘釘連。

用鐵釘比用木釘、竹釘連結要堅固牢靠多了。

隋代已廣泛采用了這種先進的方法。

鄭和寶船 鄭和下西洋船隊的主要船舶叫寶船,它采用的是中國古代适于遠洋航行優秀船型--福船型。

它高大如樓,底尖面闊,首尾高昂,首尖尾方,兩側有護闆,船艙為水密隔艙結構。

底尖利于破浪,吃水深,穩定性好,安全舒适,是航行于南海和西洋航線最先進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 ...

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