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作者:老麟感情觀

真正的親密是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失敗,差勁,暴露自己的缺點。很多的事兒、沖突指責都是為了克服,分離是為了不分離,而不是制造沖突。為了分離。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有網友提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明明非常相愛,卻經常互相折磨,有時候明明知道自己是做得不對的,但還是要去做。其實有過戀愛的人啊,多數會有以上所描述的這種體會。兩個人在相戀之初的時候往往都是甜蜜的。可是當兩人走得越來越近,越來越相愛的時候,反而感受到了一種互相折磨的痛苦。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是不對的,也總是控制不住地去做一些傷害對方的事情,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在我看來,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關系越近越相愛就越需要呵護。有個比喻說得很好,人的關系就像兩隻刺猬。當兩個刺猬離得很近的時候,就會刺到對方。

而且總是拿最脆弱的腹部面向對方,而這樣就會被刺得更痛。

要想繼續保持親密,就隻能忍受互相帶來的傷痛和折磨。以上的比喻用在兩性之間的親密關系上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兩人關系越來越親密的時候,就越容易多次地受到傷害。在體驗美妙愛情的同時,也會忍受着彼此帶來的傷痛。

那我們說這種現象是絕對的嗎?能夠解決這個狀況嗎?我們認為的親密是什麼?親密并不是意味着雙方甜蜜的膩歪在一起,說一些愛聽的情話。真正的親密是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失敗,差勁,暴露自己的缺點,而不必總是表現得精明強幹。

這就會帶來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關系越近就越暴露脆弱的一面,内心也就越糾結。同時關系越近就越在乎對方,這是因為向對方暴露了自己脆弱的一面,就會極其地想要獲得安全感。一旦失去了安全感,我們就難免會有被傷害的擔憂,這就是一種患得患失的折磨。

二是雙方會直面到那些相處中的不美好以及美好幻想的破滅。如果我們搞不清這個原理,就會混淆我們的親密夫妻與其他人的差別。于是就拿着其他人所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來對比親密夫妻所暴露出來的缺點,這無疑會讓自己迷失,甚至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以上兩點說明了在親密關系中,要想避免因為親密而發生傷害和折磨,那這種親密就必須建立在信任和了解的基礎上,給予對方足夠的安全感。如果沒有信任和了解作為基礎,兩人一旦達到一定的親密關系,也就必然會讓關系最終走向覆滅。

第二個方面呢,關系越近,往往越會因為克服分離而互相折磨。當兩人越來越相愛,關系越來越親密的時候,總是會有一方或者雙方做出一些傷害對方,折磨對方的事情,這會讓雙方疲憊與互相解釋,互相指責。長期以往,感情就容易在這種消耗下變得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淡漠。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那就是當戀愛中的兩人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很多的找事、沖突、指責其實都是為了克服分離。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也就是說他們的行為是為了不分離,而不是制造沖突。為了分離。就像很多孩子他們的哭鬧一樣,并不都是因為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很多的孩子調皮哭鬧就是為了獲得媽媽的關注。當他感到被忽視的時候,隻能靠調皮哭鬧或者制造一些麻煩來引起媽媽的關注,讓媽媽把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

哪怕是對他責罵這個問題出現的根源,就是一種來自對方的忽視。雙方越相愛,就越希望被重視。當他感受不到愛,感受不到來自對方的關注和在意的時候,就會像孩子為了吸引媽媽的關注而哭鬧一樣去做一些折磨對方的行為,其根本原因就是為了克服分離。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是以說當我們看到對方總是無理取鬧,并不一定是他不愛我們,或者是他故意找茬,甚至認為他想要分手,很可能是他感受到了你的忽視和不在意,甚至擔心你不再愛他。于是就用一些傷害或者是做作的行為來引起别人的重視和在意。

當我們面對這種狀況的時候啊,如果我們還愛着對方的話,先别急着指責對方,不妨先跳出來反觀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忽視了對方。如果确實是因為克服分離而讓雙方感到折磨的話,就需要我們做點什麼,讓對方能夠感受到彼此的愛,畢竟感情也是需要互相經營的。

真正的親密意味着一方可以放下面具,告訴另一方自己的脆弱

結論:彼此親密的相愛之路啊,并非是一路坦途,需要我們認真地對待,心裡裝着對方,在意對方的感受,而不是隻顧自己,而忽略了對方。同時也要通過實際的語言和行為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和了解,這樣才能讓雙方都有一種情感上的安全感,才能建立一段舒适的感情。你們覺得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