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書香更加沁入人心

作者:廖昊

從一個普通的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到探索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建設的“嘉興模式”……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的發展變遷中,從業34載的沈紅梅是見證者,更是親曆者、參與者。“圖書館的百年積澱,時時豐潤着我的人生,讓我能夠有氛圍、有條件對事業永遠保持真摯和純粹。”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先進工作者,嘉興市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沈紅梅說。

讓借閱更容易

從借不到書,到網上閱覽,有多難?這個問題,曾深深困擾着沈紅梅等圖書館人。“過去的圖書館書少,人更少。”1986年,剛從杭州大學圖書館學專業畢業的沈紅梅成了一名圖書管理者。可起初,她對這份工作并不熱愛:“單調、枯燥。”

當時書籍是珍貴資源,圖書館平均一年的購書經費隻有5萬元,書籍實行閉架限量借閱,日常來借書的人也不多。

日常工作單調枯燥,卻有一個細節讓沈紅梅記憶猶新。“借書證公開辦理,每年隻有一次,那時館裡最熱鬧。”沈紅梅說。正是這個細節,讓沈紅梅明白了一件事,嘉興人愛讀書,可讀書卻不易。借助讀書時學到的專業知識,沈紅梅和同僚們利用新技術将原本紙質書目錄入計算機,建立起了書目和讀者資訊庫。1999年,嘉興市圖書館推出全市首家電子閱覽室,成為當地百姓首次接觸網絡世界的“視窗”。

2003年,借助現代資訊技術,嘉興在各區縣乃至鎮村社群建成了搭載網際網路的嘉興圖書館虛拟區域網路,實作了點對點的文獻資訊資源共享,嘉興也成為“國家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示範市。

靠着大膽創新,嘉興地區還實作了圖書“一卡通行”和“通借通還”,嘉興各地的讀者也可通過電腦網絡檢索到省、市公共圖書館的圖書和數字文獻資源。

讓書香沉下去

2007年至2009年,嘉興市圖書館建成以總分館為基本結構的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嘉興市南湖區餘新鎮建成全市首個分館。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是不少讀者對嘉興市圖書館餘新分館的評價。泾渭分明的閱讀區域,少兒類、文學類等豐富的館藏資源,令讀者忍不住驚歎:“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小型圖書館!”

從業人員介紹,每到借閱高峰期,每天最多時能有上千人次到館,讀者都坐到了地闆上。“從曾經的門可羅雀,到如今的門庭若市,沒想到一個鄉鎮圖書館能有這樣的高人氣”。

目前,嘉興市圖書館服務體系已發展成1個市總館、2個區分館、18個鎮(街道)分館、32個村(社群)分館、20家智慧書房、1輛汽車圖書流通車和300多個圖書流通站、農家書屋。2020年,嘉興全市近320萬人次走進圖書館,平均每3萬人就擁有一座圖書館。

“我們希望打破城鄉公共圖書館之間的‘籬笆牆’,讓群衆都能享受到便捷、免費、均等和優質的閱讀服務。”沈紅梅說,“嘉興市圖書館應當承擔這樣的重任,做城市精神的培育者、建設者和引領者。”

讓文化暖人心

總分館網絡建好,更要用好。在沈紅梅看來,通過活動來推廣全民閱讀,吸引更多人走進圖書館,不失為一種新形式。

适合少兒的“圖書館第一課”“閱動全家·書香嘉興”系列活動、“禾禾少兒”系列活動,适合青年人的 “南湖講壇”“雕版印刷體驗”活動,适合老年人的“夕陽紅E族”資訊素養教育訓練……如今,在嘉興市圖書館,各類别具特色的活動貫穿全年。

活動接地氣的背後,是對文化的深度挖掘、對閱聽人需求的精準分析。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參與“夕陽紅E族”活動策劃的楊柳和同僚們一起将課堂搬到了“雲”上。為了教會老人正确使用健康碼,他們一起錄制教育訓練視訊,細緻講解如何申請、出示健康碼,每節課參與的老人超過1000人。

沈紅梅說:“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就是我們的日常工作。我們希望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推廣活動,帶動更多群衆體會閱讀之美,引領全民閱讀新風尚。”

【來源:中國旅遊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