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作者:輕兵器

緻力于輕武器的權威軍事雜志!

中國元素與科幻風:《流浪地球》中槍炮的未來(上圖)

指向本文上一期的連結

《流浪地球》與西方科幻

電影中道具槍的對比

必須承認,盡管《流浪地球》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科幻電影的整體發展水準還是領先了一大步,包括槍械等特殊道具的設計,西方擁有更多的經驗和更成熟的作業系統,不僅擁有不少專業的設計公司和工作室, 但也要與真正的槍支制造商保持密切聯系。是以,未來西方科幻大片中的槍炮往往因片而異,并掌握了科學原理的可行性、先進的視覺設計和電影的實際效果。

西方科幻電影對槍支道具本身,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一個是現實的,這些未來的槍械是基于現實世界的槍械,或者是現成的槍械,隻是在電影中被選為道具,因為它們在外觀上相對罕見或特殊。

從影片中持槍者與環境的關系來看,這種情況既發生在後現代世界或人類未來的某個階段,或者被未來的使用者在現實世界中使用。前者的典型例子是1987年的《機械戰警1》,這是《流浪地球》導演郭凡最喜歡的科幻電影之一,其工作室的牆上挂着電影的海報。影片的主角是墨菲,一個人類改裝的機器警察,他使用了一把名為"Auto 9"的全自動手槍,這實際上是意大利制造的Beletta 93R突擊手槍,道具隻是加長,在槍口處增加了一個大火焰,并改變了瞄準裝置的形狀,使其看起來更具未來感。在1990年代的《機械戰警2》中,除了繼續保留觀眾已經認可的《Auto 9》之外,還有deEB M21和Calico M950、M955A一共三挺更現代風格的衝鎊槍,其中,THEB M21可以折盤成一個無線電般的箱形盒子方塊,並在幾秒鐘內完全展開,其設計在電影的拍攝年代相當前衛。此外,在《機械戰争2》中還有三支罕見的Boza P50大口徑反裝置步槍,這是羅伯特·布爾紮(Robert Burza)設計的一種槍管式半自動武器,在1991年至1997年間僅生産了36支。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墨菲的"Auto 9"手槍改編自Beletta 93R,不僅在形狀上是科幻的,而且在銀幕上也具有強大的效果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Auto 9"擴充了Beletta 93R的前端,同時改裝了瞄準檔位,而其餘部分,尤其是動作機構,保持不變。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遊戲《島嶼驚魂:新黎明》中的一把手槍有着相同的形狀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DEB M21折疊式沖鋒槍,在1990年釋出的"機械戰警察2"中顯示,顯示了槍完全打開時的狀态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機械戰警察2"出現在Boza P50大口徑反裝備步槍中。角色和槍械的形狀,即使是現在,仍然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1984年上映的《終結者》是未來與現實世界交織的典型代表,雖然來自未來,但必須與現實世界打交道,是以電影中的大部分槍支都是現實生活中的武器。例如,從2029年回到1984年的T-800機器人在槍支商店購買了一把amT Hardballer .45口徑自動手槍,袖子更長,代表其未來具有雷射瞄準裝置,代表了當年的高科技水準。在描繪未來人機戰争的場景中,裡斯使用了一把從芬蘭的維美德M82A非支援步槍改裝而來的等離子步槍,道具還建立了一個虛拟的數字瞄準鏡。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機器人T-800由施瓦辛格在《終結者》中飾演,配備了AMT Hardballer .45口徑自動手槍的擴充套筒版本,除了雷射瞄準裝置外,該手槍沒有改變。

在随後的續集《終結者2:審判日》中,人類抵抗戰士配備了原型等離子槍,這是魯格AC556步槍的不可信版本,還增加了雷射瞄準裝置。類似的逼真槍械在《廢》風格的科幻電影中也很常見,比如《未來水世界》和《瘋狂的麥克斯》。作為災後遺留下來的,這類道具槍的設計往往比較簡單,直接用現成的武器做老的就在上面。《荒原》是一部2010年的科幻網絡小說,講述了人類在殘酷但真實的惡劣環境中掙紮求生的故事。小說、電視劇、遊戲等,往往被稱為"浪費"作品。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終結者2:審判日》中人類抵抗組織使用的離子槍道具分别由維美德M82A(上圖)和Ruger AC556(下圖)改編

另一種類型的武器是超現實主義風格,道具和槍支出現在天高的頭頂世界中,例如與地球完全不同的系外行星,甚至是銀河系以外的其他星系。

這些未來的槍支被設計成具有更大的空間和更高的科幻程度,但經常在真實槍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例如,典型的是2009年釋出的《阿凡達》,它具有虛構的GS-221 BCU子產品化步槍和标準的短管PDW版本,類似于虛構的Matanza Arms Company,看起來與《幽靈行動:荒野》遊戲中出現的MR-C子產品化無殼步槍非常相似。此外,大型反叛亂分子邁爾斯·庫阿奇上校使用了SN-9黃蜂左輪手槍,該左輪手槍旨在發射從實際的俄羅斯MP-412旋轉手槍改裝而成的9毫米超高速炮彈,000輪。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阿凡達》中出現的SN-9黃蜂輪式手槍是從俄羅斯MP-412手槍改裝而來的,變化并不顯著

1997年上映的《星河戰隊》為人類步兵設計了更完整的"莫雷塔"系列步槍,消滅了外星蠕蟲家族。是Berberg Studios為這部電影制作了道具。約翰尼·裡科(Johnny Ricco)和電影中的其他步兵使用一種名為"Moreta"MK I的标準步槍,這實際上是一把魯格AC556步槍,帶有一把下裝的伊薩卡M37霰彈槍,然後是一枚由金屬,塑膠,木材和M60機槍的火焰彈制成的炮彈;它的狙擊手版本配備了可變速率瞄準具,而卡賓槍版本則删除了懸挂的霰彈槍。還有功率增強的"Moreta"MK II,但它不是一把真正的槍,它是一把完全由塑膠,鋁和樹脂制成的靜止模型槍。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星河戰隊》中的"莫雷塔"MK I(上)和MK II(下)步槍,前者是真槍改裝,後者是純模型,仔細看就可以看出兩種質感的差別

《星球大戰》創造了科幻電影中最經典的畫面,也值得一提,就像影片中的宏大太空場景一樣,星際戰鬥機和雷射劍,走私船"千年隼"号船長韓索羅手中的手也非常搶眼。該槍實際上是由毛瑟C96"箱式槍"手槍改裝的,在身體安裝支架上增加了一個視鏡,一個帶有管背機槍的滅火器,以及營地前方突出的條紋裝飾。改裝後的槍雖然簡單,但在科幻槍械中具有開鼻子的狀态。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雷射手槍,在《星球大戰》中用毛瑟C96"箱式槍"手槍改裝,按照1970年代的道具生産水準,做起來并不容易。

《流浪地球》設定的"腦洞"太大了,但影片的槍械風格依然注重制實主義,在整體設計水準上并沒有輸給國外大片。雖然不是從真槍改造而來的,但也要立足于現實,并經過深思熟慮和安排。更有價值的是,影片中的槍械不僅僅是身體和無動作的純道具,其内部有疑似電動運動部件,在演員做出拍攝動作時,拉手是前後運動,并具有自動炮擊效果,同時槍口位置設定有光源, 模拟射擊中的火光和暗變化。從實際效果來看,這些道具槍比較成功,基本上符合電影的布景和情境氛圍,讓觀衆感覺既新鮮又親切,達到制片人想要的效果。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GS-211 BUC子產品化步槍出現在《阿凡達》中,布局比較傳統,但其設計在當年的科學發展水準上更為前衛。

當然,正如防護頭盔在電影中總是缺乏必要的架構支撐一樣,道具槍械的設計也有一些缺陷,比如槍械表面有很多六角形和平螺絲,而真正使用子產品化設計的武器,必須保證具有良好的現場分解結合能力,很少使用螺絲等需要工具拆卸緊固件。

在未來50年内,槍支很可能是

發生了什麼變化

《流浪地球》将太陽轉變為紅巨星的時間提前了50億年,也就是半個多世紀後。撇開幻想不談,50年後,一把槍會是什麼樣子,就像電影中的樣子一樣?很多觀衆在看完電影後一定有過這個問題。

回到50年前,想想20世紀60年代的現代槍支與現代槍支有何不同。因為人類科技文明的進步不是一個不斷的發展,隻有在出現諸如蒸汽機、電力、煉油、原子能、計算機、數字通信技術等重大科技突破之後,才會突然加速。到目前為止,槍支已經相對沒有受到這些變化的影響,50年前與今天的槍支相比,其結構、原理和主要性能并沒有太大的不同,而是更多的複合材料代替了鋼、鋁和木部件,武器變得更輕、更耐用,最明顯的變化集中在瞄準系統和加工技術上, 現代槍械采用光學瞄準裝置較為常見,普通士兵的射擊精度明顯提高。此外,零件加工工作量少,材料成本降低,互換性增強。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ACR在20世紀80年代選擇的斯太爾箭式步槍,今天在外形上仍然非常時髦。

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0年,盡管各國主要火器的數量變化不大。例如,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實施"射擊"武器計劃,後來演變成專用單人武器計劃(SPIW),1980年代又選擇了先進的戰鬥步槍(ACR),結果非常豐富,如選用斯太爾、香港的産品造型甚至比科幻大片更前衛,但由于缺乏技術, 或者成本高昂等諸多因素,相關技術終将被抛在一邊,但這些問題可能在未來50年内被打破,一些技術儲備終将得到應用,新的技術進步将不可避免地留下自己的印記。

讓我們仍然以步槍為例,對50年後的槍支進行一些猜測:

首先,無槍槍仍然是槍支的主流。無槍槍的出現本身就是槍支發展的一個重大變化。雖然近年來由于人機效率等原因,這類槍支的應用範圍有所縮小,但幾個主要裝備國家都報告了槍支的回歸。但從長遠來看,城市将成為火器的主戰場,在有限的空間條件下,短而緊湊的火炮優勢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也友善安裝在無人作戰平台上。同時,《流浪地球》中的動态外骨骼等個人車輛已經成為技術現實,隻要能解決問題,就可以實用。如果有這樣的載體,未來對士兵的保護水準和攜帶大量彈藥可以大大提高,彈劾幾乎是不可能的,瞄準,射擊過程将在火控系統的幫助下,完全密封的頭盔可以與射擊隔離開來,當火藥氣體和噪音時,非支撐步槍的所有先天缺陷将不再成為肘部。

其次,階梯-石榴統一仍然是發展的方向。這取決于未來戰場目标的多樣性。除了在防禦工事和房屋中具有保護或隐藏的生命力外,未來的步兵将不得不從空中處理裝甲目标和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是以除了步槍本身之外,還必須有更大口徑的榴彈發射器,它可以是目前的懸挂式,也可以與步槍結合使用。在先進的戰鬥步槍計劃失敗後,美國推進了OICW計劃,該計劃将突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結合起來,共享一個發射器。隻要材料、引信等關鍵技術被破壞,手榴彈的重量、成本、精度和殺傷力等問題就會得到有效解決。如果手中的步槍可以發射裝甲或高爆手榴彈,電影的團夥就不必用管狀機槍擊中通道。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HK研制了第三階段類似OICW的火炮,榴彈發射器,突擊步槍槍管上下排列,這也是OICW最常見的布置方式

第三,武器的智能化、資訊技術将大大提高。2006年德國研制的Amatik iP1自動手槍代表了智能槍支的起點,它已成功應用于現實生活中的射頻識别(RFID)技術移植到槍支上,使用者必須佩戴有源RFID手表,手槍保持在手表25厘米以内,可以正常使用,同時隻允許對識别或識别的目标開火, 手表還可以顯示剩餘功率和射彈數量等資料。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Amatic iP1自動手槍必須與RFID手表一起使用,未來槍支的智能接觸和識别很可能取決于植入體内的微晶片。

今後,槍支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增強使用的安全性,或防止槍支被盜或不當使用等。同時,每支步槍都會有自己獨立的火控系統,進一步提高射擊精度,還可以根據目标的性質為每一枚榴彈引信自動輸入程式,精确控制其操作方式和時間。智能軟體與資訊技術的進一步融合,甚至可以使每支步槍成為戰場上的智能終端,不僅可以将實時戰場情況上傳到指揮中心,還可以下載下傳地圖,接收戰鬥指令,顯示剩餘數量的射彈和最近的救援點的位置,并在頭盔的HUD(面對面顯示)上可視化内容。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面對面的顯示器目前用于飛行頭盔,如果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未來每個步兵都将配備這樣的頭盔,使智能槍成為資訊鍊中的一環,"數字"步兵将成為現實。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戰争何時、如何、如何發生,結果會是什麼,以及新的科學、技術和軍事裝備會産生什麼影響,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戰争的基本原則'将完全适用于未來的戰争,"英國戰争理論家杜普伊在他的傑作《武器和戰争的演變》中說。 武器也是如此,包括火器。無論是HK G11還是XM8,無論造型多麼新穎和不同尋常,它們仍然是基于火藥的火力彈頭。在可預見的50年裡,除非在能源和化學等領域取得特别重大的技術突破,否則這一基本原則預計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即使出現了基于新動力或緻命機制(如電磁學,雷射,微波,粒子束)的實用武器,仍将保留大量正常武器,就像100多年前設計的旋轉式後拉器非自動步槍即使在最現代的戰争中仍然緻命一樣。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為ACR選擇的HK G11無殼步槍在外觀上相對複雜和現代

《流浪地球》(下圖)中的未來槍械盤點西方科幻電影中的槍械

G11步槍發射了4.73×33毫米無炮彈。無殼炸彈計劃由于彈藥自燃風險和武器結構複雜,年内被淘汰,但如果相關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則不是未來火器發展的方向

結語

《流浪地球》的上映,讓我們一窺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未來。《紐約時報》評論說:"中國是太空探索的後來者,也是電影界科幻的繼承者,但這種情況即将改變。"

《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新起點,但不是起點。30多年前,國内科幻影視作品也曾有過一波高峰期。198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根據童恩政的原著制作了《珊瑚島上的雷射》,該書将高效原子電池和大功率雷射相結合。1983年,由葉永烈改編的電視劇《熊貓計劃》中,外國特工密謀竊取中國的克隆技術,并使用了雷射手槍。不幸的是,這股浪潮來得太早了。令人高興的是,《流浪地球》的上映,把中國科幻電影帶到了當下相當高的水準。通過這部電影,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國産電影的巨大進步,也讓我們與西方同類作品的距離也掃清了距離。更有價值的是,《流浪地球》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激勵更多的國内制片人涉足科幻。

《流浪地球》代表了中國科幻的巅峰,但不是最高峰。正如《流浪地球》官方微網誌在影片票房突破40億元大關時所說:"地球飛越金屬的巅峰,希望繼續前行。我們期待更多像《流浪地球》這樣的科幻作品,以及比《流浪地球》中未來槍支更先進、更突破性的國産槍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