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釋出丨奧密克戎波及14省,部分地區現疑似“物傳人”這些防控措施仍有效

作者:海峽網絡
中國釋出丨奧密克戎波及14省,部分地區現疑似“物傳人”這些防控措施仍有效

中國網1月20日訊(記者 林伊人)19日晚,深圳市通報,一國際機組人員入駐酒店的保潔人員确診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這是深圳發現的第二例奧密克戎病例。

近日,全國多地報告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病例。奧密克戎變異株最早于去年11月27日輸入大陸香港。12月9日,天津成為全國首個從入境人員中檢出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内地城市。目前,大陸已有14個省份報告奧密克戎變異株輸入病例。

中國釋出丨奧密克戎波及14省,部分地區現疑似“物傳人”這些防控措施仍有效

2022年1月18日,在北京市海澱區百旺茉莉園一期外,從業人員對快遞進行消毒。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今年1月8日,天津新增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診病例,經新冠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均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防控開始面臨境外境内輸入雙重風險。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已有深圳、北京、天津、河南安陽、遼甯大連、廣東中山、廣東珠海、廣東廣州、上海等地報告本土奧密克戎疫情。截至發稿,國内有高風險地區27個、中風險地區60個。

據世界衛生組織簡報,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傳染力強,家庭續發率為15.8%,高于德爾塔的10.3%,正在迅速取代其他變異株。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本土奧密克戎确診病例的溯源調查中,還出現了疑似“物傳人”的現象。

1月15日,北京、深圳兩地首次發現本土奧密克戎确診病例。調查顯示,兩地病例近期均接觸過國際郵件,不排除經境外輸入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

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趙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物品表面核酸檢測陽性并不代表在物品表面一定有活的病毒。存在于物體表面的病毒,存放一段時間後就會失去活力,但是病毒的核酸依然存在。

趙衛指出,核酸陽性物品的病毒如果要傳染給人,要同時滿足:有傳染源,也就是物體表面的病毒一定是活的病毒,要有合适的傳播途徑,對新冠病毒來說就是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另外,還要有易感人群。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收件人在收取快件,特别是收取國際郵件快件時要戴好口罩,開拆時盡量在戶外進行,同時對内件進行消毒,處理完以後要認真洗手。此外,鼓勵企業采取告知書或是粘貼相應提示的方式告知使用者。

面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大陸“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政策和“動态清零”的總方針,對防範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是有效的。

國家衛健委明确,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對現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現免疫逃逸;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仍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但對其預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未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上升,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現有疫苗預防重症和死亡仍有效果。

同時,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基因組分析顯示,其突變位點不位于大陸第八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公布的核酸檢測試劑引物和探針靶标區域,不影響大陸主流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國家衛健委提醒公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戴口罩仍然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同樣适用。即使在完成全程疫苗接種和接種加強針的情況下,也同樣需要在室内公共場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場所佩戴口罩。此外,還要勤洗手和做好室内通風。

公衆在有疑似新冠肺發炎狀,例如發熱、咳嗽、呼吸短促等症狀出現時,要及時監測體溫,主動就診。同時,盡量不前往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如必須前往,要加強旅行途中的個人防護,降低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的風險。密切關注國内本土聚集性疫情,非必要不前往有疫情的縣(市、區、旗),有疫情的地方居民非必要不離開居住地。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表示,未來半年大陸仍面臨非常高的輸入性風險。原則上講,經過未來一年,無論是群體免疫水準,還是通過疫苗建立的免疫屏障,再到新冠治療藥物的上市,都意味着“這可能是最後一個‘寒冬’”。

中國釋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