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亮等-GCA:利用Mo同位素限制EM1組分來源

作者:嶺南科苑

20世紀80年代,地幔地球化學領域先驅Alan Zindler和Stan Hart基于大洋玄武岩的放射同位素組成定義了DMM(虧損地幔)、HIMU(高238U/204Pb地幔)、EM1(1型富集地幔)和EM2(2型富集地幔)四種地幔端元組分。在這四種地幔組分中,EM1的來源争議最大。典型的EM1特征包括極低的206Pb/204Pb、143Nd/144Nd、176Hf/177Hf和中等的87Sr/86Sr。潛在的EM1的來源包括:(1)再循環古老大陸岩石圈地幔、(2)再循環古老大陸下地殼、(3)再循環洋殼+古老沉積物。造成長期争論的根本原因在于,上述三者經過長時間(>7億年)的演化都可以表現出EM1的特征。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幔地球化學學科組馬亮副研究員、徐義剛院士,與李傑研究員,西北大學陳立輝教授、河海大學劉建強博士合作,利用Mo穩定同位素體系,限定了大陸EM1組分起源于再循環洋殼+古老沉積物。

Mo穩定同位素體系可有效識别大陸地殼、大陸岩石圈地幔、再循環洋殼和遠洋沉積物。球粒隕石具有均一的Mo同位素組成(δ98/95Mo=-0.15‰;δ98/95Mo是相對于标準物質NIST SRM 3134的98Mo/95Mo比值);地幔的Mo同位素組成(-0.20‰)略輕于球粒隕石;全球地幔橄榄岩包體的δ98/95Mo(-0.21±0.18; 2sd, n=15)與地幔值接近;大陸地殼具有重Mo同位素特征(0.00‰至0.35‰);而再循環洋殼(-0.68‰至-0.13‰)和遠洋沉積物(-1.87‰至0.11‰)具有輕Mo同位素特征。大陸、大洋與地幔之間顯著的Mo同位素組成差異為示蹤EM1組分的來源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馬亮等-GCA:利用Mo同位素限制EM1組分來源

圖1 諾敏河玄武岩的放射性同位素組成特征。

研究人員對典型的大陸EM1型玄武岩—中國東北地區新生代諾敏河鉀質玄武岩(260Pb/204Pb<17.5)開展了詳細的Mo同位素研究(圖1)。分析結果顯示,諾敏河玄武岩具有輕于球粒隕石的Mo同位素組成特征,其δ98/95Mo從-0.49變化到-0.15‰,Mo/Ce從0.009變化到0.037。δ98/95Mo與Mo/Ce、Lu/Hf、176Hf/177Hf呈正相關,與La/Yb、Zr/Yb、Hf/Yb以及一些不相容元素(La、Nb、Ta、Pb、Zr、Hf)呈負相關。

諾敏河玄武岩的Mo同位素未受到熱液蝕變、地殼混染、富Mo礦物分離結晶和熔融殘留等過程的影響。δ98/95Mo、Mo/Ce與放射性同位素關系表明,EM1端元具有非常輕的Mo同位素組成和極低的Mo/Ce(圖2)。由于大陸地殼和岩石圈地幔均無法為其貢獻輕的Mo,EM1組分最有可能來源于輕Mo同位素、低Mo/Ce的再循環洋殼+古老遠洋沉積物。

馬亮等-GCA:利用Mo同位素限制EM1組分來源

圖2 諾敏河玄武岩的Mo/Ce、Mo同位素與Hf同位素關系圖。

Mo同位素與放射性同位素、微量元素之間的協變關系可以用橄榄岩+榴輝岩(含沉積物)的不一緻熔融過程來解釋。低程度部分熔融時主要記錄了富集的、易熔的榴輝岩(含沉積物)熔體的資訊,即低的δ98/95Mo、Mo/Ce、Lu/Hf,高的La/Yb、Zr/Yb、Hf/Yb和不相容元素含量,以及EM1型的放射性同位素特征;高程度部分熔融時則記錄了虧損的、難熔的地幔橄榄岩的地球化學資訊(圖3)。

該研究不僅支援地幔中EM1組分起源于再循環洋殼+古老沉積物的觀點,還證明了殘留闆片中輕的Mo可以儲存在地幔深部(至少在地幔轉換帶深度410-660km),并通過火山作用循環至地表。再循環洋殼物質在深部地幔形成輕Mo的儲庫,該儲庫可補償重Mo同位素特征的大陸地殼。Mo同位素有望成為深部地幔中再循環洋殼物質強有力的示蹤劑。

馬亮等-GCA:利用Mo同位素限制EM1組分來源

圖3 諾敏河玄武岩的Mo同位素與部分熔融程度關系圖。

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地球化學權威期刊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該研究受到中國科學院先導B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的聯合資助。

論文資訊:Ma Liang*, Xu Yi-Gang, Li Jie, Chen Li-Hui, Liu Jian-Qiang, Li Hong-Yan, Huang Xiao-Long. Ma Qiang, Hong Lu-Bing, Wang Yu. 2022. Molybdenum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EM1-type continental intraplate basalt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317, 255-26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