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作者:康德科學

點選關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說到蛋白質,對于愛吃肉、練肌肉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熟悉。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而一切生命的表現形式,本質上都是蛋白質功能的展現。

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作為人類的必需營養素之一,蛋白質在維持肌肉、骨骼和神經的穩定,增強免疫系統功能以及促進新陳代謝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圖檔來源:123RF

蛋白質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如果蛋白質吃得不夠,就會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比如:

  • 當能量攝入充足時,而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時:患者可能表現為腹部和腿部水腫、虛弱、表情淡漠、生長緩慢、頭發變色、頭發脆弱和易脫落、容易發生感染等其他疾病。
  • 當蛋白質和能量的攝入都嚴重不足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消瘦無力、體力下降、抵抗力下降、食欲下降、皮膚幹燥和彈性差、頭發稀疏細黃和幹枯。

是以,吃充足的蛋白質,對于維持正常且健康的生命至關重要。

但是,這可不意味着,愛吃肉的人就可以敞開肚皮,盡情享受大魚大肉。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吃過多的蛋白質,對人體同樣有害,尤其是動物性蛋白:

  • 吃過多的動物性蛋白質,難免會同時吃進較多的動物脂肪和膽固醇,這不僅會在無形中增加能量的攝入,還可能會導緻體内血脂的代謝異常。
  • 蛋白質本身吃太多也會對健康産生有害的影響。因為蛋白質的代謝(蛋白質脫氨分解,氮則由尿液排出體外)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分,進而加重了腎髒的負擔,若腎髒本身的功能已經受損,危害會更大。
  • 吃過多的動物性蛋白,會導緻含硫氨基酸的攝入過多,這樣會加速骨骼中的鈣丢失,進而易産生骨質疏松症。
  • 蛋白質吃太多,可能會攝入過多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攝入過多可能是心髒疾病的危險因素。研究發現,與攝入正常蛋白質的人相比,攝入過多同型半胱氨酸的男性,發生心髒疾病的風險将增加3倍。
  • 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而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少(如生酮飲食等),就可能會增加代謝性酸中毒的風險,這可能會導緻昏迷和死亡。
  • 此外,蛋白質吃得過多可能與一些癌症有關,如結腸癌、乳腺癌、腎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

你看,蛋白質雖然如此重要,但是不能吃得過多,也不能吃得太少。

那該吃多少蛋白質呢?

為了促進身體健康,對于不同年齡、性别和體力活動的人,需要攝入的蛋白品質各不相同。《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建議的具體攝入量,如下圖所示: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蛋白質參考攝入量。AI:适宜攝入量;EAR:平均需要量;RNI:參考攝入量。(圖檔來源:參考資料[1])

《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第8版)》教材中指出,中國成人每天蛋白質的推薦攝入量為1.16克/每公斤體重。

也就是說,對于一位身體健康且體重為50公斤的女性來說,建議每天蛋白質的攝入量為:50*1.16=58克。

但如果有特殊疾病或者情況,建議咨詢臨床營養師或醫生。一項發表在《體育科學與醫學雜志》(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medicine)的研究指出,對于患有腎髒疾病的患者,建議将蛋白質的攝入量限制在0.8克/每公斤體重。

通常情況下,如果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為1.2克/每公斤體重~2克/每公斤體重,就可以稱之為高蛋白膳食。

高蛋白膳食對人體的負面影響,在文章的開頭我們已經簡單介紹過。如果你想要嘗試高蛋白膳食,請一定要先咨詢專業的營養科醫生或者營養師。

是以你看,蛋白質可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隻有科學合理的飲食才能在新的一年裡生龍活虎!

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吃出高品質的蛋白質呢?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優質蛋白這樣吃

雖然蛋白質可在多種食物中獲得,但并不是每種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都是優質蛋白。

有的食物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與人體的蛋白質模式很接近,是以有利于我們的吸收和代謝,營養價值較高。

我們把這類與人體氨基酸模式接近的食物,叫做優質蛋白(完全蛋白)。優質蛋白不僅可以維持成人的健康,還可以促進兒童的生長和發育。

日常飲食中的優質蛋白有:蛋類、奶類、肉類、魚類等動物性蛋白質,以及大豆中的大豆蛋白。

需要注意的是,雞蛋中的蛋白質與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可以稱它為品質最好的蛋白質,也常用作參考蛋白(标準蛋白)。

通常,一個雞蛋中至少含有約6克蛋白質。對于不喜歡吃肉類的人或素食主義的人,通過吃雞蛋補充優質蛋白質,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蛋白質,雞蛋也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其中,維生素主要集中在蛋黃,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B2、B5、B6和B12,葉酸等。

那雞蛋的種類這麼多,營養價值有差别嗎?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指出,雖然雞蛋中的營養素含量受到品種、季節和飼料的影響,但是白色雞蛋、黃色雞蛋、土雞蛋等各種雞蛋中的營養素含量沒有很大的差異。

但如果雞蛋的蛋殼不夠幹淨(雞糞),就需要引起重視了。因為沙門氏菌容易通過蛋殼的孔隙污染雞蛋。

如果吃了受污染的雞蛋,可能會導緻沙門氏菌感染,進而引起惡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發熱等症狀。

此外,牛肉、豬肉、雞肉、火雞、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也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之一。

如果想通過肉類補充蛋白質,最好是吃瘦肉、白肉(如去皮雞胸肉和魚肉),并避免加工肉類和油炸肉類,如火腿、培根、熱狗和香腸等。

在補充蛋白質時,除了要注意吃哪些食物外,還應注意加工的方式,盡量選擇蒸、煮的方式,避免炸或烤。

蛋白質吃太多,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吃才最健康

既然有優質蛋白(完全蛋白),那有不優質蛋白(半完全蛋白)嗎?

其實,大部分植物來源的蛋白質都是半完全蛋白。因為這些食物的蛋白質中氨基酸種類或者數量和人體不接近,單獨食用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會受到影響。

如:

  • 雖然堅果中富含蛋白質,但是有些堅果中的氨基酸含量相對較低,核桃蛋白質中的蛋氨酸和賴氨酸含量不足。
  • 大米、面粉、玉米等主食中的蛋白質缺乏賴氨酸。

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建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食物一起吃,和不同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吃,有利于不同食物間的蛋白質氨基酸互補(蛋白質互補作用)。

比如:肉類和豆類中的蛋白質可以彌補大米、玉米和面食中的賴氨酸不足。

是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在日常飲食中提高食物的種類和多樣性:要求每天膳食中應包含5大類食物,平均每天吃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吃25種以上的食物,注意飲食均衡、葷素搭配。

參考資料

[1] 中國居民營養元素攝入量. Retrieved Dec 7 ,2021,from http://www.gxcdc.com/uploadfile/2018/0709/20180709041508867.pdf

[2] 7 Top Healthy Protein-Rich Foods. Retrieved Dec 7,2021,fromhttps://health.usnews.com/wellness/food/slideshows/top-healthy-protein-rich-foods

[3] Plant protein vs. animal protein: Which has the greatestimpact bone health? . Retrieved Dec 7 ,2021,fromhttps://nutrition.org/plant-protein-vs-animal-protein-which-has-the-greatest-impact-bone-health/

[4] Hoffman, J. R., & Falvo, M. J.(2004). Protein–which is best?.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3(3), 118.

[5] 孫長颢.et al.,(2017)《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免責聲明:藥明康德内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資訊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援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藥明康德内容團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