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作者:濰坊齊魯網

承載着向上向善,承載着無私的愛,承載着你我共同的價值追求,近日,“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在山東廣播電視台1200平方米演播廳成功舉行。

“世上隻有媽媽好!媽媽的愛,是那雙長長的筷子,總是把最好吃的菜夾到我的碗裡,看我吃得津津有味,她才露出欣慰的笑容……”釋出會在情境講述環節《世上隻有媽媽好》的動人訴說中拉開序幕。三名少年一字排開,立于舞台,用最深情、最樸素的話語交替講述什麼是媽媽的愛。現場觀衆目光齊聚,用心聆聽,刹那間,整個演播大廳便沉浸在一片愛的海洋中。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釋出人現場采訪楊守偉。

“世上隻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有人說,媽媽是世間最美的稱呼,配得上世間所有的美好。”伴随着舒緩輕柔的音樂和溫暖靜雅的燈光,兩位釋出人一同走上舞台宣布:今天的“齊魯時代楷模”釋出廳将要介紹的就是一位媽媽——一位有着1029個孩子的特殊媽媽!

在人們的印象裡,福利院的孩子是一群被父母遺棄,需要被同情和憐憫的孩子,但當你走進濰坊市兒童福利院,你就會發現這裡的孩子積極向上,健康樂觀,充滿陽光。孩子們燦爛笑臉的背後,離不開一位特殊媽媽的辛苦付出。二十多年前,這位特殊媽媽來到這裡,她用樸素的笑容填補着孤棄兒童的人生缺憾,用無悔的奉獻守護着孩子們的茁壯成長,她就像一束光,把孤棄兒童的生命照亮……

“走,走,走,走,快出去,别搶,别搶,都有,都有指頭!”在釋出會的事迹短片播放環節,大螢幕上顯示楊守偉領着孩子們嬉戲玩耍的鏡頭,孩子們天真無邪的争寵嬉鬧聲和着楊守偉充滿磁性母愛的招呼聲,一幅幅幸福快樂的畫面映入現場觀衆眼簾。鏡頭裡顯示,楊守偉用十根手指牽着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的臉上是那麼的滿足。“每天早晨起來,上班以後換了工作服,我就跑到孩子房間裡來,我一進房間,孩子們就‘媽媽、媽媽’往我身上跑,孩子圍着我,我感覺我是最幸福的!”

福利院的孤棄兒童多,而楊守偉隻有一雙手,如何把更多的愛分享給更多的孩子,楊守偉張開雙手,一根手指牽住一個孩子,一根手指一份愛!

整台釋出會用《喚醒生命》《托舉成長》《點亮未來》三部事迹短片,穿插現場訪談、現場講述,高度濃縮闡釋了楊守偉那份二十餘載悉心照料孤棄兒童而無怨無悔、無私無暇的人間大愛。腦癱、腦積水、唇腭裂、魚鱗病、心髒病、B肝、A肝、梅毒,甚至艾滋病,福利院孤棄兒童的病症千奇百怪、多是難以治療,楊守偉用至真至誠的愛心、用常人難有的無比耐心精心呵護撫育每一名孩子,一點一滴、一言一舉、一幕一幕,無不讓人感動萬分,無不讓人動容淚目!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同僚講述楊守偉的先進事迹。

釋出現場特别邀請到了濰坊市社會福利院原院長張新民和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養護科科員張永敏、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社會科科員王敏、濰坊市兒童福利院教育科教師蘇娟娟,同現場觀衆分享一個個生命奇迹背後的感人故事。‬

‪ ‬“我第一次跟楊守偉近距離接觸是在兒童部的洗刷間,她正在洗尿布,尿布當中粘有大便,手上雖然有大便,但是她滿不在乎,我看了這個幹勁兒滿滿的姑娘,我感覺她是一個好苗子,值得托負!”張新民回憶。

“我和楊姐共事十年了,平時楊姐好像永遠不知道累,特别能吃苦,但是她也有很脆弱的一面,我們曾經接收過一名兩歲的孩子,他的右眼患有視網膜母細胞瘤,入院的時候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楊姐就帶着他四處求醫,但是也沒有好轉,後來孩子在楊姐的懷抱中永遠地閉上了雙眼。”張永敏說,“每送走一個孩子,楊姐都非常難過,可是還有其他的孩子要照顧,為了控制情緒,她就彎下腰到處拖地,不停地拖,一直拖到自己的胳膊都酸了,腰也直不起來,直到整理好情緒了,她才會轉過頭微笑着再去忙活别的孩子……”

王敏講述:“這麼多年來,楊姐每天都是最早到,最晚走。每天到福利院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看孩子們,一天到晚開口閉口的全是孩子。雖非親骨肉,依然父母心。在我們福利院即使是殘疾程度非常嚴重的腦癱孩子,我們也沒有讓他們像病人一樣整天躺在床上,而是白天全部脫離床鋪做康複或者是撫觸……”

蘇娟娟說:“這些年,楊姐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精力和愛都放在了福利院的孩子們身上,她自己的女兒在上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寫過一篇《假如我是神筆馬良》的作文,其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又大又溫暖的屋子,讓福利院的孩子在裡面快快樂樂地生活;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美味可口的食物,讓福利院的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這樣我的媽媽就不會太牽挂他們,就會有時間陪我了……”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為了福利院的孩子,楊守偉放棄了太多、失去了太多!這些年來,她滿懷着生命的大愛與責任,始終撲在護理工作一線,與孩子們堅守在一起,舍小家,為大家,為了幫孤棄兒童找回失去的母愛,楊守偉毅然選擇了一條艱難而又辛酸的守護之路。

釋出會進入高潮階段,楊守偉從舞台後方拾級而下步入舞台中央,女釋出人走上前與她熱情相擁,問是什麼力量支撐她一路走到今天?“二十多年的時間,其實也不算太久。一天天上班,一個接着一個孩子地撫養,我也沒有時間靜下來去想,為什麼陪着孩子,也沒有空去琢磨什麼意義和價值,就是想一門心思地把孩子照顧好,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既然孩子沒有媽媽,叫我一聲媽媽,那我就要當好這個媽媽,全心全意地照顧好孩子!”楊守偉樸實地說,“其實我和天底下所有的媽媽都是一樣的。當媽的人,不管為孩子做多少事情,出多大的力,都是無怨無悔的。一個普通的女人,能夠給這麼多的孩子當媽媽,我覺得我自己很充實,很知足,也很感恩!”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現場觀衆紛紛為楊守偉鼓掌。

楊守偉真誠樸實的話語打動着現場每一名觀衆,熱烈的掌聲在溫暖的演播大廳裡經久回旋。一位來自省民政部門的觀衆在釋出會結束後動情地說:“楊守偉同志的故事實在太感人了,她做的每一件事是那麼瑣碎又那麼偉大,她對工作是執着的、認真的,她的愛是純潔的、無私的,我們一定要學習她這種精神,善待工作,善待他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經楊守偉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同樣繼承了“媽媽”大愛的基因。感恩于“媽媽”的養育,一位楊守偉一手拉扯大、名叫孫春梅的孩子,如今已經就業于濰坊市社會福利院,在釋出會現場舉着為楊媽媽親手繪制的肖像畫送給了楊媽媽,畫上還簽着許多名字,他們都是楊媽媽的“孩子”,他們沒有忘記自己至親至愛的“媽媽”!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給他們敬愛的媽媽送上祝福。

“我要替孩子們感謝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我們的關心、關懷和關愛。我和我的孩子們是新時代最受益的人。作為一名黨員,我也會繼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領我們所有的護理員媽媽們一起用心用情守護好孩子們!”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釋出儀式現場宣讀了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關于授予楊守偉同志“齊魯時代楷模”稱号的決定》,并為楊守偉頒獎。這是黨和政府給予楊守偉同志的崇高榮譽,也是社會各界對楊守偉同志共同的價值認可。

讓愛的光芒灑向更加開闊的地方——“齊魯時代楷模”楊守偉釋出儀式現場側記

合唱《愛的奉獻》。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親手點亮“楷模之光”之後,楊守偉同現場參演人員共同唱起《愛的奉獻》。至此,釋出儀式在觀衆激動的淚水與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