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作者:曆史偉人

2008年8月8日,是北京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的日子。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猜測,誰會成為點燃主會場火炬聖火的最後一棒火炬手。

當晚,在精彩紛呈的開幕式接近尾聲時,這個答案終于揭曉了。随着奧運會火炬來到“體操王子”李甯的手中,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傳奇運動員的身上。

時年45歲的李甯吊起威亞,一躍而起升到空中。他在半空中邁開腳步,以奔跑的姿态将一幅長長的畫卷徐徐展開。畫卷上,是這屆奧運會一路以來進行火炬傳遞的衆多火炬手。

李甯在國家體育場鳥巢的上空行走了足足幾分鐘,終于來到了鳥巢主火炬的前方。他将手裡的火炬對準前方,成功點燃主火炬的聖火,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寫下了完滿的句号。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開幕式上的李甯

能成為奧運會最後一棒火炬手,李甯在中國體育史中的地位可見一斑。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時間的整整二十年前,在那屆同樣由東亞國家舉辦的奧運會上,承載着無數國人厚望的李甯意外地失誤頻出。而在他黯然歸國後,又經曆了無數謾罵甚至死亡威脅……

1984年洛杉矶奧運會 “體操王子”驚豔世界

熟悉體操的朋友們都知道,這是一個需要運動員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訓練的項目。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它對運動員身體的柔韌性、平衡性和靈活程度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李甯就是從自己很小的時候便投身體操訓練,并在8歲時進入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體操隊。當同齡的孩子們還在上國小時,小李甯幾乎每天都要進行艱苦的訓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1980年,17歲的李甯成功入選中國國家隊。那時應該沒有多少人會想到,一個中國乃至世界體操運動的傳奇,就此誕生。

1982年第六屆世界杯體操賽上,初出茅廬的李甯在男子比賽的7個項目中,獲得了6金1銅的成績,震驚了世界體操界。很快,他憑借自己出色的表現與俊朗的形象,獲得了“體操王子”的美譽。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李甯

兩年後,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矶舉行。作為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體育盛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而這屆奧運會,也是中國在闊别多年後,又一次參與了這四年一度的運動盛事。面對重新加入奧運大家庭的中國面孔,國際社會充滿關注。

巧合的是,這屆奧運會的舉辦地與1932年中國首次參加的那屆一樣,都是美國洛杉矶。半個世紀過去了,同樣的地方,中國展現出的體育實力卻大不相同。

這屆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最終共獲得15枚金牌,高居金牌榜第四位。久違奧運賽場的中國,用出色的成績震驚了世界。

而在所有中國選手裡,李甯無疑是最突出的那個。他一人就獲得了三金二銀一銅六塊獎牌,成為這屆奧運會上赢得獎牌最多的運動員。一時之間,李甯在國内成為了英雄一般的存在。

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又在世界體操錦标賽和世界杯體操賽上先後拿到4項冠軍。與此同時,“建國35周年體壇35英傑”、1984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加入中國共産黨、1985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1986年度全國十佳運動員……這些形形色色的榮譽向李甯襲來。可以說,那時的他堪稱國民偶像。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1987年,年僅24歲的李甯被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接納為委員,成為全亞洲唯一代表。此時,距離又一屆奧運會的到來已經很近了。

1988年漢城奧運會 被寄予厚望的李甯卻失誤連連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在我們的鄰國南韓漢城舉行。在奧運會開幕前,李甯作為中國運動員代表,以火炬手身份進行了奧運聖火傳遞。就此,他成為第一位參加奧運火炬傳遞活動的中國運動員。

經過4年前洛杉矶的輝煌,數億國人對中國代表團此次的表現寄予了很大期望,希望看到他們再創輝煌。

1988年9月17日,漢城奧運會正式開幕。在無數國人的加油助威聲中,中國健兒在賽場上開始激烈的拼搏。

但随着賽事的進行,中國代表團在很多自己的優勢項目上接連失利,金牌數少之又少。很多中國人,包括參加比賽的隊員和教練,都不明白為什麼這屆奧運會如此不順……

原來,這背後是有深刻背景的。4年前的洛杉矶奧運會,很多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包括蘇聯與大部分東歐國家——都進行了抵制,并未派出代表團前去參加。而這次漢城奧運會,它們中的大多數國家都來參加了。

而如果仔細看看1984年洛杉矶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金牌分布,便會發現基本都集中于體操、射擊、舉重這幾個項目中。

不幸的是,這些項目恰好也是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所擅長的。4年前他們沒來,無形中讓中國代表團撿了便宜。這次他們來參賽,中國運動員面臨的競争直線上升,想拿金牌自然就難了。

面對強大的對手,很多本就國際大賽經驗不足的中國運動員發揮欠佳,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廣大中國觀衆連遭打擊後,将目光聚焦在了“體操王子”李甯的身上。重鑄中國代表團榮光,李甯義不容辭。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身為當時中國運動員的代表,李甯本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現在看到中國代表團出師不利,他身上的擔子便更重了。

其實,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将,李甯的心理素質一向十分過硬。早在四年前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前,父母便給他寫了一封信,告訴他不要辜負全國人民的期望。

當時的李甯隻要一想起這句話,便常常夜不能寐。但他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在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三個項目上收獲3塊金牌,一舉震驚世界。

而現在,面對全國人民再一次的期盼,他也隻能咬緊牙關,全力以赴。

在無數國人的企盼中,李甯終于在漢城奧運會上出場了。

在吊環項目中,他為了穩妥,有意降低了動作難度。隻見李甯穩健地騰空而起,兩手握住吊環,并成功地做完了一系列動作。

眼看李甯就要順利完成整套動作,很多中國觀衆都松了一口氣。

誰也沒想到,就在此時,意外發生了。

李甯緊抓吊環的雙手微微顫抖起來。突然,他兩隻手好像失去了力量,整個人摔了下來,一隻腳還挂在了吊環上……

如此嚴重的失誤竟然出現在“體操王子”李甯的身上,人們紛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李甯當時的表情耐人尋味——他隻是站起身,臉上露出淡然的微笑,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失望沮喪。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随後裁判打出分數,這個成績可能是李甯運動生涯中得到的最低分。

接下來的鞍馬項目中,李甯在完成多年來的拿手絕活“托馬斯全旋”時,動作出現變形,竟然直接從鞍馬上掉了下來。又一個觸目驚心的低級失誤,無數中國觀衆的心又一次涼了。

而在男子團體賽中,以李甯為首的中國男團登場後,又不斷發生失誤。經統計,整場比賽中,全隊的失誤次數達到驚人的11次。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男隊自然成績不佳,最終僅獲得第四名。

在後來李甯參加的幾個個人項目中,他也顆粒無收,沒有獲得任何獎牌。這位被國人寄予厚望的體操王子,就這樣從漢城奧運會上空手而歸。

漢城奧運會表現失常的背後 李甯到底怎麼回事?

為什麼4年前還在洛杉矶大放異彩,2年前還在世界杯體操賽上獨攬3枚金牌的李甯,在漢城的表現如此有失水準呢?原來,這背後有着他個人與當時中國體操難言的心酸。

漢城奧運會之前,當時的中國體操男隊已經陷入了青黃不接的境地。年輕隊員實力不足,隻能倚靠經驗豐富、榮耀加身的老将。

而當時的李甯,因為有傷在身,已經有足足十個月沒有進行過系統訓練了。對運動員來說,告别訓練場這麼久,對自己狀态及競技水準的影響非常巨大。

可由于國内體操後備人才的欠缺,國家隊教練經常反複考慮,還是找到了已經身處退役邊緣的李甯,讓他再次為國出戰。

此時的李甯25歲,對于體操運動員來說,已經屬于高齡了。再加上自己肩關節持續疼痛,能否恢複到過去的頂尖水準,是一個巨大的問号。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但在國家的号召下,李甯決定再拼搏一次。對于身體上的傷痛,這位老将并不陌生。早在他17歲時,便曾拖着受傷的腳拿下了自由體操的冠軍。

于是,闊别訓練場已久的李甯又回來了。面對疼痛的肩關節,他選擇了打封閉針來完成平時的訓練。這其中的痛苦與煎熬,隻有他自己能夠體會到。

事實上,在當時的國内,關于要不要讓李甯參加漢城奧運會,是有過激烈争論的。但最終,李甯還是登上了前往漢城的飛機。當時有一種說法是:體操是最重印象分的。而李甯名聲這麼大,威望這麼高,隻要不出現重大失誤,金牌就很有希望。

但結果我們已經知道了。李甯不僅出現了重大失誤,還出現了不止一次。17歲的他,身體還年輕,可以應對身體的疼痛;而25歲的李甯,隻能接受自然規律,向歲月低頭。

在當時,很多國人對李甯失誤後露出笑容大為不滿,稱他這樣是不知羞恥。而事實上,李甯之是以有這樣的反應,隻是出于對國家形象的考慮。作為當時中國運動員的代表,如果自己在出現低級失誤後垂頭喪氣,可能會影響世界對中國的觀感。出于這種考慮,李甯便隻能露出無奈的笑容,為國家也為自己保持住最後的尊嚴。

但很多觀衆不知道的是,等比賽結束李甯下場後,他立即在場邊哭了起來。此時,沒有錄影機鏡頭打擾的他,終于将這段日子以來的艱辛、痛苦——可能還有委屈——通過淚水傾瀉了出來。身為榮譽滿身的體操王子,此時的李甯終于露出了平凡人的一面。他何嘗不想上演王者歸來的好戲,為中國再次争取榮譽;奈何傷病和歲月無情,這一次,李甯隻能咽下失敗的苦果。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但當時的他可能沒有想到,更讓他痛苦的事,還在後面。

回國後遭受謾罵威脅 一度對人性失望

漢城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最後僅僅獲得5枚金牌,掉出了獎牌榜前十。深感失望的廣大國人,開始了對運動員們的口誅筆伐。

而首當其沖的便是顆粒無收的李甯。人們不僅對他的幾次低級失誤耿耿于懷,對他失誤後露出的笑容更是大為光火。一場無形的風暴,正朝這位體操王子襲來。

在回國的飛機降落後,李甯避開衆人,獨自一人從通道離開。但他此時的低調,已無法平息許多人的怒火。

當時的一些媒體,直指李甯在漢城的表現“不知羞恥”。“體操亡子”,也成為一些人給李甯的新稱呼。至于“哪裡不好摔,非跑到奧運會上摔去”這樣的話,更是數不勝數。

不僅如此,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剛回國那段期間,李甯經常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不明信件。有的信裡在罵他;有的信附上一條繩子,讓他上吊;還有人甚至寄來了刀片,要他自我了結。

更有甚者,專門找到了李甯的家,用石頭把他家的玻璃砸個粉碎。

面對這樣的局面,李甯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他想不明白,明明不久之前,自己還是這個國家的英雄,受到無數人的追捧;怎麼突然之間,自己又變成了罪人,好像犯了十惡不赦的滔天大罪一樣。難道就因為自己比賽表現不好嗎?

事實上,當時的很多中國人,對奧運會和體育運動缺乏基本的認識。他們不知奧運精神和體育精神為何物,而隻是單純地将其與國家榮譽民族情感聯系起來。結果就是,當運動員成功了,便萬衆歡呼;當運動員失敗了,就衆人唾棄。這種情況,一直在國内持續了很多年。

在當時,不僅是體操王子李甯,連創造“女排精神”的中國女排都廣受社會批評,就因為他們在漢城沒有奪冠。當時的女排隊長楊錫蘭,在給郎平寫信時失聲痛哭,表示自己辜負了祖國人民的期望。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楊錫蘭

在那段痛苦的時期裡,李甯因為害怕被人認出,一度連銀行都不敢去。30多年後他在一檔節目中回憶道,自己當時一度對人性深感失望。

1988年底,李甯正式舉辦退役儀式,告别了自己傳奇的運動生涯。

重振旗鼓 體操王子轉型商界精英

告别運動員身份後,李甯進入了人生另一個階段。1989年,在時任健力寶集團總經理李經緯的邀請下,他加入健力寶集團,跨入了商業領域。

在那個年代,李經緯可謂商界的風雲人物。他名下的健力寶飲料,在當時的中國風頭蓋過可口可樂,成為很多人對碳酸飲料的首選。

而李經緯個人,則是李甯的忠實支援者。據說,在李甯從漢城回來時,李經緯是唯一一個迎接他的人。

在李經緯的大力支援下,李甯在這片全新的領域中大展拳腳。1990年,他以自己的名字創立了運動品牌李甯,并一步步将其發展壯大,成為世界知名的中國品牌。離開賽場的李甯,也以這樣的方式,繼續書寫着自己的傳奇人生。

1988年漢城奧運會,李甯比賽中失誤連連,回國後有人寄來刀片

李甯和李經緯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當李甯升空點燃主火炬時,20年前的紛紛擾擾已經煙消雲散。而在之前提到的那檔節目中,李甯說道:在1988年對人性失望兩個月後,他便原諒了一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