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努力打造百億産值紡織企業記——第十二屆省政協委員鄭逢源

作者:閩南網

“2012年,我就把戶口從福州市長樂遷到了尤溪縣西城鎮。十幾年過去,我也算是半個尤溪人了。企業在這,家就在這。我的兩個兒子都在尤溪創業,大兒子在城南工業園的華揚纖紡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小兒子在這裡負責生産。我們順源系在尤溪縣的城南工業園區、城西園區共有四家紡織企業。”近日,尤溪縣經濟開發區城西園的福建順源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第十二屆省政協委員鄭逢源向記者介紹。

“縣裡招商力度大,投資環境不錯,營商環境好,用工友善,電費便宜,交通好。2011年剛來時,我也隻想辦一家企業,沒想到,從籌建到投産都很順利,治安等各方面環境特别好,給了我信心。縣裡的主要上司都會過來開現場會,解決企業訴求。我們也就全力去搞生産、搞經營。”鄭逢源說起10年來的創業發展史。

鄭逢源表示,創業初期,特别是2012年至2015年,困難重重,紡織利潤不高,是企業最低谷的時候。之後規模上來了,産品研發也更新,企業慢慢得到發展。去年上半年,因為疫情出口停了,有一段時間庫存大,經營壓力大,政府馬上給了政策,金融機關也在資金上支援,企業進行了一些調整,很快駛上紡織快車道。

“得益于疫情的控制,國際訂單都轉到了中國,說心裡話,我們實體企業感謝偉大的祖國,也隻有中國,能夠這麼快穩定。今年春節,我們趕國外訂單,員工就在廠裡過年。”鄭逢源說。

讓鄭逢源感動的是,在用工緊缺的時候,尤溪縣政府派出了十幾輛車,到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地,幫助企業接回新老員工。“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遇到許多事,政府都替我們想到了。”

現在,順源系每年都投入幾千萬元資金,進行更新。“我們的老裝置,一萬錠要50人,後來經過更新,隻要30人,現在,新上的德國生産裝置,一萬錠隻要15名員工,處于國際前列。”

1970年出生的鄭逢源,說起企業的發展,中氣十足,如同一個小夥子。

福建順源紡織有限公司是最早落戶尤溪縣的高端紡織出口企業。在鄭逢源的帶領下,企業借力紡織供給側改革政策東風,平穩有序、飛速發展。11年來,順源紡織從小到大,由大變強,一舉躍升為“福建省工業和資訊化省級龍頭企業”,形成由順源紡織、隆源紡織、旭源紡織、華揚纖紡等項目組成的“順源紡織企業矩陣”。2018年,由順源紡織、隆源紡織、旭源紡織組成的順源系被三明市政府列為百億産值培育企業。目前,順源系提供了2500 多人就業,年産值超 30 億元,每年上繳稅收貢獻超千萬元。

鄭逢源說,未來五年,順源紡織将整合優質資源,發揮長闆優勢,激活技術禀賦,啟動數字化轉型,建構“紡紗—織造—染整—服裝”全鍊條産業,打造涵蓋紡織服裝全流程的百億大型集團企業,争取 2025年實作産值 100億元的新突破。

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鄭逢源高标準嚴格要求自己,多年來一直堅持學習,密切聯系群衆,積極參加政協組織的會議和小組活動, 深入企業進行調研,認真履行政協委員職責,在帶領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建言獻策。他根據紡織行業轉型更新的關鍵階段,就如何破解行業發展困局,撰寫發表了《關于扶引紡織企業大龍頭,培育大叢集的建議》。面對目前國内外發展現狀,鄭逢源就如何開展紡織行業高品質新發展,提出通過培育一批紡織集團龍頭、寫實一篇金融扶持文章、建強一個紡織技術産學研平台、加大紡織行業人才扶持力度等多方面措施,助推紡織行業綠色轉型、科技賦能、人才托舉、跨越發展,得到了紡織行業同仁、經濟界委員的積極響應。

即将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鄭逢源打算圍繞《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中,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決策,針對目前全省民營紡織企業發展中存在的轉型不夠、發展不足、産業積聚不高、産品競争力不強等問題,撰寫《加大激勵和引導,推動數字技術和民營紡織業快速深度融合,打造全球領先的福建數字化紡織産業叢集》提案。

“我建議利用好政策,強化激勵引領,在長樂、尤溪、晉江、石獅等化纖紡織原料、紡紗、織布、印染、服裝、鞋帽等紡織業集中區域,推動數字技術與紡織行業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福建特色、全球領先的數字化紡織産業叢集。”鄭逢源說。(記者 駱志雄)

來源: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