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股升起“藍月亮”,收益率超過茅台,它為什麼賺錢更容易?

作者:誰會是最後赢家

2020年12月16日,港股升起了“藍月亮”。作為洗衣液第一股,上市當天,藍月亮的表現着實讓人眼前一亮,開盤就漲了16.41%。

投資藍月亮的高瓴資本,也在十年時間裡獲得了高達20倍的巨大收益,創始人張磊曾說:“藍月亮就像是早期的‘中國版寶潔’”。

據悉,2019年藍月亮的淨資産收益率甚至超過了茅台。相比股價的高調、亮眼,藍月亮的創始人羅秋平就低調、沉穩許多。

從籍籍無名到上市公司老闆,羅秋平的成功之路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放棄學術,投入商海

1963年,羅秋平出生在湖北荊門的一個普通人家,因為從小家境不好,是以他懂事很早,常常會和父母一起做零工,來貼補家用。也正是因為童年時期的貧苦經曆,讓羅秋平意識到出人頭地的重要性。

雖然家裡不富裕,但父母還是盡力把羅秋平供到了大學,198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被武漢大學錄取。進入大學後的羅秋平,對知識的渴望愈加強烈。

于是,他總是在學習課堂知識之後,就泡在學校圖書館裡讀書,有時候一看就是一天。

港股升起“藍月亮”,收益率超過茅台,它為什麼賺錢更容易?

雖然羅秋平是理科生,專業是化學,但大學時期的他卻對哲學産生了深厚的興趣,後來,他自己也認為哲學的思想和書籍,幫助他形成了對社會的看法和認知。

1984年,大學畢業後的羅秋平沒有選擇直接工作,而是繼續深造,攻讀中科院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就當大家都以為他會繼續讀博時,他卻改變想法,決心創業。

因為羅秋平很了解自己,他覺得自己并非要研究學術,而是希望能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

于是,羅秋平和藍月亮的成長之路就此開啟。

二、發現商機,賺得第一桶金

受哲學思想的影響,羅秋平很善于洞察事物,是以決定創業之後,他便開始尋找商機。

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發現在家用清潔領域,隻有洗潔精和洗衣粉兩種産品,但實際上,還有許多細分的市場需要更精準的洗滌産品,他明白,這就是自己要找的機會。

港股升起“藍月亮”,收益率超過茅台,它為什麼賺錢更容易?

說幹就幹,1988年,羅秋平和幾個同學一起組建了團隊,公司名稱為“道明化學研究所”,這也是藍月亮的前身。他們前期還自嘲,如果失敗了,那就一起去廣州修自行車掙錢。

因為羅秋平是化學專業的,是以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他們就推出了第一款清潔産品——全能水,這是廚房清潔劑,不過,誰也沒想到,全能水一經上市,就大獲成功,這也讓羅秋平他們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這回他們也不用去廣州修自行車了,至此,羅秋平的公司開始正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從“全能水”到“油污克星”,他們打算在日化行業紮根下去。

可就如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一樣,做生意也一定會遇到阻礙,關鍵就是看我們怎麼應對困難。

三、危機變轉機,迎來大爆發

1994年,藍月亮公司正式成立,羅秋平開始探索新的産品。2000年的時候,他推出了“藍月亮”品牌下的首款抑菌型洗手液,本以為會受到歡迎,沒想到,市場反響平平。

這也讓羅秋平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他們發現,不是産品本身的問題,而是大衆消費習慣的問題,當時人們已經習慣使用香皂來洗手,一時間還沒有接受洗手液,這種“稀罕玩意”。

港股升起“藍月亮”,收益率超過茅台,它為什麼賺錢更容易?

因為洗手液銷量的低迷,羅秋平和團隊備受打擊,不過這件事在2003年迎來了轉機,非典的來襲讓人們對個人衛生的關注度得到提高,大家這才意識到,相比多人使用的肥皂,洗手液能很好規避交叉感染的問題。

于是,曾經不受歡迎的“藍月亮”,開始成為“一瓶難求”的香饽饽。藍月亮的知名度也就此打開,成為國内日化行業的領軍人物。

“藍月亮”的标簽也永遠貼在了羅秋平身上。

當我們回頭再看羅秋平走過的路時,你會發現,在很多重要的節點,他都能果斷地做出選擇,決心創業、研發産品、創立藍月亮,每一步看似走得輕松,但我們知道,沒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也許從多年前,羅秋平決定創業開始,就注定了如今藍月亮的成功,因為真正聰明、努力的人,無論走哪條路,最後的結局一定是美好的。

我們期待藍月亮未來的發展,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下一個“藍月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