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400字(通用16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範文400字(通用1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

  我也不甚記得看過幾次文化苦旅,隻知道那個帶着些文人特有的酸氣的一本書,在我年級尚輕的日子裡,讓愁死變得有處可依也有些高貴起來了。就像是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那些自以為是的憂愁與優越感。

  我是個很怕單一又很喜歡單一的人,單一有時也是一種風格,一種别人看到就知道那是你的風格。就像是我的穿衣,永遠不會有固定的風格,可愛,禦姐,運動,都可以是我的選擇,但是總有一點是一樣的,我選擇的款式總是最基礎的,色彩單一,純色,進而通過搭配來讓這些東西有自己的風格。

  看到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時也是這種感受,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内容,卻是相同的風格。我想尤其是文字的風格是最不應當變來變去的,文字常常是代表着一個人的态度和與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而餘秋雨的文字也恰好帶着那些我喜歡的溫柔,平淡與幹淨。

  總是覺着看着這本書時,好像整個人都會變得溫柔,文字極具穿透力。讓我的心上好像放了一塊棉花糖,每一篇文章中總會有那麼一雙溫柔的手将你拉入這場關于文化的旅程中,你歡心慶幸,無奈哀歎,仿佛正如這漫漫文化之旅的一位身處其中的旁觀者。

  希望抽空讀一下,餘秋雨,文化苦旅。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2

  跟随餘秋雨先生的步伐走入,歡迎來到中國,我們一起去探索中國的山河大地。

  遙望避暑山莊背影,細讀碑文,不知不覺間秋雨先生已為我們繪出清朝曆史,他不由歎息:“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凄怨靈魂”。

  來到杭州,一起品位“先有生态後有文化”的治城之策。如果你喜歡蘇東坡,那麼你一定要喜歡黃州這座城市,了解“烏台詩案”背後的故事,見證東坡先生的自省和成熟……

  你可能不知道山西是19世紀前最富有的城市以及“走西口”的故事。來到甯波,去看看天一閣吧,這裡有關于書籍最美麗的記憶,它是“現代文化良知見證”。

  去往黑龍江省甯安市的甯古塔,見證流放者被中國古代判決所受的長時間折磨,品味其苦難中的高貴

  要知道“文明可能産生于野蠻,卻絕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贊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

  跟随秋雨先生我們真的能學習許多!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3

  就這樣一天看一點,這麼久終于看完啦,不論是因為習慣還是環境,終歸沒有随手寫什麼讀書筆記,大約我是從來不會這樣寫的吧。有的隻是追随情節而動,奔走四方,随文字漂泊不定,去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去看世界的廣闊無垠,去看曆史的轉變輪回,去看文明的繁華衰亡,文化苦旅,那麼,又能看到在這廣闊天地間随時間這世上遺留下來的可以被我們所讀到的那些東西。

  這場文化苦旅包含了中國,世界以及人生的三場旅程,關于世界部分,關于古代世界文明,淺嘗辄止,未免有些生澀,并不喜歡。其次,則是人生的旅程,可是,這樣的旅程是作者的旅程,是一個秋雨中出生,一生經曆榮辱浮沉的他的人生,他寫,我讀,其間他對人對事對人生諸多感慨我隻能掠影而過,更别作甚麽品評啦。唯獨最初的旅程,也許并不苦的這部分,遍覽河山,橫越千年,從北地苦寒的流放之地傳出的文字,到南方水鄉傳承幾百年的藏書樓,曆史,人文,盡在旅途。其間有一地曆史,串聯起千年風流人物,如杭州,也有一人旅程,溝通兩地迥異風物,如蘇轼。多的是以風物為題眼講出此地曾經發出心中所感,一眼泉,一座山,文明在其中,中華曆史在其中。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4

  作者在書中既有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後的暢快,也有自己内心中的傷古傷今。我書中開篇的第一章《道士塔》中,作者除了對莫高窟的佛像雕刻和壁畫中的飛天等經典形象的歎服,更多的是對那些已經轶失的古經卷的歎息和那位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纂憤恨和無奈。

  因為王圓纂個人的愚昧無知和當時整個國家和社會對這些經書的漠視導緻了這一中華文化瑰寶客走他鄉。此時我才懂得《文化苦旅》中這個“苦”字含義,其中有對古代文人志士不公的待遇的惋惜,更有那種對文化遭到破壞的憤恨和無奈,是以這一次次的旅程怎麼能不是一個苦旅。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隻是淺淺的閱讀了書中的一部分章節,但是書中的描述,以及它流露出的感情色彩都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們的人生是一段大大旅程,我們也倒不是非要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去走完這一段的路,但是走這一段路程抱着何種态度很重要的。

  我們大可嬉笑怒罵、走馬觀花的走完這一程,但是最後沉澱到心底的東西又能所剩幾何?是以我感覺要像作者那樣帶着自己的品味和思想去領略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一程。沿途我們會經過諸多風景,要的是自己心中那獨特的感受,明白自己融入過,而不是短暫的來過。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5

  木窗、石闆路、烏篷船和縱橫交錯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橋,組成一座平和安靜的江南小鎮。

  行走在中華民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關于“江南”這個話題的有很多,唐詩宋詞贊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時歸隐選它,現代影視拍個古裝片的拍攝是它,它似乎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一塊遠離喧嚣的城市,洗滌浮躁心靈的“世外桃源”。

  當你乘船遊覽在小鎮時,你會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一排排粉牆黛瓦的矮屋,你會看到的不是一輛輛疾馳的汽車,而是一條條冒着炊煙的烏篷船,你會看到的不是喧鬧的城市,而是漁民劃着船,妻子在做飯,女兒在看書的淡泊安定。這是一種脫離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着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這種美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正如書中所說,江南小鎮沒有河邊吊腳小樓的渾樸奇險,沒有前險灘,後荒漠的氣勢磅礴,沒有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隻是他們行走在曆史的長河中,顯得格外平穩、内斂,不張揚,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我願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靜舒适,傳承中華民族的安然祥和。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6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曆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裡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隻值幾頭牛?想止于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隻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衆不同,生活也是以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7

  坦率的說,大師當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長河》的确有驚豔的地方,雖然還是免不了矯揉造作,但至少還流露出一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無骨之作。書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師的書法賞析,尤其是第四篇《鐘山之碑》,源于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師在接受南京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個碑文是我的真實心聲”。

  碑文中有這樣一段:“南京人民于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宏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主事者命餘,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不知“滿紙煙霞”從何而來?秋雨老師才寫了三句話,就覺得字字珠玑,還毫不猶豫地誇自己“滿紙煙霞”。如果幸運的話,這塊碑傳個幾百年,“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這些文字能夠留給後人研究當代中國的拆遷盛況,真是委屈了這塊石頭。

  何謂“文化”?大師自己恐怕也說不圓,是以他借謝晉之口說“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而實際上,看起來吓人的《何謂文化》,不過是以幾篇演講主打的雜碎拼湊,更本談不上宣傳中所謂對文化最“誠懇、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幾百張好紙。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8

  《文化苦旅》剛讀來十分深奧,對其中許多優美的句子覺得晦澀難懂。通過年齡的增長,社會的積累,越讀到後來我越敬佩餘秋雨,他的曆史散文别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每遊到一處地方總會仔細思索,然後在其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帶給我們無盡的沉思。

  如今人們有哪個能做到像餘秋雨一樣去思索,去探尋。往往遊客到景點後拍照留念就去吃喝玩樂了。沒有多少人會深入了解其中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更沒有多少人會去了解其宗教哲學和曆史淵源,并寫下如此有哲理性的文字。

  當我讀到《江南小鎮》這一章節的時候,眼前似乎浮現出我當初去周莊,同裡這些古鎮時的場景,就如書中描繪的一般,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潺潺流動的河水,悠閑劃着小船,并唱着歌的漁民們。當然還有色彩缤紛,味道可口的各類糕點和特色小吃。一條條木制的竹筏飄過貫穿古鎮的小河,一股竹子中清香的味道,十分安逸,舒适。就如“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彙村”這幅楹聯一樣,盡情闡述了江南古鎮的魅力。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9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于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祈祝,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松,蒼老後的年輕。”通過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國名山大川之間的餘先生或輕拭汗漬,或伫立思索,亦或是與一行好友歡快暢談。

  餘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進行一場朝聖,去和所到之處的人文曆史進行一場精神的對話。在他的眼裡每個城市都是擁有生命的,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畫線條中能夠找到朝代的變遷,三峽的河道中滿載先人的贊詠,廬山的方寸間遍灑文人的風情。

  為什麼如今我們很難感受到風景中的蘊藏?我想一方面是因為交通便捷,各個地方的逐漸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一種敬畏和敏覺吧!每個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車流,擁擠的人群,繁華的商品市場。每個人呢!都變得浮躁,隻把風景留給了相機。照片是對時空的定格,隻是為了給我們日後的回憶增加一些斑駁的色彩。如果我們的旅程隻是為了日後的回憶,那麼現在又有什麼意義?

  今後的旅行我們不妨學習學習餘先生,用心去體味一處風景的韻味,用語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風土人情,用思索與先輩進行一場精神感應。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0

  有人說,閱讀一本書就是在了解一個世界,而有的書卻徒給你一個空殼。

  沒錯,有的書籍就是把你帶入一個活色生香的世界裡,這個世界是你喜歡的卻觸碰不了的,又或者是你未曾感受過,讓你驚奇不已的。它是充實的,飽滿的,你沿着它的街道行走,看着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就像觸摸着自己的脈絡那般真實,好像這個世界的生命在你手心跳動。

  而有的書籍,隻給了你一個華麗神秘的外殼。你被它表象吸引,滿懷期待地走進,卻發現裡面空無一物。

  後者總是飽受诟病的,但我認為,好的書,并不一定都要給你一個世界。閱讀的本身,就是要你自己去感受文字裡散發出的魅力。給你一個空殼,是要你自己步步深入去豐富這個世界。

  倘若這個殼能讓你願意,走入這個世界,那麼它也不枉費是一個殼了。

  沒有人能確定自己建造出的世界是最完美的。誘發讀者的思考,讓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入這道門,這個世界才可能是豐富多彩,各具魅力的。

  是以,不必擔心這一腔的感歎無從發洩。

  能從殼裡引出自己的思考,你就能看到專屬于你的世界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1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餘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迹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裡銜接着曆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将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将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松,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曆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發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視窗》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迹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曆史的閃光點。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2

  暮色四合,喧嘩的一切複于平靜。靜靜的夜裡,最好莫過于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香茗,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一顆單純、幹淨、坦誠的心,筆端流溢出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曆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覺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卷一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凄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曆,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内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這種閱曆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一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仿佛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仿佛整個旅行中就隻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像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3

  文化苦旅是一種怎樣的旅行?為什麼非要用到一個“苦”字?

  沒錯每一種文化都具有曆史的厚重感,是曆史産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個簡單輕松的詞彙,置身于文化的海洋裡,總是不免讓人有一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迹,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麼多的思想互相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麼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建構本身就是一件繁複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為萬劫不複,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曆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曆經苦難,才成就了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餘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一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歎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4

  “某家一子,出門旅世,因步履開闊、人氣健旺而遭來多方記恨,不時有穢嚴兇訊傳回門庭。家人塞耳有聲,閉目有魇……”黑暗的社會中,存在着怎樣的心靈淨土?一場文化苦旅,走遍了人生悲痛與苦短,就像筆記中的浪子,“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由健。”

  第一次讀這一本書已經頗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再次翻開此書,再次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迫不及待翻開‘莫高窟’這篇章節,感受将印度文明與希臘文明包含在内的佛像石窟,那看似毫不起眼的石窟,卻是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

  曆史總是肅穆的的,維系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不接的的源動力。當我們從曆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和注定是一場苦與樂的較量,而在這場較量中,注定苦之勝利。這場苦旅無疑是一場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的工作了,但卻絲毫不敢有所懈怠。無論他們隐匿于山水之間,亦或是荒野村莊,終會被現代文明所侵蝕。但是,不斷地侵蝕,帶給我們的真的是輝煌嗎?

  曆史在歎息,在傾訴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隻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5

  我,仍舊讀得一頭霧水;我,仍就想要努力回歸作者的心境;我,仍舊不夠好。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就像書中所寫,每當作者遊曆一個地方,總會追溯在此地留下過哪些曆史人物的足迹亦或經曆了怎樣的文化變故。我也總會在網上找尋這些并不熟悉的景點、人物,渴求從這些資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發點,雖然是用這樣的方式。略知背景一二,不免在讀書時各種情思混雜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個觀點産生歧義,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平靜。交給曆史去判定吧,我還不夠資格。也是以,讀到最後,甚至産生自卑感,這樣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間最微小的存在。我想,當作者面對這些“無言”的曆史遺迹,也會産生自卑感吧!

  我願意相信,曆史這個老人家不是無言的,每一個經過他認真擦洗的景物,每一個經過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觀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認真解讀他的人,更缺少的是回歸于他的人。就像如今,為了争奪曆史人物故裡而吵的死去活來的開發商,也許連此人生平都不甚了解;為了表達自己觀看景物的激動,一些人小刀潦草一揮刻上個“如果有這樣一次機會,我願意去踏訪一個個曆史遺迹,回歸曆史,回歸自然,回歸平靜,慢慢叩開他們的心弦。

  餘秋雨文化苦旅的讀書筆記16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從一千年前射過來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覺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卻讓一個不懂佛教的、無知的王圓箓來當家?他就象一個老農看護自己的院落一樣,到是“勤快”。自己紮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大片精妙絕倫的壁畫瞬間灰飛煙滅。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把一個個洞窟打開。這樣在他晃動着的鐵錘下,藏經洞裡封存着華夏兒女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沒有了。

  當時在無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經洞打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強國家。他們的所謂考古探險人員紛至踏來。其中有一個叫斯坦因的英國籍的匈牙利人帶着一個叫蔣孝琬的翻譯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經洞的大批經卷和繪畫,打包了整整七天時間,最後打成了29個木箱,在一個黃昏下午,大車,馬車的拉走了,而王圓箓站在凄豔的晚霞中,數着那曆曆可數的一點點錢!

  如今在遊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們看着王圓箓這個小人物,不免要發出長長的歎息,心中有的隻是綿綿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