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作者:老舍紀史

毛主席在47歲的時候再得一女,把一腔父愛都給予到了李讷身上,看着她一點點長大,讀書工作、結婚生子。

1972年,32歲的李讷生下了自己的孩子,雖然作為主席的女兒,但當時的李讷生活并不富裕。

毛主席得知自己又當了外公後,是既高興又心疼,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8000塊錢,派人給李讷送了過去。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圖:李讷

當父親的,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毛主席也不例外。

毛主席與李讷的父女情

1940年8月,李讷出生在延安,這個小女兒的降臨,讓毛主席一心撲在革命上的心裡多了一絲樂趣。

不同于毛主席的其他孩子,因為戰亂小時候都是寄養在别人家裡,李讷一出生,毛主席就讓她一直跟在自己身邊。

每當毛主席埋頭工作忘記休息的時候,小李讷就成了毛主席身邊從業人員的“殺手锏”。

從業人員讓李讷去他的辦公室,毛主席看見小女兒,就會放下手頭的工作,抱着她逗她開心,或者牽着她的小手出門散步,這就是毛主席短暫的休息時光。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圖:毛主席與李讷

1947年,毛主席最後撤離延安的時候,依然不慌不忙的帶着李讷,指着天上飛過的轟炸機,讓她大膽的聽炮聲,讓她不要害怕,這是對她的一種鍛煉。

在撤離的路上經常要夜間行軍,道路崎岖,毛主席就想了一個辦法:差人找了一副馬鞍子的鐵架子, 把小李讷捆在鐵架子上,戰士們輪番擡着,就這樣安全撤離了延安。

在轉戰陝北的過程中,毛主席不得不把李讷送到了黃河邊的一戶農家裡。

盡管戰事嚴峻,毛主席也不忘關心小女兒的消息,李讷把自己畫的塗鴉寄給毛主席,成了維系父女情感的紐帶。

大半年後,毛主席終于來接李讷了,父女倆高興地抱在一起不願撒手。

李讷與毛主席之間還有個特殊的稱呼,毛主席叫她“大娃娃”,李讷則調皮地喊毛主席“小爸爸”。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戰争勝利後,毛主席安排李讷入學讀書,閑暇之餘,自己也會親自過女兒的功課,親自為女兒選擇必讀書目。

對于四大名著,毛主席會讓孩子們先讀《水浒傳》,因為故事性強,好了解,到後面再讀《三國演義》、《紅樓夢》等。

1959年,李讷考上了北京大學曆史系,和大多數學生一樣,李讷平時住校,周末的時候回家。

隻要李讷回家,毛主席就會囑咐廚房做些好吃的,自己平時則吃的都是青菜。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李讷大學畢業後,便進入到《解放軍報》擔任編輯,此時的李讷已經27歲了,她的婚事也成了毛主席最關心的事情。

毛主席榮升外公

毛主席第一次當外公,是在1962年,李敏在北京中南海生下了她和孔令華的第一個孩子。

毛主席知道後非常高興,披上大衣就去看望李敏和小外孫。

李敏讓毛主席給孩子起名,剛開始毛主席還推脫,表示應該讓孩子的爺爺奶奶起。

李敏說孩子的爺爺奶奶的意思,也是讓毛主席起名,于是毛主席給這個小外孫起名叫“孔繼甯”,也就是繼承列甯遺志的意思。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圖:毛主席與李敏夫婦

李讷比李敏小四歲,22歲的年紀也該找對象了,毛主席囑咐李讷,要是有聊得來的同學,可以發展發展,李敏不就是和同學培養出了感情嘛。

李讷上學的時候忙于學業,成績門門都是滿分,工作後,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以至于自己的人生大事一拖再拖。

毛主席在對待子女的感情上,一直都是主張他們自由發展,找一個普通人就很好,不要找高幹子弟。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1970年,毛主席安排李讷到井岡山的“五七幹校”鍛煉,在那裡李讷在那裡從來不擺架子,下地幹活,給老鄉家裡挑水,他都甘之如饴。

此時的李讷,已經到了而立之年,身邊的人都為她的婚事開始操心,

作為父親的毛主席也不例外,李讷臨走前,他叮囑:在下面選擇,找個一般人。

在“五七幹校”學習期間,李讷還真遇到讓自己心動的人。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徐甯是北戴河管理處的服務員,比李讷小上幾歲,教育程度也不如李讷,但是小徐為人熱情、性格開朗,和李讷的性格非常互補,李讷和他非常聊得來。

确定了自己的感情後,李讷特别寫信給父親毛主席,把自己的戀愛的事情告訴他,并且希望他能夠同意自己和小徐結婚。

毛主席原本就不希望李讷找什麼高幹子弟,小徐是工農家庭出身,李讷自己又喜歡,毛主席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便同意了女兒的婚事。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1971年9月,李讷和小徐在“五七幹校”舉行了簡單的婚禮,雖然毛主席沒有親自去參加女兒的婚禮,但是派出自己身邊信任的從業人員,去當李讷的娘家人,還給李讷帶去了嫁妝。

這份嫁妝非常特别,是一整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希望他們小夫妻倆繼續為實作共産主義而奮鬥。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李讷的婚禮簡單又樸實,如果不說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兒,估計誰看了都認為這就是普通人家的婚禮。

毛主席用稿費資助兒女

李讷和丈夫生活了一段時間,兩人在生活中的各種沖突也漸漸顯現出來,生活習慣和思想水準差異太大了。

當感情上升到了柴米油鹽,裂隙也就越來越大的,李讷和小徐對待感情都是非常理智的人,兩個人決定先分居一段時間,希望對這段感情好好思考一下。

這時候李讷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孩子不應該為父母的感情去買單,于是李讷依舊決定把孩子生下來。

孩子生下來一年後,李讷最終還是決定遵從自己的内心,和丈夫離婚。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圖:李敏和李讷

1972年李讷帶着孩子回到了北京,租了一處院子安頓了下來,一個單親母親帶着一個年幼的孩子,生活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李敏在上海也生了二胎,是個女孩,全家都非常高興。

有緣分的是,這個女娃娃和毛主席有個共同的特點,下巴上都有一顆痣。

李敏把女兒的照片寄給毛主席,并且讓父親給他取個名字,毛主席生平最喜歡梅花,又結合自己名字裡的“東”字,給這個小外孫女起名為“孔東梅”。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在替李敏感到高興的同時,毛主席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小女兒李讷。

毛主席因為諸多原因抽不開身,便讓自己身邊的警衛員張耀司代自己去探望一下李讷。

張耀司來到李讷家裡,看着消瘦憔悴的李讷,忍不住心疼起來。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那時候的李讷自己一個人帶着孩子,一個月隻有幾十塊錢的工資,經常是入不敷出,日子過得非常清貧。

李讷看到張耀司來了後,知道是毛主席派他來看望自己,張耀司走的時候,李讷艱難地開口告訴他,希望父親能夠接濟一下自己。

張耀司回去後如實跟毛主席做了彙報,并希望主席能夠幫忙改善一下母子倆的生活。

當父母的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呢,毛主席點頭答應,“那就從我的稿費中拿點錢出來吧。”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毛主席的工資并不高,平時很多多餘的支出都來源于他的稿費,但就算是他自己的稿費,大部分也都用于資助民主人士和特殊開支了,從來不亂花。

張耀司寫了條子拿給毛主席批示,毛主席沒有接,詢問張耀司給多少合适?

張耀司知道這次李讷的生活确實困難,于是建議毛主席接濟她8000塊錢。

8000塊錢在當時也算是一筆巨款了,足夠解決李讷的困難。

對于子女來說,毛主席一直都是一種同仁的,他叮囑張耀司,同時也給李敏、毛岸青一人寄8000塊錢,都從他的稿費裡支。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圖:李讷、李敏、劉思齊和邵華

張耀司知道李讷的情況特殊,于是以她的名義去銀行辦了一張存折,把5000塊錢存進去,剩下3000塊交給了李讷,讓李讷慢慢地花。

有了父親的幫助,李讷的生活才慢慢好了起來,把孩子撫養長大。

直到1985年,在李銀橋夫婦的介紹下,李讷和昆明軍區某軍分區參謀長王景清相識相知,并重新組建了家庭。

1972年李讷生娃,希望父親接濟8000元,毛主席心疼:也給李敏一份

婚後兩人相親相愛,過上了如平常百姓一般,平平淡淡又幸福的日子。

對于子女們來說,毛主席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領袖,更是一位慈祥的父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