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履行莊嚴承諾 譜寫華彩樂章(走向冬奧)

履行莊嚴承諾 譜寫華彩樂章(走向冬奧)

圖為北京冬奧會部分競賽場館。 “冰立方”,北京賽區6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冰壺項目3個小項比賽。 “雪飛天”,北京賽區6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單闆滑雪項目和自由式滑雪項目大跳台的4個小項比賽。 “冰絲帶”,北京賽區6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速度滑冰項目14個小項比賽。 “雪遊龍”,延慶賽區2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雪車、鋼架雪車和雪橇項目共10個小項比賽。 “雪如意”,張家口賽區4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跳台滑雪項目5個小項比賽,另有北歐兩項項目的跳台滑雪部分比賽。 “冰之帆”,北京賽區6個競賽場館之一,将舉辦冰球項目部分比賽,包括男子冰球決賽。

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大幕即将拉開。回首冬奧籌辦6年多來,“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已化為一幅壯闊生動的冰雪畫卷,世界為之矚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們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

回望籌辦之路,碩果累累。12個競賽場館、3個冬奧村(冬殘奧村)如期傳遞使用,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全線通車……北京、張家口兩地三賽區努力交出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

一起向未來。中國正以開放自信的姿态攜手奧林匹克運動,譜寫出奧運史上全新的華彩樂章。

收獲辦奧成果

群明湖畔巍然聳立的首鋼滑雪大跳台,設計理念源自敦煌壁畫飛天造型,是以得名“雪飛天”。

“雪飛天”背倚3座巨大的冷卻塔,入夜時分,燈光照耀下分外璀璨。

将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時尚色彩“共冶一爐”,首鋼滑雪大跳台不僅外形奪目,而且“内藏玄機”。除了滿足冬奧賽時單闆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比賽需求,還能滿足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運動需求,實作“一台兩用”。周邊的老廠房和工業構築物經過修繕改造,已經具備賽事配套服務功能,百年鋼鐵“夢工廠”,如今已華麗轉型,成為冬奧籌辦帶動城市發展的生動範例。

“鳥巢”“水立方”“五棵松”……家喻戶曉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場館,借着冬奧籌辦的東風切換“冬奧模式”,綻放新光彩。

“水立方”變身“冰立方”,五棵松體育中心隻需要6個小時就能完成“冰籃轉換”,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通過更新改造,具備冬夏項目雙向轉換能力。北京,奧運史上首個“雙奧之城”,展現出别樣的風采與活力。

“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如何讓冬奧籌辦成果惠及大衆?北京冬奧會所有建立場館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完整的賽後營運方案,為大衆共享冬奧遺産創造了條件;城市無障礙設施日益完善,助推生活環境和社會文明同步提升;時速350公裡的京張高鐵在崇山峻嶺間呼嘯而過,建構起北京—張家口“一小時經濟圈”,有力拉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從硬體到軟體,從賽場到生活,冬奧籌辦已經融入城市與區域發展的長遠布局,帶來積極影響。冬奧籌辦的理念和實踐,也與“可承受、可收益、可持續”的奧運會改革方向契合,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确信,北京冬奧會将改變世界冰雪運動的風貌,對于冬奧籌辦,他盛贊“樹立了奧運新标杆”。

繪就美麗畫卷

北京中軸線北端,從空中俯瞰,3360塊曲面玻璃拼成的22條“絲帶”晶瑩剔透,光彩奪目。

自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樁,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建設就突出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特色,在冬奧史上寫下流光溢彩的一筆。建造工藝上破解技術難題,實作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單層雙向正交馬鞍形索網屋頂;1.2萬平方米的冰面應用先進環保制冰技術,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内,碳排放接近于零。

從場館建設到訓練備賽,科技元素貫穿冬奧籌辦始終,創新細節随處可見。

在河北涞源國家跳台滑雪訓練科研基地,世界上體量最大、訓練功能最完備的跳台滑雪風洞實驗室,成為運動員精準改進技術動作的得力助手。

在北京二七廠冰雪項目訓練基地,六自由度電動模拟體育訓練系統實作了國際領先、國内首創,幫助運動員更好提升空中姿态和自我把控能力;移動醫療保障平台實作自主研發創新,為冬奧選手提供一站式醫療保障。

張北的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不斷輸送,確定北京冬奧會所有場館實作100%“綠電”供應;5G信号覆寫所有場館和周邊設施,為更好更快傳播冬奧提供有力支撐;自由視角、虛拟現實等技術應用,為觀衆欣賞精彩賽事提供更多選擇……科技賦能成就智慧冬奧,不僅為這場冰雪盛會打開更多場景,更為“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的美麗畫卷增添了亮色。

展示大國形象

2021年10月5日到12月底,北京、延慶、張家口3個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陸續舉辦了“相約北京”系列測試賽和測試活動。測試賽完全對标賽時運轉标準,“全要素測試”精益求精,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如期、安全、順利舉辦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從參賽運動員和各奧委會得到的反響都很好,對場館設施和賽事測試品質都感到滿意。”巴赫如此評價。

測試賽上,安全貼心的服務、随處可見的中國元素,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留下深刻印象。同時,在相關各方經過充分協商和廣泛讨論的基礎上,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北京冬奧組委三方共同釋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冊》第一版和第二版,既保證冬奧相關人員安全、便利地比賽、工作,也能保護中國群眾的健康安全。

為了讓各代表團參賽人員充分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和文明禮貌,北京冬奧村(冬殘奧村)的建設者和服務保障人員下了不少功夫。冬奧村(冬殘奧村)建設基于四合院理念,展現出“雙奧之城”既古老又現代的獨特魅力;房間設計簡約而又充滿冬奧元素;賽時餐廳提供豐富菜品,保證運動員吃得營養、健康。

一屆冬奧盛會,既是頂尖運動員比拼技藝的舞台,也為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打開一扇新的視窗。從會徽“冬夢”“飛躍”,到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從獎牌“同心”到融彙東方智慧的冬奧場館,源遠流長的文明姿彩,将借助冬奧舞台傳播開來。

與中國傳統的春節相逢,北京冬奧會在向世界展現冰雪運動的魅力之時,也将充滿“年味”的喜慶氛圍傳遞給四面八方。

與世界共享冬奧盛會,中國做好了準備。

版式設計:蔡華偉 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25日 10 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