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一.Linux使用者管理

由于 Linux 的 使用者管理 和 權限機制 ,不同使用者不可以輕易地檢視、修改彼此的檔案.

(1)檢視使用者

打開終端,輸入指令: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第一清單示打開目前僞終端的使用者的使用者名(要檢視目前登入使用者的使用者名,去掉空格直接使用 

whoami

 即可).

第二列的 

pts/0

 中 

pts

 表示僞終端,所謂僞是相對于 

/dev/tty

 裝置而言的,上一節講終端時的那七個使用 

[Ctrl]

+

[Alt]

[F1]~[F7]

 進行切換的 

/dev/tty

 裝置是“真終端”,僞終端就是當在圖形使用者界面使用 

/dev/tty7

 時每打開一個終端就會産生一個僞終端, 

pts/0

 後面那個數字就表示打開的僞終端序号,第三列則表示目前僞終端的啟動時間.

who

 指令其它常用參數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2)建立使用者

在 Linux 系統裡, 

root

 賬戶擁有整個系統至高無上的權利,比如 建立/添加 使用者.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一般登入系統時都是以普通賬戶的身份登入的,要建立使用者需要 root 權限,就要用到

sudo

 這個指令.

使用這個指令有兩個大前提,一是你要知道目前登入使用者的密碼,二是目前使用者必須在 

sudo

 使用者組。shiyanlou 使用者的密碼就是 “shiyanlou” .

建立一個叫 lilei 的使用者: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Linux 下密碼輸入通常都是不可見的)

(3)使用者組

在 Linux 裡面每個使用者都有一個歸屬(使用者組),使用者組簡單地了解就是一組使用者的集合,它們共享一些資源和權限,同時擁有私有資源.

就跟家的形式差不多,你的兄弟姐妹(不同的使用者)屬于同一個家(使用者組),你們可以共同擁有這個家(共享資源),爸媽對待你們都一樣(共享權限),你偶爾寫寫日記,其他人未經允許不能檢視(私有資源和權限).

一個使用者是可以屬于多個使用者組的,正如你既屬于家庭,又屬于學校或公司.

方式1.使用groups指令

方式2.檢視/etc/group檔案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etc/group檔案格式說明:

/etc/group 的内容包括使用者組(Group)、使用者組密碼、GID 及該使用者組所包含的使用者(User),每個使用者組一條記錄。格式如下:

group_name:password:GID:user_list

你看到上面的 password 字段為一個 'x' 并不是說密碼就是它,隻是表示密碼不可見而已。

将其他使用者加入sudo使用者組:

預設情況下新建立的使用者是不具有 root 權限的,也不在 sudo 使用者組,可以讓其加入sudo使用者組進而擷取 root 權限。

(4)删除使用者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二.Linux檔案權限

(1)檢視檔案權限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檔案類型:

關于檔案類型必需時刻牢記Linux 裡面一切皆檔案,正因為這一點才有了裝置檔案這一說,還有 

socket

和 

pipe

.

軟連結檔案,連結檔案是分為兩種的,另一種是“硬連結”(不常用).

檔案權限:

讀權限可以使用 

cat <file name>

 之類的指令來讀取某個檔案的内容.

寫權限,表示你可以編輯和修改某個檔案.

執行權限,通常指可以運作的二進制程式檔案或者腳本檔案,如同 Windows 上的 'exe' 字尾的檔案,不過 Linux 上不是通過檔案字尾名來區分檔案的類型.

一個目錄要同時具有讀權限和執行權限才可以打開,而一個目錄要有寫權限才允許在其中建立其它檔案,這是因為目錄檔案實際儲存着該目錄裡面的檔案的清單等資訊所有者權限.

所屬使用者組權限,是指你所在的使用者組中的所有其它使用者對于該檔案的權限,比如,你有一個iPad,那麼這個使用者組權限就決定了你的兄弟姐妹有沒有權限使用它破壞它和占有它.

(2)變更檔案所有者

(3)修改檔案權限

方式1.二進制數表示

第三節 使用者及檔案權限管理

方式2.加減指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