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詩詞鑒賞(十八)

作者:瑞雨東端
毛主席詩詞鑒賞(十八)

如夢令

元旦

一九三O年一

甯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解詞】,1:如夢令:是一種旗牌,是五代時期後唐的莊宗(即李存勖xu)創制的曲調,本名“憶仙姿”,因詞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化煙重”的句子,便改稱“如夢令”,後來又名“宴桃源”、"無夢令”、"如意令”等。

2:甯化,在福建省三明市,地處福建省西部,武夷山東麓。

3:清流,地處福建省三明市,武夷山的南側。

4,歸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東麓。

【時代背景】一九二九年紅軍主力東征,建立了閩西根據地,九月打下福建上杭縣。但當時紅四軍内部在建軍原則及建立根據地等問題上存在意見分歧,毛澤東在六、七月間被迫離開紅四軍的主要上司崗位。三個月後,黨中央糾正了紅四軍前總指揮的錯誤,十一月毛澤東便回到紅四軍,重新擔任主要上司。十二月底,毛澤東在上杭的古田村主持召開了紅四軍第九次黨代會,他親自起草的決議在會上通過,即著名的"古田會議決定”巜關于糾正黨内的錯誤思想》。這次會議統一了思想,鞏固和發展紅軍及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革命力量的壯大引起反動派的極大恐懼。在這次會議起間,蔣介石策動江西的金漢鼎、福建的劉和鼎和廣東的陳維遠等反動軍隊組織了“三省會剿”,向閩西根據地發動進攻。為粉碎敵人的陰謀企圖,會議決定:紅四軍進行戰略轉移,由地方武裝留在閩西堅持鬥争,毛朱帶領紅四軍分頭向江西方向進軍,到江西去開展遊擊戰争,擴大革命根據地。一九三O年春,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一部分從古田出發,向北經連城、甯化、清流、歸化等地,越過武夷山到達江西。"三省會剿”再次宣告破産。這一天正好是農曆正月初一,過去稱這一天為元旦。紅軍戰士歡度春節,慶賀勝利,氣氛非常熱烈。毛澤東也很興奮,回想一個月來的征戰,從閩西到贛南一路艱險跋涉的情景又浮現在詩人眼前,即興吟出這首詩詞。

【藝術鑒賞】 這首詞寫法 的主要特點 是由近及遠,用白描手法,展現了一幅十分狀觀的進軍畫卷。行軍的急速、隐蔽與艱難的特點。詞的開頭三個地名,勾畫出這次行軍的路線,簡潔有力,充分表達了行軍的神速。這是一種新穎而别緻的寫法,在詩詞中前所未有的。詞中所列出三縣,不過是作為典型而已。沿途"路隘”、"林深”、“苔滑”,困難非常多,為出奇不異,才決定走這條敵人想不到,比較艱難的路。當然所有這些困難是不足以阻擋住英雄紅軍前進的。這兩句詞共12個字,兩字一頓,尤其是第二句還是由三個主謂結構的詞組所組成的,這樣寫節奏明快,正好和行軍的急促相吻合。讀起來铿锵有力,仿佛身臨其境。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是由近及遠的過渡句。用一問一答的句式,明确指出這浩蕩大軍前進的方向。古田會議開過後,紅軍氣象一新。為了突出“今日”不同于古田會議前,毛澤東特地在這裡設問"今日向何方”,使人精神一振,緊接着回答“直指武夷山下”,铿锵有力。“直指”二字,充分表現了堅定的信心和必勝的把握。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作者率領紅軍到達武夷山,登高遠望,隻見山下紅旗在蒼松翠柏之間迎風招展,滾滾洪流,正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挺進。這是一幅十分壯麗的圖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鼓舞性。

另外,用詞高度概括和具體描繪相結合,既簡練又具體形象,富于變化,讀來韻味十足。“甯化,清流,歸化”,就把三縣的行軍路線寫明了。“直指武夷山下”一句寫出了到達行軍的目的地,何等幹脆。"路隘林深苔滑”、“風展紅旗如畫”,描寫細緻入微,将當時的情景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毛主席詩詞鑒賞(十八)

毛澤東在延安同農民親切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