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作者:連線Insight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文/韓滢

編輯/李信

“今晚八點,蹲一個兒兒和戰戰的紅包封面”。這是一個240人紅包封面分享群裡蹦出的消息。

這是代理南風經營的第六個紅包封面分享群,此前的五個群都已經達到了500人的上限。

這隻是萬千紅包封面大軍的一個縮影。随着除夕夜的腳步越來越近,網友們對于紅包封面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漲。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關于紅包封面的造富神話也越來越多地傳出來,月入十萬、年入百萬的故事從去年開始便輪番上演。搜尋各大平台,“紅包封面”“序列号”“免費擷取”等字眼應接不暇。

在豆瓣“微信紅包讨論小組”,有超過2000人聚集在一起,為了擷取精美的、有意義的紅包封面。

有趣的現象是,揭開紅包封面背後的面紗,一個以紅包封面為終端的生意鍊條徐徐展開。這中間涉及總代理、下級代理等多個環節,這也讓紅包封面生意演變成了頗具微商意味的遊戲。

在消費者層面,注重私域流量的部落客、淘客們成了紅包封面生意的熱衷追随者。

值得關注的是,紅包封面說到底還是個賺快錢的生意。大多數人都是兼職,靠自己的微信圈子賺筆錢,而暴富神話,與普通人也無關,它屬于金字塔尖的一小部分人。

1、紅包封面生意,玩的是微商遊戲?

如果說以前發紅包,金額大小是關注的焦點,那現在紅包封面的精美、稀奇程度則成為更吸引人的存在。

如今一個小小的紅包封面,也有了類似微商的代理結構。正是這一層層中間商,把紅包封面從一塊錢,炒到了幾十塊,甚至幾百塊。

實際上,成為紅包封面代理商很簡單,門檻也很低。既不需要幾千上萬的代理費,也不需要複雜的資質。

“花39.9元就可以成為代理,開一個網站,裡面的紅包封面就歸你自己了,可以自己随意調價,”南風告訴連線Insight。南風是一名大學生,兼職做紅包封面的生意有兩年時間了,春節期間是生意最好的時候。

從南風提供的網站可以看到,每個封面的價格并不高,在8-9元左右。但要知道,微信官方提供的封面制作成本隻有一塊錢,這也意味着,賣出去一個就能賺7-8元。

一旦成為代理後,不僅可以擁有總代理提供的紅包封面資源,還可以享受代理價。這一點和傳統的微商體系相似。代理發展下線,下線再發展代理,通過裂變的方式讓代理的隊伍越來越大。同時,所有代理均可以享受代理價和資源。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部分售賣的紅包封面,受訪者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南風所在的紅包封面代理體系中,隻有總代理和普通代理之分,中間沒有多層級代理提價,後者直接向前者拿貨,和傳統微商的層級代理制有所差別。

據南風介紹,他經營的六個微信群都是免費的,分享的是各大品牌、企業自己定制的封面。簡單而言,就是搜集各個品牌、企業的紅包封面預熱消息,發到群裡,最終能不能搶到就要看使用者的手速和運氣了。

“每到春節期間,我就要浏覽上千個公衆号、微網誌,尋找企業釋出紅包封面的消息,這極其耗費精力和時間。”南風向連線Insight直言。

但這是南風賺錢的“必經之路”,這是為了引流,吸引更多人加入社群。

企業的紅包封面數量是有限的,一旦群内的免費紅包封面被搶完,依舊想擷取紅包封面的使用者隻能找南風有償購買。如此一來,南風達到了賣紅包封面的目的。

關于究竟能賺多少錢,南風并沒有正面向連線Insight表述。“春節前後十天是紅包封面賣得最好的時候,平常也沒啥人買。”南風說道。

另一個代理白淺是一名國企員工,1月26日是他第一天當紅包封面代理。“第一天我就賺了200塊錢,收入還是不錯的”,白淺告訴連線Insight。

和南風交代理費體系不一樣,白淺所在的代理體系是賺取傭金的方式。“我這沒有代理費,隻要在微店上賣就行,但每單要收取3%-5%的傭金費,相當于抽成”,白淺進一步向連線Insight解釋。

實際上,在微商的遊戲中,底層代理賺不到什麼錢,抱團取暖的例子屢見不鮮。這個現實也發生在紅包封面代理身上。對于小代理來講,這門生意并沒有想象中那麼賺錢。

南風向連線Insight表示,每個體系中都有個總代理,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資源。“我們這種小代理,就是兼職做,指着賣紅包封面月入十萬簡直是天方夜譚。”

“這些紅包封面資源都是總代自己掏錢砸出來的,人家肯定也不差錢”,剛做一天代理的白淺就看透了本質。

到了紅包封面售價上,拼的就是總代理的管道和談判能力,如果總代拿貨價低,下級代理們自然就有了較大的加價空間,也可以按照客戶需求實時調整價格。

“我對比了同類代理,相同的封面他們比我的要貴30%-60%。”白淺告訴連線Insight。

同一個紅包封面,不同的價格。總代理隻要能談到足夠低的拿貨價,就能發展更多下線代理商,這與傳統微商的套路大同小異,也遵循着一個規則,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能賺大錢,分支散葉的代理們賺點零花錢。

2、紅包封面賣給誰?

原本可以自由制作的紅包封面,如今演變成了全民“買”紅包封面的現象。

去年春節,微信官方宣布,将定點限量放出超5000萬個紅包封面,包含頂流明星和熱門遊戲等主題,這很快點燃了使用者熱情。據騰訊營銷觀察TMI《新年味 新過法》報告顯示,去年春節期間,人均發出了7.8個電子紅包,收藏了2.6個紅包封面,80%來自品牌方。

今年,紅包封面的熱度隻增不減。從企業争相定制紅包封面的現象中便可略窺一二。先有B站推出跨年時空主題紅包封面,後有小米定制創始人雷軍紅包封面。除此之外,快消品牌、奢侈品品牌、新消費品牌等都相繼定制屬于自己的紅包封面。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B站紅包封面,圖源微信紅包封面公衆号

一名OTA平台的業務負責人向連線Insight透露,紅包封面剛面世時他們就做過。“企業肯定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更多是為了品牌推廣。”

對于使用者來說,想要擷取上述紅包封面,要麼需要關注公衆号注冊會員,要麼需要關注視訊号。舉例來講,使用者想要領取雷軍專屬紅包封面,需要在其公衆号背景留言指定密碼,才會得到封面領取連結。

顯然,企業、品牌最終是為了自己的私域流量,紅包封面恰恰成為了使用者和企業之間的紐帶。這既是一種和使用者之間的情感溝通,也是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

需要明白的是,這類免費紅包封面數量終究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企業隻能定制和品牌相關的紅包封面,但使用者的需求卻是五花八門。有的人想要卡通人物,有的人喜歡迪士尼的動态煙花,有的人則尋找有自己愛豆的紅包封面。

正因如此,付費的紅包封面就有了賣方市場。

南風告訴連線Insight,他朋友圈有很多“追星族”,不惜花幾十塊錢,隻為買到一張自己愛豆的紅包封面。紅包封面代理商們的目标,正是朋友圈内的這種“死忠粉”,畢竟相比追星的其他支出,幾十塊的紅包封面隻是小額支出。

而這些代理們也依靠朋友圈,賣了很多紅包封面給微信好友,做起了“微商”。

除了朋友圈買家外,紅包封面代理們還有一類客戶,即那些希望通過紅包封面引流的人。

馬源是專門做紅包封面批發生意的。所謂批發,即500個紅包封面起賣,每個紅包封面價格低至幾毛錢。“我和兼職的代理不一樣,我是專職做紅包封面生意的,資源會多一些。”馬源告訴連線Insight。

事實上,正是馬源這類紅包封面批發商滿足了一些“大買主”的需求,正在做副業教育訓練的王歡便是批發商眼中的“大買主”。王歡的主要工作是給有副業需求的人教育訓練,為他們尋找副業賺錢的項目,最終賺取教育訓練費。

“這算是我的創業項目,剛剛起步,是以我需要引流。”王歡告訴連線Insight。正值春節,紅包封面是最合适的引流手段。王歡幾經輾轉找到了紅包封面批發商。

“最開始我找到的都是小代理,但他們的紅包封面太貴了,最便宜的也要八塊錢,即便是我想多買,也不能便宜。”王歡表示。

在小代理的推薦下,王歡找到了紅包封面批發商。“他們很便宜,三毛錢一個,500起賣,我果斷買了十萬個。”王歡告訴連線Insight,整體算下來王歡花了三萬塊錢,這在他的預算之内。

靠着十萬個紅包封面,王歡換來了将近3000個有做副業想法的人。這意味着,每個人的拉新成本為十塊錢。王歡向連線Insight表示,以前他最好的情況是半個月能加5000個好友,雖然現在流量貴了點,但隻用了兩天時間就獲得了3000人,這算得上是筆劃算的買賣。

實際上,對流量需求大的玩家們來說,紅包封面帶來的流量是“大買主”們必須花錢砸的。按着行業規律來講,他們隻有做好引流才能把盤子鋪大、鋪廣。微信紅包封面這種萬億曝光流量自然是他們不會放棄的好機會。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這波對微信紅包封面的争奪,本質是為了線上拉新和維護私域流量。

攝影部落客夢然向連線Insight直言,在她三天免費送微信紅包封面的活動中,微信增加了3000個好友。眼下,夢然已經采取了引流、建群的方式留住使用者。春節過後,夢然就會把紅包封面群改名為和自己定位相關的粉絲群。

“隻要加到我自己微信裡,即便是短暫的停留,也會記住我的名字,就有了轉化為我粉絲的可能。”夢然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紅包封面的定制門檻雖然降低了,但仍有一定的要求。根據微信官方最新的定制要求,必須完成企業認證,或擁有粉絲量超過100及以上的視訊号,一個定制紅包封面的價格依然是1元1個,100個起批。

與此同時,保證紅包封面的品質和精美程度,也是玩家們需要考慮的。少則幾十塊,多則幾百塊的設計成本,也不是小數目。目前來看,低成本的大學生設計師成為玩家們的首選,但想要從良莠不齊的紅包封面市場中設計出獨特、有記憶點的封面,并不容易。

“批發商手裡三毛錢的紅包封面一般都不是特别好看,我是純引流,不在意這些。”王歡向連線Insight直言。

這也意味着,制作時間、封面品質、封面價格都呈現出越來越低的趨勢。

但隻要紅包封面的市場需求還在,這門生意就能持續做下去。眼下,紅包封面的生意已經涉及多個上下遊的産業鍊,各個環節的環環相扣,也造就了不同的“掘金者”。

3、資訊差的生意能做多久?

“以前搶紅包要拼手速,現在搶紅包封面也要拼手速了。”韓誠在紅包封面群等候多時,隻為了搶“頂流”玲娜貝兒的紅包封面,可終究還是錯過了。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叫“剪刀差”的概念。具體而言,農産品的售價通常低于其真實價值,工業品的售價則高于其真實價值。農民在用洋芋換面膜的過程中,就被賺取了價格“剪刀差”。

而在網際網路時代,這種概念被延伸為資訊差。說到底,紅包封面生意也是個利用資訊差賺錢的生意。

原本價值一塊錢的紅包封面,通過資訊差卻可以讓一些人月入十萬,年入百萬。

以往,制作微信紅包封面有各種限制條件,但去年微信直接将紅包封面定制價格降到了1元/個,最少購買個數為 1 個,這讓更多的品牌和個人得以進場掘金。

衆所周知,物以稀為貴。當紅包封面這門生意不再稀奇時,這也意味着能夠掘金的人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難做,暴富神話也就更少了。

紅包封面市場競争越來越激烈時,賣主們想要尋找更多的使用者,隻能通過價格戰的方式來擷取。就如白淺所言,他認為自己是全網最低價,但殊不知,免費且高品質的紅包封面比比皆是。

夢然告訴連線Insight,今年微信官方為了鼓勵優質創作者,給他們免費贈送了紅包封面的制作權。包括夢然在内的很多部落客,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免費制作紅包封面送給粉絲。

“構思一天,線稿一天,上色一天,總共三天我就完成了60萬張紅包封面的制作全過程”,夢然向連線Insight表示。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夢然設計的紅包封面,受訪者供圖

如此來看,微信官方給到優質創作者們紅包封面制作的福利,相當于擠壓了紅包封面代理們的生意。而優質創作者派發的紅包封面數量足夠多的話,代理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還需要明白的是,紅包封面市場逐漸趨于飽和,對普通人來說,過多的紅包封面并沒有“用武之地”。

“搶這麼多紅包封面,有那麼多錢發紅包嗎?”王涵向連線Insight吐槽道。實際上,紅包封面的風越來越大時,外界也在關心這門所謂資訊差的生意能做多久。

對于王涵這種普通使用者來說,紅包封面隻是用來自用的,過年發發紅包,圖個新鮮。

紅包封面生意的本質,其實是微商?

更重要的是,關于微信紅包封面的合規問題被讨論已久。

2020年,微信官方釋出公告明令禁止有償售賣紅包封面的違規行為。具體而言,微信官方表示,定制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使用者售賣微信紅包封面。針對銷售行為,微信将做下架處理,對應紅包封面無法繼續使用或發放。

還需要明白的是,随着淘寶、閑魚、等各大平台的紅包封面越來越多,代理商也越來越多,同質化的問題自然就越來越嚴重,不同商家間頻頻出現同款不同價的現象,最終必然就會演變成價格戰。

本質上,紅包封面還是個賺快錢的生意。正如代理南風向連線Insight所言,紅包封面的火爆期也就春節前後十幾天。而随着越來越多的平台出現各種形式的紅包封面售賣形式,這個風口能吹多久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目前來看,紅包封面的生意仍處在賣方市場。再加上疫情之下的就地過年倡議,線上紅包仍将在春節期間發揮着巨大的社交作用,春節期間可能是紅包封面代理們最後的黃金時期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南風、白淺、夢然、馬源、王歡、王涵、韓誠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