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瑜等:美聯儲年内加息有何支撐與掣肘?

作者: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1月28日電 題:美聯儲年内加息有何支撐與掣肘?

  作者 張瑜 華創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宏觀分析師

  殷雯卿 華創證券

  美國時間2022年1月26日,美聯儲公布1月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聲明,聲明的核心要點在于為3月加息掃清障礙,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一則,明确3月将完成Taper(縮減購債),為加息做出鋪墊;二則,明确表示“委員會預計很快将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基本明确3月加息的可能性。同時如期釋出《美聯儲縮減資産負債表的原則》,明确此輪縮表速度或快于2017年,縮表時點将在加息之後,縮表操作采用被動縮表,縮表結構上會更快減少MBS(抵押支援債券)的持有量。但對于市場更為關注的加息啟動後多久縮表,以及縮表的規模有多大,并未給出更為明确的資訊。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利率決議後的釋出會表态則盡顯鷹派,市場緊縮預期大幅升溫。釋出會中提及的三個要點包括:1、美聯儲的加息步伐有多快,是否每次會議都會加息?對此鮑威爾未給出明确回應,但他多次強調目前的經濟環境與2015年不同,暗示這一輪的加息可能會比2015年更快。2、抑制通脹的加息是否會損害就業市場修複?鮑威爾明确指出,在不損害就業的前提下,美聯儲有很大的加息空間,同樣暗示美聯儲緊縮政策的立場。3、縮表時點和規模是?鮑威爾未給出更明确的信号,但強調美聯儲願意更早、更快地采取縮表行動。

  綜上,可以看到,鮑威爾在此次新聞釋出會中表現出相當鷹派的姿态,雖然沒有對未來的加息與縮表步伐做出更為明确的指引,但進一步向市場傳遞出美聯儲加速緊縮的信号,導緻市場對此次新聞釋出會的解讀較會議聲明本身更為鷹派。釋出會後加息預期明顯走高,美股、黃金大跌,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

  美聯儲全年3次以上加息,需要什麼條件?

  我們研究發現,20世紀90年代後美聯儲每一輪加息周期都有一年加息3次及以上的情況。加息周期中全年加息次數少于3次的僅1995年、1997年、與2015-2016年。由此可見,如果2022年美聯儲選擇加息3次及以上,那麼其實符合美聯儲曆史上一貫的操作習慣。

  1、曆史上全年3次及以上加息需要哪些條件?

  金融危機前美聯儲加息基本遵循泰勒規則,通脹與就業缺口是主要抓手。是以,當産出缺口有明确轉正的趨勢,同時通脹回升至2%的目标區間的情況下,通常即對應貨币政策的緊縮周期。

  不過,美聯儲對通脹容忍度相對較低,在通脹加速上行時,美聯儲可能在一定程度“犧牲”經濟增長以抑制通脹,最典型的兩次為1994年與2004-2006年,均為抑制通脹預期,美聯儲在産出缺口仍為負時就啟動了加息程序。

  2、全年僅1次加息受哪些因素掣肘?

  外部風險事件:如1997年為美聯儲新一輪加息周期的起點,但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加息中途出現短暫降息。

  内部經濟增長偏弱:如2015-2016年期間美國經濟增長始終弱于預期,基本面的走弱足以掣肘美聯儲緊縮操作的落地。

  3、2022年貨币政策:通脹VS經濟,何者更重要?

  首先,就目前美聯儲關注的通脹與就業缺口來看,是具備全年加息3次的條件的。特别是美聯儲本輪的加息行動或過于滞後,曆史上在通脹預期升溫初期美聯儲通常會及時加息,而此輪通脹已創曆史新高,美聯儲才進入加息周期,是以為抑制通脹,美聯儲的政策立場極其鷹派。

  其次,掣肘美聯儲加息的因素已在逐漸浮出水面。包括近期經濟增長資料頻頻低于預期。

  是以,綜合來看,對2022年貨币政策而言,如果美國通脹繼續超預期,則通脹為貨币政策主導因素,即便經濟基本面出現回落,美聯儲加速加息的操作仍将落地。如果通脹回落則轉向經濟基本面主導,若後續經濟無法繼續實作較強增長、且美股出現10%以上的回撤疊加美國盈利轉差,則美聯儲目前的“大姿态”将難以落地。(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