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造新冠疫苗上市背後的百年上藥新突破:敲開疫苗制造大門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李潇潇

“打自家生産的疫苗感覺很好,特别是經過這麼艱苦努力生産出來的‘上海造’的疫苗。”

1月27日下午4時左右,在上海寶山的一處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 上海醫藥執行董事、總裁左敏打了一針新冠疫苗。這款疫苗是康希諾生物與陳薇院士團隊共同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克威莎,于2021年2月25日在國内獲批附條件上市。

上海造新冠疫苗上市背後的百年上藥新突破:敲開疫苗制造大門

上海醫藥執行董事、總裁左敏在上海寶山的一處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打了一針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獲批已經有一段時間,左敏這針新冠疫苗的特别之處在于它的産地——1月27日下午2時,上藥康希諾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藥康希諾”)上海寶山工廠生産的克威莎正式量産上市,左敏正是這款上海造新冠疫苗的首批接種者。這家工廠也是上海第一個新冠疫苗生産基地。

這款疫苗與左敏更深刻的聯系是,上藥康希諾背後站着其供職的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2021年1月,上海醫藥與康希諾生物、上海生物醫藥産業股權投資基金簽署合資協定,成立上藥康希諾,開展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生産合作。

從簽署協定到疫苗正式量産上市,這座上海的“疫苗超級工廠”僅僅用了近一年時間,創造了新的“上海速度”。對于上海醫藥而言,這座工廠的投入使用,也标志着這家百年企業正式邁入了火熱的疫苗領域。

“新冠疫苗超級工廠”是如何煉成的?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新冠疫苗始終被看作是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在國内,多家疫苗企業投入疫苗研發工作,五條技術路線同時推進,截至目前已有7款疫苗獲批,康希諾生物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就是其中之一,這是目前國内獲準使用的7款新冠疫苗中唯一一款單針新冠疫苗。

從無到有,做出安全性和有效性都有保障的新冠疫苗不易。有了新冠疫苗以後,如何保證充足的産能,讓更多人實作疫苗可及,是另一個必須面對的挑戰。康希諾生物除了在其天津本部建立疫苗生産線,還在上海找到了合作夥伴——上海醫藥。

2021年2月,上海醫藥與康希諾生物、上海生物醫藥産業股權投資基金聯手打造的疫苗制造實體——上藥康希諾正式成立。上海生物醫藥産業股權投資基金于2020年12月正式啟動,這家基金正是由上海醫藥上級公司上實集團牽頭發起設立、負責營運。

兵貴神速。從上藥康希諾正式成立,到上海造新冠疫苗量産上市,隻花了不到一年時間。

左敏在上市儀式上感慨:“盡管我們上海醫藥走過百年,但疫苗制造此前對我們講完全是零,是以這個項目是從零開始,而這個項目從立項、選址、建設、建成投産到今天的産品上市,這一路走過來是多方全力支援和幫助取得的一個成果。”

在籌備和建設過程中,上海醫藥由集團主要上司牽頭成立疫苗重大項目組,從零起步,同步啟動4幢生産樓建設、1幢綜合樓裝修及配套公用工程設施改造,并快速推進設施裝置采購、安裝調試及技術驗證。

一年時間,從開工建設到取得生産許可證,一座“疫苗超級工廠”拔地而起。可以說,這是以“上海實力”與“上藥擔當”為引擎,實作了“當年創立、當年建成、當年投産”的“上海速度”。

坐落在上海寶山區羅東路的上藥康希諾疫苗工廠,占地面積50畝,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年産能2億劑新冠疫苗,這也是上海第一個新冠疫苗生産基地。

1月27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走近上藥康希諾的疫苗生産線,平時隻有在接種點才能看到的新冠疫苗産品在履帶上運轉,從清洗到軋蓋,從燈檢到包裝,各區域各環節流暢進行。

上海造新冠疫苗上市背後的百年上藥新突破:敲開疫苗制造大門

疫苗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内部

之是以稱這裡為“超級工廠”,不僅僅是2億劑的年産能,更是因為這是一座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疫苗工廠。據從業人員介紹,工廠中的房間不僅能充分利用智能制造先進技術,通過射頻識别等資訊傳感裝置與網際網路連接配接起來,實作疫苗生産過程中的流程自動化、條件控制智能化,采用線上自動清洗、滅菌裝置,并通過自動灌裝生産線實作線上稱量,以實作核心生産區少人操作。同時,通過自動燈檢提高檢測效率和精準度,包裝後的成品以最快速度自動輸送至二層倉庫,縮短産品暴露在常溫的時間。

而且,在整個過程中,每一支疫苗都有專屬的追溯碼,依托全過程資訊化可追溯系統,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疫苗的來處和去向。

進軍疫苗生産領域,百年上藥新突破

新冠疫情以來,以新冠疫苗為代表的創新産品引爆了全球疫苗市場,迅速誕生了BioNTech、Moderna等高估值的疫苗企業。在國内,國藥、科興、康希諾等依靠新冠疫苗也引起全民關注。

疫苗是特殊藥品,不僅在于其主要用于預防疾病而非治療,更在于其生産周期長,技術含量高,監管要求嚴格。

從業務來看,上海醫藥可以分為醫藥工業與醫藥商業兩大業務闆塊,在疫苗進口領域處于全國領先。根據2020年報資料,在進口疫苗方面,上海醫藥營收突破52億,同比增長超過53%,為利潤增長作出重要貢獻。其代理的葛蘭素史克重組帶狀疱疹疫苗(欣安立适)全年實作銷售近5億元。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上海醫藥開始部署并啟動在疫苗制造領域的戰略布局。除了與康希諾生物就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達成生産合作,還作為領投方參股成都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并就疫苗開發、産業化和配送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

上海醫藥進入疫苗領域顯然不是為了追熱點,而是深思熟慮的考量。左敏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上海醫藥自身在惡性良性腫瘤藥物方面擁有腺病毒載體藥物生産技術平台的優勢。另外,疫苗的生産比一般藥品更加嚴格,上藥在藥品的生産管理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進入疫苗新領域後,在合作夥伴的幫助下,也能在團隊、制度、流程等方面也很快建立了體系。

“上海醫藥作為上海市國有控股的一家大型醫藥企業,我們承擔着為上海所有醫療機構提供醫療防護物資的平台保障工作。”左敏表示,進入疫苗制造領域是上海醫藥對新冠疫情防控作出的新貢獻。

在左敏看來,如今的疫苗量化上市對于上海醫藥是極其重要的事件,而前方還有更多深入的工作。通過這個項目,上海醫藥進入了此前空白的疫苗制造領域,而這個工廠不僅僅隻生産新冠疫苗,還在抓緊培育開發新的疫苗産品,包括惡性良性腫瘤疫苗。

康希諾生物首席科學官朱濤在上市儀式上也表示,康希諾生物希望能夠在上海生産研發和上市更多的疫苗。

責任編輯:是冬冬 圖檔編輯:陳飛燕

校對:張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