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作者:曉鑫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入選作者

(按姓氏筆劃排序)

刁 悅 張琴玉 陸憶帆 陳佳樂

周彙正 溫天縱

撰文/宋潞鑫

有一句俗語“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總是出現在離别場合,用以慰藉人的情緒。其實,這“營盤”用來比作“校園”也頗為恰當,她挺立、寬厚、包容、堅韌,成為萬千學子朝乾夕惕、積蓄力量的地方,也是芸芸學子們追憶往昔、寄托情感的故鄉。中國藝術研究院70載沐雨栉風,以不朽的業績和榮光镌刻在曆史長河中,她用“看不見”的傳統和精神激勵着幾代學人砥砺前行,同時也用“看得見”的風物和棟宇撐起這處繁花似錦的學術聖地。

“校園風物”展覽闆塊便是學子們以“校園”為觸媒,将校園的風光與景物視覺化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既有宏觀整體地表現校址、高樓的景象,也有精微細膩地描繪校園裡邊角之間的景色。在同學們飽含熱情的畫筆下,校園裡熟悉的景象被賦予了嶄新的意義,這種“意義”是孩兒對母親的一次禮行。帶着這種感受來看,重要的已不僅僅是作品本身,更是學子們對校園這份質樸無華的感情。

藝術創作不僅是對實在的模仿和對自然的複寫,也是對實在的發現和對自然的表達做出偏離。這是藝術最富有魅力之處。同學們潛心感受校園風物,以各自的筆墨圖式、色彩語言描繪着校園棟宇的莊重與秀麗。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0級美術學博士 張琴玉

《惠新北裡甲一号印象》 中國畫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1級美術碩士 周彙正 《校園風華》 中國畫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0級美術碩士 溫天縱 《天縱印迹》 篆刻

在惠新北裡甲一号的校園裡有兩棵柿樹,它們沉靜地生長,每到深秋曉霜之季,樹葉飄落,隻剩下肥碩紅火的柿子挂在枝頭,常常引來同學們駐足觀望、拍照留念,還有同學将紅柿作為創作元素,融入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把這一份象征幸福豐收的美好寓意定格下來。細微之物,同樣也能顯現出有溫度的關懷和思考,比如,有的同學關注到校園角落裡的一捧花,感受到時間的流動在周遭事物上留下的痕迹,同時也以鮮花的怒放與凋零來頌揚生命的不息和堅毅。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0級藝術設計碩士 陸憶帆 《柿子瓷盤》 陶瓷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0級美術碩士 刁悅

《一盆花的曆程》 油畫

趙全營校區是一個遠離城市喧鬧的新校區,是同學們生活、學習的主場地。因為在郊外,它享有視野開闊的天然優勢,清晨的朝陽與傍晚的晚霞似乎也比城市中心看到得更加久遠。這份令人安心的靜谧與久遠是生活在此處的同學們的共同記憶,當“記憶”以繪畫語言的形式出現時,便能瞬間消除時間與距離的隔膜,引發我們對校園的共情。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

2020級美術碩士 陳佳樂

《趙全營的夜與晝》 油畫

我們之是以将“校園”比作“營盤”,是因為她始終堅定、溫暖,以最大的耐心和包容讓同學們靜心成長。而在這次展覽中,同學們選擇停下腳步,記錄、描繪校園的景物與風光,用一件件作品表達着對校園的深厚情感,寄托着對母校的真切祝福。

展覽線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校園生活主題創作展(校園風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