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新春即至,冬奧臨近。2022年的春節因為冬奧帶來的新景觀,為節日氛圍再添新色。自2015年申奧成功以來,自帶“熱搜”體質的冬奧賽事持續居于輿論場熱度高位。無論是賽事本身,還是本屆冬奧所踐行的“綠色”“科技”等理念,亦或是冬奧為各産業所帶來的積極效應等,無一不受到輿論的高度關注。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将從今日起,在春節假期的7天中與您共同分享冬奧故事,探索輿論場中的冬奧形象。今天,我們就從“冬奧+國潮”的“出圈”之路開始說起。

當冬奧遇見國潮,中國古韻在冰雪中煥發别樣光彩。首鋼滑雪大跳台以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飄帶元素與配色為裝點,冬奧會與冬殘奧會圖示采用篆刻形式的印章風格,《國潮故宮冰嬉圖》以故宮藏畫《冰嬉圖》為基礎展現奧運五色,頒獎花束“永不凋謝的奧運之花”采用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

每一次釋出,都給人們帶來了發現“彩蛋”般的驚喜,荊楚網評論稱,冬奧中的國風讓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彰顯中國文化自信,激發民族文化認同感。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資料來源:人群眾雲

文化熱情:追捧與創作

人群眾雲資料顯示,2021年12月以來,輿論場中有關冬奧與傳統文化的讨論持續不斷,國潮、非遺、生肖郵票等是大衆關注的重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40天之際,由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石景山區人民政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總站聯合主辦的“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示範活動,助推“冬奧與傳統文化”主題的輿論熱度形成波峰。活動中,冰雪題材動漫宣傳片《中國冰雪大擴列(第二季)》正式釋出,吸引了網民的關注,并形成了諸如#中國經典動漫角色助力北京冬奧##童年動畫從二維變成三維#等多樣話題。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社交媒體平台上,網民們對“冬奧二創”的熱情高漲,高熱度畫作中,國風元素濃度頗高。冬奧會國風插畫、奧運會會徽創作教程、冬奧會手抄報等成為分享的主流,創作愛好者們紛紛在#2022北京冬奧會# #冬奧會主題畫# #2022北京冬奧會手抄報# #種草冬奧會周邊# 等标簽話題下“打卡”分享。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來源:小紅書

在視訊平台,與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相關的視訊衆多,涵蓋奧運會元素科普、宣傳片、舞蹈表演、個人測評等諸多類型,涉獵範圍涵蓋藝術設計、非遺、傳統舞蹈等,均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其中,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賬号釋出的奧運會圖示介紹視訊、Up主分享的冬奧非遺藝術介紹類視訊均獲得百萬播放量。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來源:B站

一條名為《中國人的浪漫!北京冬奧會頒獎花束背後的秘密》的投稿視訊,介紹了冬奧會與冬殘奧會頒獎花束“永不凋謝的冬奧之花”制作技藝——中國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獲得網民關注,目前已經收獲超178萬播放量、近40萬點贊量。“能夠宣揚中國文化”“文化自信滿點”“厲害的國人”“中國式浪漫”成為熱門評論。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文化觸達:綿延與傳遞

一方面,冬奧的比賽場館、徽标服裝、獎牌周邊中運用了精巧的藝術設計與傳統文化元素,貫穿了冬奧故事講述的始終。從國家跳台滑雪中心的“雪如意”,到高山滑雪中心的“雪飛燕”,再到“雪遊龍”“雪飛天”,冬奧場館的設計與命名中都蘊藏着深深的“中國式浪漫”。首鋼滑雪大跳台中心即為傳統文化元素與藝術設計結合的生動應用,從神似“飛天飄帶”的靈動造型,到“冰絲帶”這一蘊含叙事浪漫與曆史韻味的稱呼,外型與靈韻的結合使得冬奧場館富有濃濃的中國底蘊。

圖:“飛天”壁畫與首鋼滑雪大跳台項目模型

來源:微信公衆号“建築周”

另一方面,非遺文化以冬奧平台為依托,其所展現的非凡魅力吸引衆多愛好者,進而為文化的傳承帶來了新的機遇。從會徽體育圖示中篆刻藝術的運用,到“絨耀之花”中的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再到冬奧主題皮影戲的登台展演,這其中既有官方對非遺元素的積極運用,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手藝人主動加入助力冬奧的陣營。非遺手藝人們以剪紙、鼻煙壺、繡球等手工藝品的形式表達對冬奧的期盼,這種自發性的對體育叙事的文化解讀為傳統的“出新”賦予了新的發展生機。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圖:民間非遺手藝人迎冬奧

來源:新華網

文化傳遞:出新與破圈

國潮正成為Z世代關注的焦點,《2021新一線城市Z世代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中國Z世代人口規模已接近3億人,撐起了約4萬億的消費市場,其中有43%的受訪95後更偏愛國潮聯名。國潮即“國風”與“潮流”的結合,在傳統與現代的審美碰撞交融中,成為席卷青年群體的消費潮流。在這一消費文化背景下,“冬奧+國潮”也自然成為傳統文化出圈的重要方式,這一融合主要展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冰雪文化為國潮産品帶來新元素。各大品牌着力深挖冰雪内涵,打造奧運+國潮的跨界産品,如在冬奧倒計時1000天之際,某國産運動品牌推出“冬奧聯名版”鞋款,限定發行 1000 雙。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圖:冬奧限定鞋款

來源:網絡

第二,經典IP的全齡“出圈”。2019年《中國冰雪大擴列》上線,孫悟空、雪孩子、哪吒、葫蘆娃等經典動漫人物的“重生”喚起了衆多觀衆的童年回憶,“爺青回”“破防了”“DNA動了”是直覺表達。2021年《中國冰雪大擴列》第二季正式上線,再次喚起了網民的熱情。此種關聯不僅賦予了經典IP時代内涵與風尚,同時也是以“二次元破圈”的方式實作了全年齡層的情感喚起與集體記憶再現,以“夢回童年”的親切感彰顯新時代的體育精神。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圖:《中國冰雪大擴列》畫面截圖

第三,前沿數字技術激活國風文化。随着數字技術的發展與元宇宙概念的走紅,主打“不可磨滅、永不消逝”的數字藏品也成為藝術領域的發展方向。以唯一藝術平台攜手故宮宮苑推出的《國潮故宮冰嬉圖》NFT為例,該藏品以《冰嬉圖》為基礎,使用書法筆觸和潑墨暈染的筆觸将奧運五色蘊含其中,為觸發大衆對傳統文化的技藝興趣提供了“數字永生”的保證。同時,由于存在北京冬奧會的重大紀念意義加持,此類虛拟藏品更加具有收藏與傳承的價值,也是以擁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冬奧+國潮:冰雪冬奧的“出新”之旅|冬奧輿你

圖:《國潮故宮冰嬉圖》局部呈現圖

來源:微信公衆号“唯一藝術平台”

破譯“冬奧+國潮”的“流量密碼”

“冬奧+國潮”令冰雪文化與傳統文化碰撞融合,形成符合現代審美的新式文化元素。經由彩線、絲帛、水墨、青銅等元素建構起的“冬奧國風”,不僅正在将中國故事娓娓道來,讓世界借助冬奧會這一視窗,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同時也正在讓千年發展沉澱下的精華走入尋常百姓家,讓“冷冰雪”成為“熱時尚”,讓“束之高閣”成為“社會共享”。

《國風遇見冬奧》系列作品監制楊娜表示:“節目最大的願景是讓中華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同時探索出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應該施力的方向。”回溯“冬奧+國潮”的出圈曆程,精準定位國民記憶中的典型印記是得以形成“流量密碼”的關鍵,在這一出發點之上,“二創”所展現出來的參與感與互動性、“黑科技”所帶來的的沉浸感與潮流風尚、跨界聯名所帶來的驚喜感與意外性、傳統文化自身所具備的紀念價值與所能喚起的民族情感共鳴……等等傳統文化在向着現代化探索的方式方向已經展現出來了典型的創新邏輯。而從更長遠來看,冬奧與國潮的融合創新将會成為一段時間内傳統文化現代化轉向的風向标,冰雪過後萬物更生,國潮的新春天将在每個弄潮兒的自覺文化傳承中再次綻放光彩。

參考文獻:

《【地評線】東湖評論:冬奧“中國風” 彰顯文化自信》,荊楚網,2022年1月24日,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4437976.html

《2019十大國潮聯名案例》,微信公衆号“微刊編輯部”,2019年12月30日,https://mp.weixin.qq.com/s/GJihbDJhJJYKSM6Nmg4ovA

作者:人民網輿情資料中心 曲曉程 楊心茹 辛安怡

編輯:楊心茹 | 責編:朱玉萍 夏玥

你的每個贊和在看,我都喜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