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廣西故事|福虎赓新

虎面銅鼓

“我的爺爺幾代人他們都做銅鼓,是以我們每年過大年的時候,每年三十晚,要供這個銅鼓。”

對于民間工藝師韋啟初而言,與銅鼓相伴是他的日常,今年的春節更是不例外。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韋啟初:

男,壯族,1963年出生,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廣西工藝美術協會理事會員,2012年創辦韋啟初銅鼓鑄造大師工作室,擅長銅鼓鑄造技藝。2012年12月被授予“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号。代表作品《壯鄉鼓王》《一路平安鼓》《銅鼓王》等。

為迎接虎年,今年59歲的韋啟初帶着8歲的孫子韋博弈共同完成了一場特别的“爺孫”手工藝活動——制作一面虎主題的銅鼓。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在設計之初,韋啟初卻犯了難。廣西目前沒有發現虎年主題的銅鼓,隻有在12生肖上有虎的圖案,這些圖案有的已經比較模糊,這讓他無從下手。最後,通過翻閱大量資料,他在壯族銅鼓的曆史文化中找到了靈感。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壯族銅鼓:

在嶺南地區,壯族是使用銅鼓曆史綿延最長的一個民族。對于廣西壯族群衆而言,銅鼓是每年過三月三和春節等節日慶祝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習俗。2006年,壯族銅鼓習俗經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五隻老虎置于鼓面,五個福字分隔其間。這是韋啟初精心設計的銅鼓“五福臨門”。在經曆了設計、制模、溶銅到澆鑄成型等一系列過程後,這面虎主題銅鼓終于大功告成。

奮力一擊,渾厚的鼓聲蕩漾四方,寄托着韋啟初對于新年的美好祈願。“我做這面五虎銅鼓,是寓意五福臨門。希望虎年大家長壽、康甯、富貴、德高,子孫滿堂 。”

虎器虎禮

廣西曾經是華南虎的一個主要活動和栖息繁衍地。從有關史料的記載來看,華南虎不僅廣泛分布于廣西的森林、山地,而且栖息于丘陵、平地,甚至出沒于城鎮,漫遊于鄉村。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唐代詩人李商隐在昭州(今廣西桂林市平樂縣)代郡守時就曾寫下《昭州》一詩,描繪了當地“虎當官道鬥,猿上驿樓啼”的景象。在清朝《(雍正)廣西通志》一書中,更是頻頻記載着虎入縣城的事件。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唐李商隐《昭州》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清朝《(雍正)廣西通志》

在尚未制造出與猛獸鬥争的工具前, 人類出于對虎的敬畏,把虎視為通天的使者和神衹。出于對于虎的崇拜,從夏商周時期開始,許多青銅器上便裝飾有虎的圖案。

1971年,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出土了一件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盛酒器皿。它的肩部巧妙地裝飾了兩隻張開大口、站立回首的老虎,人們給它命名:雙虎耳蟠螭紋銅罍。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雙虎耳蟠螭紋銅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在秦統一嶺南以後,大規模的移民來到嶺南地區。這些移民帶來了先進的漢文化與生産技術,廣西慢慢從火把照明時期步入使用燈具的時代。

智慧的民間匠人對虎的形象進行加工,使得原本莊嚴肅穆的虎元素更加靈動寫實。

1958年,在梧州市雲蓋山一座漢墓中出土了一盞虎座陶燈,高15厘米,陶底座伏卧着一隻老虎。它的背上插着燈盞,尾巴翹起與燈底相連形成燈把,融藝術性和實用性于一身。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漢代 虎座陶燈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再後來,虎的形象也随着時代所賦予的審美傾向不斷改變。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隋代 淮南瑞獸十二生肖銅鏡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清代 青玉虎鈕钺形珮 南甯博物館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清代 室上富足鏡心繡片 廣西民族博物館

從肅穆威嚴的青銅虎,到精美細膩的絲繡虎,虎姿百态,記錄着先民的生産勞動與民族的文化傳承。

虎頭虎爪

“摸摸虎頭,吃穿不愁。”虎頭帽幾乎是與百姓最為親近的虎形象,它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大陸北朝晚期。

早期的虎頭帽與佛教藝術中的護法神形象緊密聯系, 古人期望孩童能得到驅邪鎮惡的天王佑護,虎頭帽逐漸在中原地域廣泛傳承, 并擴大到其它地區。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虎頭帽 廣西民族博物館

廣西漢、壯、苗、瑤、布依等世居民族,都有獨具特色的虎頭帽。 多民族聚居的特質使得虎頭帽的樣式得到了創造性的發展,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在苗族,繡技精巧的苗族人将絲線拆分成8至16股進行刺繡,令帽飾更顯精美細膩。

除了傳統的虎元素,微微翹起的胡子更代表了獅的意象,點綴的蝴蝶紋樣也暗含着寓意,彰顯出廣西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

随着生活方式的轉變,今天,兒童佩戴虎頭帽的習俗已不多見。但在廣西紅瑤民族中,帶有“老虎爪印”的婦女服飾,卻得以世代流傳。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紅瑤自稱“尤諾”或“尤念”,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瑤族一個支系。在紅瑤民族的婦女服飾背後腰部位置,均裝飾有兩個呈斜“十”字架形的幾何化圖案,紅瑤人稱之為“老虎爪印”。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紅瑤服飾上“老虎爪印”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皇帝上山打獵,卻與随從走失,在森林中迷了路,不巧路遇一隻猛虎朝他撲來。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位路過的瑤姑用箭将虎射倒,救了皇帝。為了感謝這位勇敢的瑤姑,皇帝砍下虎爪,沾上虎血蓋在瑤姑的衣服背後。由此,人們一旦見到身着老虎服飾的人,就明白此人是皇帝的救命恩人。

紅瑤人将這一生動的傳說織在了日常生活的服飾上,特殊的“老虎爪印”承載着族群的記憶與對祖先的價值認同。

虎形虎意

千百年來,虎在畫家的筆墨之下常畫常新。不論是形神兼備的傳統工筆畫,還是融入現代審美的趣味畫作,都為虎的形象注入了鮮活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化的底蘊。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為了迎接虎年到來,以畫神仙魚獨步畫壇的吳學斌,也提筆創作了一組虎圖。在他的筆下,虎不威不怒,甚至笑臉相迎,令人倍感新奇。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相較于描摹自然界中的“真老虎”,吳學斌筆下的虎多取材于布老虎、泥老虎等民間手工藝品,突出強調虎的活潑可愛。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另類的“虎氣”之下,人情味卻更濃了。談到對虎的了解,吳學斌面帶笑意地回答,“在我的畫裡面,這個老虎全身都可以摸,它很可愛就跟大貓差不多。魯迅都有一首詩的寫道: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小於菟就是小老虎。“

魯迅《答客诮》: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近年來,相比于馬、牛等常見物象,自然界中的虎卻陷于瀕危處境。在新的時代語境下,虎的形象與精神又該如何轉變與呈現?這成為越來越多動物題材創作者的課題。

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教授喻湘龍,結合現代老虎的最新形容詞“肥、萌、圓”等等,融入家庭溫情與生活情趣,找到了新的表達方式。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他将國畫的筆法與漫畫特點相結合,創作了虎年12個月的系列畫作。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不僅如此,他的不少靈感與他的家庭有關:他的妻子周彤從事設計工作,經常成為她畫作的原型。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喻湘龍作品《母老虎》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圖丨喻湘龍作品《愛老虎油》

五“虎”=五福!這五份福氣你值得擁有

喻湘龍負責作畫,周彤負責文案,兩人配合如虎添翼,他們的畫冊預計在虎年出版。未來,他們希望把作品做成文創産品,将中國傳統虎年文化與時尚元素,推向更廣闊的天地。

透過“虎”的紋飾、圖案與符号,充滿想象的生活意趣和豐富的民族内涵在八桂大地傳揚。壬寅年将至,人、虎、自然的故事還等待着新的書寫,不妨邁虎步,添虎翼,感受虎虎生威的新一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