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給唐人街裝飾“白藍”春節燈籠,悉尼市議會引發争議

全球華人正在歡度虎年春節,但在澳洲悉尼,當地唐人街的裝飾卻引發不小的争議。

據香港《南華早報》2月2日報道,悉尼市議會在當地唐人街的春節裝飾中廣泛使用白色和藍色燈籠,還用白藍布包裹樹木,被批“文化失禮”。一些華人表示不解和不滿,不願去“以死亡為主題的”唐人街,但這組作品的創作者稱,這是一種“包容新叙事”的嘗試。

2022年被民間稱為水虎年。據報道,作為藝術裝飾的一部分,悉尼市議會用許多白色和藍色燈籠裝飾唐人街,并用白布包裹樹木,據稱其靈感來自代表“水虎年陰陽”的中國傳統水瓶。《南華早報》稱,但問題是:在中國文化中,白色和藍色被認為更多與死亡、疾病和葬禮相關,而悉尼的“文化失禮”引起當地華裔社群的憤怒。而且,鑒于這是亞洲以外最大的農曆新年慶祝活動,它也引起了國際關注。

給唐人街裝飾“白藍”春節燈籠,悉尼市議會引發争議

《南華早報》報道配圖

“人們都說不想去唐人街,因為他們不想去一個葬禮”,澳洲華人社群領袖、華人議員何沈慧霞說,在經曆了兩年低迷的商業活動和大流行封鎖後,這場“災難”無助于悉尼的經濟複蘇。

《南華早報》稱,在中國文化中,白色燈籠和白布象征着死亡,藍色和白色燈籠也用于葬禮。何沈慧霞說,她已經向悉尼市議會提出了這個問題,随後,“白藍布包裹樹木”的裝飾已被移除,但藍色和白色燈籠被保留了下來。她表示,她尊重藝術家的作品,但這是文化上的短視,阻礙了華人社群為提高對中國和亞洲文化認識所做的努力。“這是一個笑柄”,她說。

澳洲華裔商人理查德·袁的辦公室就在悉尼唐人街旁邊。他認為,這反映了市議會“對中國文化的無知”。“我從沒想過這種顔色适合任何中國慶祝活動,更不用說春節慶祝活動了”,他說,現在唐人街的通路量可能會減少。

據報道,還有許多人在悉尼市議會的臉書頁面表達不滿。悉尼居民鐘啟元(音譯)說:“唐人街的燈籠是白色和藍色的。在中國傳統中,白色和藍色是用于葬禮的!真是倒黴!”

據《南華早報》報道,當被問及是否就顔色的象征意義咨詢了當地社群時,悉尼市議會發言人表示,他們已經與許多團體的代表進行了交談。這組作品的創作者是澳洲華裔藝術家蘇珊·陳。悉尼市議會稱,這是經過“嚴格的選拔流程”後決定的。

“蘇珊與該地區有着很深的聯系——她的家人在(20世紀)七十年代末作為移民第一次來到唐人街,在唐人街開了一家餐館——她在設計藝術品時借鑒了自己在悉尼長大的經曆。”悉尼市議會女發言人說。蘇珊·陳表示,她選擇這些顔色是因為它們與她作品中的中國傳統陶瓷器皿相同,旨在代表“水虎年”,“對于傳統主義者來說,這似乎是一個意想不到的農曆新年調色闆,但它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主題,完全适合主題”,“這是一種活躍和擴大圍繞農曆新年傳統,包括新叙事和新體驗的嘗試”。

《南華早報》稱,也有一些參加悉尼唐人街活動的人似乎不太關心顔色,他們在臉書上留言說自己喜歡這些藝術裝飾。網友阿曼達·埃文斯說,“我剛回到家,我的家人在音樂節上度過了很棒的五個小時”。另一位名叫HazelHollingsworth的人說,“我探望女兒的最好的一天,是在唐人街”。

針對悉尼唐人街春節裝飾引發的争議,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2日詢問了悉尼的華人。不少人表示,這樣的裝飾不符合中國春節習俗,主要是文化差異。如中國人在春節希望看到更多紅色,這代表吉祥、豐收。但澳洲文化認為,紅色代表血腥。出現這樣的事,說明設計者對中國文化既不了解,也沒有用心去學習。在有50萬華人居住的悉尼發生這樣的事,令人不可思議。

在《南華早報》的報道頁面下,點贊最多的兩條評論如下,都認為悉尼市議會的春節裝飾不妥。

給唐人街裝飾“白藍”春節燈籠,悉尼市議會引發争議

“可能一些年輕的澳洲華人對中國的曆史、文化、傳統完全沒有概念。ABC(在澳出生的華裔)”

給唐人街裝飾“白藍”春節燈籠,悉尼市議會引發争議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将聖誕節的紅色和綠色裝飾物替換成紫色和橙色,會引發同樣的困惑和嘲笑。事實是,(新聞中的)這位藝術家自上世紀70年代就一直在澳洲,已經說明了問題:她在各個方面都是澳洲人,和中國文化已完全脫節。在這種場合,(選擇她的作品)真是個糟糕的選擇。”

(來源: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