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龜茲故城,又名“瑪紮不坦古城”“皮朗古城”,位于庫車縣庫車鎮内。城内外主要為農田和居民區,天山路(原314國道)從城中穿過。1961年公布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機關,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據黃文弼1958年調查,城址規模宏大,平面呈不規則方形,周長約7千米。城牆可見有北、東、南三面,西面不見牆。城牆迂回曲折,頗不整齊。牆垣土築,夯層厚6~30厘米不等。北牆長2075米,土呈黃紅色,土質細潔,牆殘高3.8米,寬8~16米,有個别幾段城牆下為夯築,上為土坯及砂土壘築,可能是二次修建。東牆長1608米,牆儲存較好,殘高7.6、寬15米。牆垣每隔40米有一城垛,俗稱馬面,長、寬各4.8米,牆為黃褐色,夯土築,土質粗糙,内含石子或陶片等物,也可能有二次修築。南牆全長1809米,今僅存二段,一段在皮朗土拉東南,城牆夯築,東西殘長20、寬2.8、高3.5米,土質細潔,呈黃紅色,另一段在皮朗土拉西南,殘長10、高2米。西牆已不見。城内有6個大土丘,當地人稱“土拉”,分别為薩克刹克土拉、南海墩、烏庫土拉、白尖土拉、哈拉墩和皮朗土拉。城外有5處遺迹,分别是雀魯拔克土拉(A)、雀魯拔克士拉(B)、雀魯哈拉、沙雅巴克土拉和麻紮甫塘遺址。在喀拉墩發掘出土了早期鐵器時代彩陶片和唐代大陶缸等遺物。

龜茲故城因城市建設、農業生産遭受破壞嚴重,城内外均為村鎮和農田占據。1989~1990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龜茲故城殘存遺迹就很少。北牆殘長約1100米,共兩段。西段位于烏喀公路兩側,長約400米,牆基寬2~9米,高0.2~7.4米不等,中間有兩道缺口。東段在其東約700米,殘長約10米,基寬約5.3米,高約5.6米,夯築,夯層厚6~30厘米不等。城牆局部曾用青磚和土坯修補過。東牆殘長136米。南牆殘長約11.4米,位于縣城南部居民區内。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僅存的一段長約136米的東牆也消失殆盡。故城範圍内,尚殘存皮朗墩、哈拉墩、薩克散克墩、洛喀依墩等土墩建築遺迹,這些土墩建築性質不明。故城範圍之外,東部有沙卡烏吐爾烽火台;西北部有伊西哈拉吐爾、闊空拜孜吐爾烽墩;西部有柯西吐爾等烽火台建築遺址氣曆年來在故城内出土遺物十分豐富。主要有漢唐時代的錢币、建築裝飾材料如雕刻的蓮花紋飾的石柱礎,鋪地的蓮花紋方磚,模制紋磚和蓮花紋瓦當、筒瓦、闆瓦等。陶器多為夾砂紅陶,夾砂灰陶較少。輪制,施黃紅色或黃褐色陶衣,多為素面,器形有罐、甕、盆、杯、缸和鉢等。

2016年經國家文物局準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故城城牆進行了勘探,并對南牆東端進行了發掘,9月對城西一處建築工地内暴露出的部分遺迹進行搶救清理,面積約700平方米。清理磚道1條(圖一)。磚道由青磚平鋪而成,釆用一順一丁或人字法鋪成。局部破損,殘缺部填滿黃褐色路土。交接處各鋪圓形團花(圖二)。磚道兩側邊各橫向立放一排磚作為路沿,結合部外側再貼三角形磚片加強。磚分為長條形和方形兩種。長條磚背面模壓手掌紋,方形磚背面為布紋;11~12月,對位于皮浪社群的一處果園和苗圃地裡的南牆東段部分進行了解剖性發掘,面積300平方米。清理出城牆、護城河等遺迹(圖三、圖四)。兩次發掘合計面積1000平方米。城牆由主牆和南北兩側護牆組成,護牆貼附于外側,底部延伸較長。夯築,主牆夯打緊密,夯層清晰,厚7~25厘米。内含少量陶片和動物骨骼。護牆夯打疏松,夯層不明顯,内含陶片、手掌紋磚片和動物骨骼等。牆基殘寬22米,頂殘寬13.3米,殘高3.3米。護城河位于城牆外側,北側堤岸打破城牆南護牆牆基。剖面U形。口部寬7.5、殘深3.1米。填土中包含有坍塌土、洪積淤土和沉積清砂。出土遺物80件。主要有陶、石器以及建築材料和錢币等。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圖一 磚道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圖二 磚道上的團花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圖三 龜茲城南牆探溝平面圖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圖四 南牆東段城牆及護城河全景

龜茲故城考古發掘及收獲

圖五 2017年龜茲故城窮特音墩發掘區

2017年又繼續對城内窮特音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圖五),發掘面積500平方米。遺迹包括房址6座、庭院1座,灰坑13個、竈坑5處、柱洞5個及高台建築1處,同時清理晚期墓葬10座,部分房屋被墓葬打破。房屋和庭院平面均呈長方形,牆體用土坯壘砌,土坯之間墊泥。房屋牆體上有對稱的半圓形柱洞。填土中有陶片、銅、鐵器、錢币及動物骨骼等。灰坑有圓形、半圓形、馬蹄形和不規則形四種形制,包含物有陶片、動物骨骼等。竈坑平面均呈不規則形,四壁有明顯的火燒痕迹,坑内殘存灰燼、殘鐵器等。高台建築也系用土坯壘砌。出土遺物包括陶、銅、鐵、石、錢币等,以陶器居多,陶器均為殘器,部分可以複原,制法均為輪制,以泥質紅陶為主,大多為黃皮紅胎。器類有碗、缽、盆、罐、燈盞、甑等,紋飾包括卷雲紋、草葉紋、蓮瓣紋和垂帳紋等,個别在器物表面貼塑人物和動物形象。銅、鐵、石器均為生活用具,包括銅飾、鐵刀、石磨盤等,錢币有剪輪五铢、龜茲錢等,以龜茲錢居多。根據清理的遺迹及出土遺物,初步判斷出該遺址主體年代為唐代。

新疆庫車地區(即古龜茲),地處東西方交通要沖,是古絲綢之路上著名的綠洲,曆史上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地區漢唐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貿易中心之一。《漢書·西域傳》載:“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裡。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大都尉丞、輔國侯、安國侯、擊胡侯、制胡都尉,擊車師都尉、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騎君、左右力輔君各一人,東西南北部千長各二人,胡君三人,譯長四人。南與精絕、東南與且末、西南與扡彌、北與烏孫、西與姑墨接。能鑄冶,有鉛。東至都護治所烏壘城三百五十裡。”公元前60年,在烏壘(今輪台縣境)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從此納入中華版圖,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東漢末年,西域都護府曾一度遷入延城;唐代在龜茲伊羅盧城設立安西大都護府,領轄西域22個都護府及龜玆、焉耆、于阗、疏勒四鎮駐軍。五代至宋稱龜茲回鹘,元明時期改稱亦力巴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定名庫車,設庫車辦事大臣。1884年設庫車直隸撫民廳,轄現沙雅、新和縣境。1902年改設庫車直隸州,歸屬阿克蘇道,轄沙雅縣。1913年改設庫車縣,1922年隸屬新疆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屬阿克蘇專區,設庫車鎮。1971年隸屬阿克蘇地區。據考證,龜茲故城即為漢時龜茲的“延城”,唐時的“伊羅盧城”舊址。

龜茲扼守古絲綢之路北道中段,連接配接東西方貿易與文明,經濟、文化、藝術極為發達,在世界經濟、文化曆史上亦占據着重要地位。絲綢之路上的中西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極大地促進了龜茲社會經濟的繁榮昌盛,在此基礎上,産生了輝煌燦爛的龜茲文化并享有盛譽。在音樂、舞蹈方面是西域樂舞的傑出代表。早在漢唐時期龜茲就被西方譽為“西域樂都”,素有“歌舞之鄉”的美名,著名的龜茲樂舞就誕生于此。在佛教藝術方面擁有比莫高窟曆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石窟、佛寺遺址裡的佛教壁畫和塑像,龜茲文和漢文題記更為世人所矚目。如今,龜茲地區還儲存着衆多的包含古代印度犍陀羅、龜茲和中原漢文明的大量文化遺存,包括古城、石窟寺和佛寺遺址,以及其他各種不同類型的遺址和數量衆多的墓葬群。它們作為古龜茲文化的代表,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仍在發揮着以史育人的作用。

龜茲故城作為漢代的西域都護府和唐代的安西大都護府所在地,是漢唐時期中央政府在西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在新疆曆史演變程序中,在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偉大程序中具有重要的曆史地位和學術意義,對于研究龜茲曆史變化、中原王朝對邊疆地區治理沿革以及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圖文轉自:“文物天地月刊”公衆号)

繼續閱讀